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MS的系统设计与分析

DTMS的系统设计与分析

论文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承受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心理原因所造成的精神疾病患者逐年增加。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抑郁症已上升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现有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使用较多,但每种药物只对部分患者有效,且副作用较大。心理治疗一般不产生副作用,但病程长,疗效无法预期。物理治疗主要采用针刺、电针、磁疗等。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治疗是近十年来在国外使用较多的物理治疗,它对于抑郁症有很好的疗效,是未来治疗抑郁症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针对抑郁症危害,通过对现有治疗手段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法-深度经颅磁刺激(DTMS)。并按照这种治疗方法,运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中枢神经磁刺激系统。主要工作和成果可以概括为:(1)在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经颅磁刺激方法-深部经颅磁刺激方法(DTMS),对全脑域进行经颅磁刺激。(2)为了得到期望的磁场波形,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桥式电路来控制线圈产生磁场波形,并且根据磁场强度的要求设计了一个幅值可调的直流电源。(3)实现了桥式电路控制的数字化,使得输出磁场波形的最高频率达到2000Hz,远超TMS/rTMS高频的标准(1Hz)。(4)本文设计了友好的人机界面,实现整个治疗过程的动态监视和控制。按照结构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方法,设计了系统硬件的各子模块。设计了相应的通讯接口电路,开发了人机界面程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抑郁症的危害
  • 1.3 抑郁症的治疗
  • 1.3.1 抗抑郁症发展史
  • 1.3.2 心理治疗
  • 1.3.3 药物治疗
  • 1.3.4 其他新疗法
  • 1.4 TMS/rTMS
  • 1.5 深部经颅磁刺激技术(DTMS)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系统设计
  • 2.1 设计要求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2.3 主电路设计
  • 2.3.1 主电路结构
  • 2.3.2 线圈选型
  • 2.3.3 IPM 原理与选型
  • 2.3.4 DC/DC 电路
  • 2.4 控制板设计
  • 2.5 通讯板设计
  • 2.6 主控制板设计
  • 2.6.1 控制信号调制
  • 2.6.2 IGBT 驱动
  • 2.6.3 传感器
  • 2.7 驱动板设计
  • 2.8 电源部分
  • 2.9 系统软件框架
  • 第三章 系统仿真分析
  • 3.1 Buck-Boost 电路
  • 3.2 波形输出部分
  • 3.2.1 单向梯形磁场波的控制
  • 3.2.2 双向梯形磁场波的控制
  • 3.2.3 考虑线圈阻抗的波形输出
  • 3.2.4 考虑电源波动和线圈阻抗双重作用下的波形输出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人机界面
  • 4.2 波形控制部分
  • 4.3 AD 校正部分
  • 4.4 磁场波形实验结果
  • 第五章 人机界面设计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健康教育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学 2019(24)
    • [2].抑郁症与儿童期忽视、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9(23)
    • [3].肠道失调在抑郁症中的负性作用[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20)
    • [4].角色扮演法在儿童青年抑郁症患者社交训练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4)
    • [5].山东某高校新生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潍坊学院学报 2019(02)
    • [6].抑郁症患者注意偏向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9)
    • [7].抑郁症患者躯体化症状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 2019(23)
    • [8].抑郁症——请不要再说他们矫情,多些理解吧[J]. 工会博览 2019(33)
    • [9].大学生抑郁症个案分析及应对策略[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04)
    • [10].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 心理月刊 2019(24)
    • [11].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效果的对比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4)
    • [12].安全威胁与中国留学生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J]. 心理月刊 2019(24)
    • [13].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与舍曲林单药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6)
    • [14].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34)
    • [15].抑郁症与生物钟基因的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9(11)
    • [16].走近抑郁症[J]. 政工学刊 2020(01)
    • [17].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共情护理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名医 2019(12)
    • [18].文拉法辛联合氟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92)
    • [19].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J]. 名医 2019(12)
    • [20].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24)
    • [21].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12)
    • [22].共情护理对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与生活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A5)
    • [23].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管理的研究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36)
    • [24].强化基于评估的治疗在抑郁症中的应用[J]. 精神医学杂志 2019(03)
    • [25].团体心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01)
    • [26].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医疗器械的现状和前景[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01)
    • [27].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与情感气质的关系[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9(12)
    • [28].通肺解郁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症的疗效观察研究[J]. 心理月刊 2020(03)
    • [29].针对性睡眠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心理月刊 2020(03)
    • [30].盐酸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 心理月刊 2020(03)

    标签:;  ;  ;  ;  ;  

    DTMS的系统设计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