阴阳太极思想与STS理论范式的建构

阴阳太极思想与STS理论范式的建构

论文摘要

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新兴学科。“阴阳”和“太极”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和科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有机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辩证思想。 本文梳理考察了阴阳思想、太极思想和太极图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渊源和流变,在深入理解它们在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和地位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太极图模型”,并对此模型的内涵、机理、原则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尝试着运用此模型,借鉴中国传统科技思想来诠释和构建STS理论范式。希望在STS理论范式建构的创新性和中国化方面做点探索。

论文目录

  • 1. 绪论
  • 1.1 我国STS研究状况及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主要内容
  • 1.3 本文的创新观点
  • 1.3.1 新太极图模型
  • 1.3.2 STS范式的论释和建构
  • 2. 阴阳太极思想的渊源和内涵
  • 2.1 阴阳
  • 2.1.1 阴阳思想的渊源
  • 2.1.2 李约瑟对阴阳思想的评述
  • 2.2 太极思想--“理”即“太极”
  • 2.3 太极图的渊源和内涵
  • 2.4 对阴阳太极思想的新理解
  • 3. STS的学科建立和发展现状
  • 3.1 STS的学科产生
  • 3.2 中国的STS研究
  • 3.3 STS的相关争论
  • 3.3.1 关于STS的对象问题
  • 3.3.2 STS的英文全名问题
  • 3.3.3 STS的学科地位
  • 4. STS的理论范式与发展趋势
  • 4.1 STS的学科内容
  • 4.2 STS的理论结构模式
  • 4.3 STS的理论研究成果
  • 4.4 STS的发展趋势
  • 5. 对阴阳、太极、太极图的整合
  • 5.1 太极图的静态结构
  • 5.1.1 最外层--无极
  • 5.1.2 第二层-两仪,即阴-阳
  • 5.1.3 第三层-阳中阴和阴中阳
  • 5.1.4 对应
  • 5.2 太极图的动态模型
  • 5.2.1 第一阶段,“无极而太极”
  • 5.2.2 第二阶段,“阴阳消长”
  • 5.2.3 第三阶段,“互根互化”
  • 5.2.4 第四阶段,“复归太极”;交感
  • 5.3 中和态-太极核
  • 5.4 新太极图模型的运化机制
  • 5.5 新太极图体现出的原则
  • 5.5.1 象数原则
  • 5.5.2 整体-有机-有序原则
  • 5.5.3 对应-交感-变易原则
  • 5.5.4 中和原则
  • 5.5.5 直觉-逻辑思维
  • 6. 太极思想对STS理论范式构建的借鉴
  • 6.1 新太极图模型对STS范式借鉴作用的根据和方式
  • 6.1.1 新太极图模型与STS在基本特点上的恰合性
  • 6.1.2 新太极图与STS在基本原则上的一致性
  • 6.1.3 借鉴方式
  • 6.2 科技现象与社会现象
  • 6.3 STS学科形成的三阶段
  • 6.4 STS概念-广义STS与狭义STS
  • 6.5 科学-技术-社会
  • 6.6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 6.7 人与环境
  • 6.8 结论
  • 致谢
  • 引用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述《伤寒论》中阴阳的含义[J]. 江西中医药 2019(12)
    • [2].基于场域理论和性别视角下的“阴阳观”之考察[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3].天地阴阳,合生万物[J]. 城乡建设 2020(14)
    • [4].论生态文明的中国路径——老子的《道德经》和阴阳原理[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20(02)
    • [5].阴阳离合 圆通基础[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17)
    • [6].阴阳号牌[J]. 道路交通管理 2017(12)
    • [7].李晋庆作品[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07)
    • [8].由阴阳量化推演太极图[J]. 中医学报 2017(04)
    • [9].阴阳“一分为三”新解[J]. 中医研究 2017(04)
    • [10].《内经》对《周易》阴阳思想的继承与应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10)
    • [11].基于阴阳文化的摄影表达研究[J]. 旅游与摄影 2020(06)
    • [12].“阴阳合同”浅析[J]. 知识文库 2019(06)
    • [13].《生活的艺术》[J]. 视野 2019(10)
    • [14].《简词碑二号-阴阳世界》[J]. 山花 2018(08)
    • [15].阴阳景象[J]. 公关世界 2013(06)
    • [16].阴阳处处在[J]. 东方养生 2012(05)
    • [17].为尤兄《阴阳雨》研讨会而书[J]. 参花 2012(09)
    • [18].读尤兴启先生《阴阳雨》有感[J]. 参花 2012(09)
    • [19].天地阴阳[J]. 宝藏 2012(10)
    • [20].阴阳[J]. 今日民航 2013(08)
    • [21].活得清楚不如活得清醒[J]. 大家健康 2013(03)
    • [22].母亲走了,父亲也走了[J]. 安徽文学 2010(03)
    • [23].阴阳扣[J]. 晚报文萃 2010(16)
    • [24].书法中的“阴阳”观念探析[J]. 美与时代(中) 2020(02)
    • [25].掀起你的盖头来——阴阳合同引发的思考[J]. 混凝土世界 2018(07)
    • [26].论医法阴阳的重要性[J]. 国医论坛 2016(06)
    • [27].阴阳贵的诗[J].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08)
    • [28].二手房买卖中阴阳合同的效力[J]. 赤子(上中旬) 2014(13)
    • [29].读懂“阴阳”练好功[J]. 武当 2015(01)
    • [30].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比较[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3(06)

    标签:;  ;  ;  ;  

    阴阳太极思想与STS理论范式的建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