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深17井单井地质评价

长深17井单井地质评价

论文摘要

长深17井位于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中部凸起带的大情字井北构造。该区为长期发育的古隆起,是南、北次洼油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区,断陷期火山活动频繁,是寻找特殊储层火山岩气藏的有利场所。本文对长深17井进行单井地质评价,重点刻画该区深层烃源岩、储层及盖层发育情况,认识生、储、盖特征及其时空匹配关系,总结其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对整个长岭断陷的下步勘探部署提供指导。根据岩心、测井、地震及古生物资料,对该井区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构造演化史研究表明,长深17井钻遇的局部火山岩隆起形成于登娄库组沉积末期,即泉头组沉积前构造已基本定型。烃源岩定性评价表明,长深17井区深层烃源岩均以生气为主。火石岭组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为主;登娄库组丰度最低,大部分属于非、差源岩;营城组和登娄库组源岩有机质类型均以Ⅱ型为主。对乾北、前神字井次洼烃源岩展开评价,结果表明,有机质类型均以Ⅱ2型为主,乾北次洼营城组有机质丰度较低,沙河子组丰度较高。前神字井次洼火石岭组有机质丰度较高,而营城组较低。烃源岩定量评价表明,乾北、前神字井次洼具有可观的天然气勘探潜力。采用轻烃指纹技术进行气源对比,认为长深17井气源主要为该井火石岭组源岩及前神子井次洼源岩,而乾北次洼源岩的贡献较小,甚至没有贡献。综合利用岩心照片、铸体薄片、成像测井、常规测井、ECS元素测井等方法,建立了长深17井的岩性综合识别图版,确定其岩性主要为安山岩和玄武岩。结合地震资料,其火山岩岩相主要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通过储层物性特征研究,长深17井孔隙度较小,次生孔隙不发育。除个别裂缝发育段以外,整体上火山岩段渗透性较差。应用T2谱构建毛管压力曲线,对含气储层微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试气储层物性中等偏差。储层的综合评价揭示出Ⅰ类储层占所有储层的比例仅为5%。按岩性统计,Ⅰ类储层岩性以玄武岩居多。按岩相统计,溢流相上部亚相物性较好、其次为溢流相中部、以及爆发相中的空落相。长深17气藏的直接盖层为致密的基性喷出岩,有效孔隙度低、物性极差,且未被裂缝和断裂破坏,平面分布较为稳定,具有良好的封盖能力。从形成时期看,盖层沉积于营城组早期,远早于源岩的主要生气时期,能够作为气藏的有效盖层。综合各项研究,长深17井区源岩的主要生气时期与储层以及盖层的匹配良好,圈闭形成于源岩主要排烃期之前,其有效性高,后期构造活动对深层影响较小,保存条件有利,这些因素是该区气藏形成的关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0.2 工区概况
  • 0.2.1 区域地质特征
  • 0.2.2 区域构造特征
  • 0.2.3 地层与沉积特征
  • 0.3 收集资料及完成的工作量
  • 第一章 基础地质条件评价
  • 1.1 长岭断陷构造特征及演化
  • 1.1.1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 1.1.2 局部构造特征及演化
  • 1.2 沉积背景
  • 1.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1.3.1 营城组和登娄库组界限的确定
  • 1.3.2 沙河子组
  • 1.3.3 营城组和火石岭组界限的确定
  • 1.3.4 井震结合确定地层分层
  • 第二章 烃源岩评价
  • 2.1 烃源岩定性评价
  • 2.1.1 源岩的发育和分布
  • 2.1.2 源岩的地化特征
  • 2.1.3 原始有机质丰度与生烃潜力的恢复
  • 2.2 烃源岩定量评价
  • 2.2.1 实验方法、条件及实验样品
  • 2.2.2 模型的选取与标定
  • 2.2.3 模型的应用
  • 第三章 储层评价
  • 3.1 岩性识别
  • 3.2 岩相识别
  • 3.2.1 火山岩相和亚相特征
  • 3.2.2 岩相的岩屑、测井、地震特征
  • 3.3 火山岩岩体特征
  • 3.4 裂缝评价
  • 3.5 储层物性特征
  • 3.6 微观孔隙研究
  • 2谱构建毛管压力曲线的原理方法'>3.6.1 利用核磁T2谱构建毛管压力曲线的原理方法
  • 3.6.2 新方法的原理
  • 3.6.3 应用新方法构建毛管压力曲线
  • 2谱所构建毛管压力曲线的验证及应用'>3.6.4 应用T2谱所构建毛管压力曲线的验证及应用
  • 3.7 储层综合评价
  • 第四章 火山岩盖层评价
  • 4.1 宏观特征
  • 4.2 微观特征
  • 第五章 成藏条件与主控因素分析
  • 5.1 成藏条件
  • 5.1.1 气源条件
  • 5.1.2 成藏史分析
  • 5.1.3 盖层条件
  • 5.1.4 圈闭条件
  • 5.2 成藏主控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论文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深高速公路福建段通行费源问题分析与对策[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4(06)
    • [2].长深高速公路大岭至双辽段通车[J]. 石油沥青 2015(06)
    • [3].万木凋零山不动,百川皆旱海长深[J].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0(01)
    • [4].长深高速公路辽宁境内路段全线贯通[J]. 中外公路 2015(04)
    • [5].长深平3连续管疑难井治理[J]. 石化技术 2019(07)
    • [6].长深高速路车祸致59人死伤[J]. 安全与健康 2010(13)
    • [7].长深公路遵化(承唐界)至南小营段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简介[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1(03)
    • [8].长深D平12井优快钻井技术[J]. 潍坊学院学报 2015(02)
    • [9].降低零件长深内孔表面粗糙度的车削工艺[J]. 工具技术 2016(02)
    • [10].专注做事,很有意思[J]. 青年记者 2014(24)
    • [11].长岭断陷长深17井区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34)
    • [12].长深1区块测试资料的综合应用[J]. 油气井测试 2009(02)
    • [13].外浊内清 以真启善——评江长深的中篇新作《水乡长》[J]. 小说评论 2011(04)
    • [14].深圳地铁五号线长深区间竖井爆破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4)
    • [15].110kV高压线下长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J]. 土工基础 2018(03)
    • [16].长岭断陷长深6井区深层天然气成藏规律[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10(06)
    • [17].跨长深高速公路特大桥连续梁转体施工技术[J]. 中华建设 2019(02)
    • [18].长深高速公路遵化至南小营段运营适应性分析[J]. 交通标准化 2011(19)
    • [19].长深高速辽宁段全线通车[J]. 广东交通 2015(04)
    • [20].长深平1井试井资料解释及应用[J]. 油气井测试 2010(02)
    • [21].长深区块深井防塌钻井液技术[J].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08(02)
    • [22].吉林长深1更井获3万立方米气流[J]. 石油化工应用 2017(04)
    • [23].长深区块深层欠平衡水平井防漏及堵漏钻井液技术[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11)
    • [24].动态质量管理在G25长深高速公路程江至柳城段罩面工程中的应用[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3(04)
    • [25].深层气井压裂测试分析——以长深1-1井和长深2井为例[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04)
    • [26].防斜打快技术在长深10井的试验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 2018(11)
    • [27].多彩绘迎宾·一路品绿韵——福建省三明长深高速公路连接线一期工程景观设计[J]. 江西建材 2015(22)
    • [28].长深高速公路唐山段牛狼峪隧道洞口稳定性评价[J]. 交通世界 2019(28)
    • [29].长深高速公路某大型滑坡治理工程的分析与思考[J]. 广东公路交通 2011(03)
    • [30].将自己渗透进土壤——记莘莘学子的成长历程[J]. 青少年日记 2013(07)

    标签:;  ;  ;  ;  ;  

    长深17井单井地质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