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肋软骨64层螺旋CT研究

正常肋软骨64层螺旋CT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前瞻性研究64层螺旋CT肋软骨扫描和后处理方法,多种后处理技术VRT、MIP、MPR(含CPR)、Raysum、SSD在肋软骨成像上的图像质量差异,分析肋软骨骨化的性别差异性和年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对无胸腹部外伤史、慢性心肺疾病和肿瘤史的270例(男135例,女135例,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男女各9组)病人行64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将扫描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1)比较VRT、MIP、MPR(含CPR)、Raysum、SSD5种后处理方法显示肋软骨的软骨成分、骨化成分、肋软骨-肋骨连接处、胸肋关节和肋软骨全貌的图像质量。(2)将肋软骨骨化形态分为边缘型(P型)、中央型(C型)、混合型(M型)、无定形型(Ind型),其中混合型又分为以边缘型为主(M-P型)、以中央型为主(M-C)和单纯混合型(M-Pp型)。比较男女不同骨化类型的差异。(3)分析12对肋软骨的骨化出现率和年龄的关系。对肋软骨进行骨化程度评分,做年龄和肋软骨骨化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MPR (CPR)在显示肋软骨的软骨成分、骨化成分、肋软骨-肋骨连接处、胸肋关节方面优于VRT、MIP、Raysum、SSD (P<0.05), VRT、MIP、Raysum对软骨成分和肋软骨全貌的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 MIP对于骨化成分的显示优于VRT和Raysum (P<0.05), VRT和Raysum对肋软骨-肋骨交界处和胸肋关节的显示优于MIP(P<0.05), SSD对于肋软骨细节和全貌的显示均不及MPR(CPR)、VRT、MIP、Rayum (P<0.05)。(2)男性P型和M-P型骨化多于女性(P<0.05),女性C型、M-C和M型骨化多于男性(P<0.05), Ind型骨化无性别差异(P>0.05)。(3)骨化自11-20年龄组开始出现,第1-12肋软骨骨化出现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年龄与肋软骨骨化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733)。结论:(1)CT扫描和图像后处理参数影响肋软骨的图像质量。(2)CT肋软骨图像后处理技术中,MPR (CPR)为显示肋软骨的软骨成分、骨化成分、肋软骨-肋骨连接处、胸肋关节的最佳后处理方法。VRT、MIP、Raysum对肋软骨全貌效果好,其中VRT形象逼真,MIP对骨化的敏感性高。SSD图像质量差,应予以摒弃。(3)肋软骨骨化形态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以P型和M-P型多见,女性以C型和M-C型多见,女性M型多于男性。(4)肋软骨骨化起自十几岁,骨化率和骨化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高。(5)肋软骨骨化形态和程度有助于推断病人性别和年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扫描和后处理设备
  • 1.3 扫描方法
  • 1.4 图像后处理方法
  • 1.4.1 MPR(含CPR)二维图像重建方法
  • 1.4.2 VRT、MIP、Raysum、SSD三维图像重建方法
  • 1.5 图像评价方法
  • 1.5.1 肋软骨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1.5.2 肋软骨骨化形态评价方法
  • 1.5.3 肋软骨骨化与年龄相关性评价方法
  • 第2章 结果
  • 2.1 图像质量评价结果
  • 2.1.1 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肋软骨的软骨成分显示情况
  • 2.1.2 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肋软骨的骨化成分显示情况
  • 2.1.3 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肋软骨-肋骨交界处显示情况
  • 2.1.4 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胸肋关节显示情况
  • 2.1.5 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肋软骨全貌显示情况
  • 2.2 男女肋软骨骨化形态的评价
  • 2.3 肋软骨骨化与年龄相关性的评价
  • 2.3.1 不同年龄段肋软骨骨化出现率
  • 2.3.2 肋软骨骨化程度与年龄相关性
  • 第3章 讨论
  • 3.1 CT扫描和后处理参数对肋软骨成像质量的影响
  • 3.2 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肋软骨图像质量的影响
  • 3.3 肋软骨的CT表现
  • 3.4 肋软骨骨化的机制
  • 3.5 肋软骨骨化的性别差异性
  • 3.6 肋软骨骨化的年龄相关性
  • 3.7 肋软骨骨化形态和程度在判断性别和年龄中的价值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正常肋软骨64层螺旋CT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