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异丙酚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与止血、血栓形成有关的主要成分血小板,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异丙酚作为静脉麻醉药因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在临床上,冠心病患者接受心脏或非心脏手术治疗较多,如何选择适宜的全麻药一直是麻醉科医师所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异丙酚在体外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在体内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方法:选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冠心病患者40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体重5174kg,年龄5775岁。心功能Ⅱ级。两周内停服可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血小板计数不低于60×109/L。无严重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肝肾功能正常。无凝血功能障碍。将上述患者40例随机分成异丙酚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术前30min均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2g。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开放上肢液路,用于输注生理盐水及微量泵输注静脉麻醉药。Ⅰ组静脉诱导以咪达唑仑0.04mg/kg、异丙酚2mg/kg、瑞芬太尼1μg/kg、维库溴铵0.1mg/kg完成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是持续泵注异丙酚38mg.kg-1.h-1复合瑞芬太尼0.10.4μg.kg-1.min-1;Ⅱ组麻醉诱导以咪达唑仑0.1mg/kg、瑞芬太尼1μg/kg、维库溴铵0.1mg/kg完成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是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4μg.kg-1.min-1。两组插管后均接Drager Fabrius麻醉机行机械通气,设定潮气量为810ml/kg,呼吸频率1216次/min ,吸呼比1 : 1.52,维持PETCO23540mm Hg。术中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根据情况调整静脉麻醉药的输注剂量。分别于诱导前10min(T1),静脉泵入全麻药30min(T2),停药后120min(T3)各采集静脉血6.6ml,分成3份。其中第1份3ml放在含200μl EDTA抗凝塑料试管中混匀,于4℃以3500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在-20℃保存用以测定血小板血栓烷B2(TXB2)和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第2份取1.8m1加入含3.28%枸椽酸钠抗凝剂0.2ml的塑料试管内,用以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ax);第3份取1.8m1加入含3.28%枸椽酸钠抗凝剂0.2ml的塑料试管内,用以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比、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Ⅰ组中TXB2,T1与T3时间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2时间点低于T1、T3(P <0.05)。在Ⅱ组TXB2,T1、T2、T3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1、T3时间点两组患者血小板TXB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2时间点Ⅰ组TXB2低于Ⅱ组(P <0.05)。Ⅰ组GMP-140 T1与T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2低于T1、T3(P<0.05)。Ⅱ组在T1、T2、T3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1、T3时间点两组GMP-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2时间点Ⅰ组GMP-140低于Ⅱ组(P <0.05)。Ⅰ组PAGmax T1与T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2低于T1、T3(P <0.05)。Ⅱ组在T1、T2、T3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1、T3时间点两组患者PAG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2时间点Ⅰ组PAGmax低于Ⅱ组(P <0.05)。两组PT、APTT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剂量的异丙酚静脉麻醉可抑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但对PT和APTT没有影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异丙酚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冠心病与血小板
  • 综述二 常用麻醉药对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异丙酚在无痛胃肠内窥镜检查中的应用[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01)
    • [2].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在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应用[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13)
    • [3].全凭静脉麻醉中硫酸镁对异丙酚药效学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0(07)
    • [4].异丙酚复合地佐辛在ERCP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8)
    • [5].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身麻醉维持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35)
    • [6].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69)
    • [7].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0例效果评价[J]. 中国药业 2014(09)
    • [8].静脉输注异丙酚对颅脑手术脂质代谢的影响[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2(02)
    • [9].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身麻醉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26)
    • [10].帕瑞昔布钠复合异丙酚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J]. 浙江创伤外科 2011(06)
    • [11].异丙酚对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基因的表达调控[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08)
    • [12].芬太尼及异丙酚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16)
    • [13].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复合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对比[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36)
    • [14].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护理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03)
    • [15].异丙酚输注相关不良事件的研究进展[J]. 新疆医学 2008(04)
    • [16].妇科绝育术联合靶控输注异丙酚在临床上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 2008(08)
    • [17].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和异丙酚在无痛肠镜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23)
    • [18].异丙酚重复镇静应警惕其潜在的神经毒性作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13)
    • [19].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120例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01)
    • [20].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预防硬麻下阑尾手术牵拉反应的效果[J]. 海峡药学 2011(09)
    • [21].异丙酚无痛人流护理体会[J]. 工企医刊 2010(01)
    • [22].异丙酚抑制高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01)
    • [23].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09(33)
    • [24].浅谈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小儿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17)
    • [25].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08)
    • [26].异丙酚复合不同浓度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8)
    • [27].异丙酚、芬太尼及两药合用对胃排空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11)
    • [28].小儿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的应用[J]. 中外医疗 2011(34)
    • [29].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 慢性病学杂志 2010(04)
    • [30].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08)

    标签:;  ;  ;  ;  ;  ;  ;  ;  

    异丙酚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