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苦参碱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氧化苦参碱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分为二个部分:一、氧化苦参碱与阿德福韦酯体外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比较研究;二、氧化苦参碱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活性的影响。一、氧化苦参碱与阿德福韦酯体外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比较研究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和阿德福韦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作用效果。方法将8×104/ml的HepG 2.2.15细胞分别接种于24孔板中,每孔800μl。接种后48小时加入含不同药物浓度的培养液,氧化苦参碱的作用浓度分别为1000μg/ml、500μg/ml和250μg/ml,阿德福韦酯的作用浓度分别为20μg/ml、10μg/ml和5μg/ml,并设立不加药的空白对照组,每组5个复孔。在加药后48小时和96小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分别对上清中HBV DNA、HBsAg、HBeAg进行定量检测。计算两种药物对HBV DNA、HBsAg、HBeAg的抑制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00μg/ml的氧化苦参碱和阿德福韦酯20μg/ml对HBV DNA、HBsAg、HBeAg的抑制率最高。加药后48小时1000μg/ml的氧化苦参碱对HBV DNA、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24.28%、29.85%、18.48%,20μg/ml阿德福韦酯的抑制率分别为23.80%、34.50%、19.74%;加药后96小时1000μg/ml氧化苦参碱的抑制率分别为29.06%、43.32%、25.13%,20μg/ml阿德福韦酯的抑制率分别为32.98%、47.65%、25.40%。结论氧化苦参碱在体外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1000μg/ml的氧化苦参碱与20μg/ml阿德福韦酯对HBV的抑制效果相似。二、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活性的影响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活性的作用,探讨其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从HepG 2.2.15细胞上清中获取乙型肝炎病毒颗粒,以包括P32-dCTP在内的脱氧核酸作为底物,加入不同药物浓度的反应液,氧化苦参碱的浓度分别为1000μg/ml、800μg/ml、600μg/ml、400μg/ml、200μg/ml,阿德福韦酯的药物浓度分别为100μg/ml、80μg/ml、60μg/ml、40μg/ml、20μg/ml,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每组3个复管。于37℃孵育过夜,蛋白酶K消化后每管取35μl点样于DE 81滤膜上,液体闪烁测量仪测量掺入HBV DNA正链中的32P-dCTP的放射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后,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活性维持在103%~107%之间;不同浓度的阿德福韦酯作用后,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活性维持在91%~101%之间。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和阿德福韦酯在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无直接抑制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氧化苦参碱与阿德福韦酯体外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比较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 DNA 聚合酶活性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课题小结与进一步工作计划
  • 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DNA 聚合酶的功能及活性的检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 心理月刊 2019(13)
    • [2].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失代偿肝病临床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06)
    • [3].不同乙肝治疗方法对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保护作用[J]. 健康之路 2016(09)
    • [4].帮您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J]. 健康向导 2012(06)
    • [5].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26)
    • [6].英国警示达雷妥尤单抗的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风险[J]. 中国药物评价 2019(06)
    • [7].乙型肝炎病毒阳性供肝的规范化临床应用[J].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0(02)
    • [8].免疫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调查及乙肝核心抗体检测方法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9(10)
    • [9].结核菌和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带来的四个临床矛盾[J]. 肝脏 2016(11)
    • [10].HBeAg阳性及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生物化学指标及病毒载量[J].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6(04)
    • [11].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预后因素分析及研究进展[J]. 肝脏 2017(01)
    • [12].乙型肝炎病毒体外培养细胞模型研究进展[J]. 肝脏 2017(09)
    • [13].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五项定量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02)
    • [14].免疫抑制剂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病历报告及文献复习[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1)
    • [15].乙型肝炎病毒自然变异位点研究进展[J]. 继续医学教育 2015(07)
    • [16].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和预防[J]. 家庭生活指南 2019(11)
    • [17].siRNA对乙型肝炎病毒抵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02)
    • [18].胸腺肽α1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07)
    • [19].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 医学综述 2012(11)
    • [20].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22)
    • [21].HIV感染献血者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特征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 2010(S1)
    • [22].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12)
    • [23].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35例调查[J]. 中国医学创新 2010(17)
    • [24].乙型肝炎病毒C蛋白和X蛋白的修饰及其意义[J]. 生物技术通报 2009(06)
    • [25].鸭乙型肝炎病毒C区结构模型的研究进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 2009(02)
    • [26].乙型肝炎病毒HBeAg假阳性原因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 2009(12)
    • [27].乙型肝炎病毒的生态学研究进展[J]. 华西医学 2008(03)
    • [28].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调节通路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5)
    • [29].乙型肝炎病毒与临床[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 [30].血液透析患者对重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应答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14)

    标签:;  ;  ;  ;  ;  ;  

    氧化苦参碱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