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哲学思考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哲学思考

论文摘要

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且永恒的哲学命题,同时也是一个决定人类命运的当代核心课题。从远古至今,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用智慧同劳动不断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创造适合自身生存的环境。但是自工业革命爆发,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被人类改造、使用过的自然物及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又被人类还给了自然界,使其继续参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这就使人类文明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环境的恶化,引发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目前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当代世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人类必须直面严峻的环境问题。本文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环境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想要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就要从哲学层面对其进行本质上的揭示,因为只有在认清本质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进一步谈到解决。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自然观、认识论角度看,就是人类运用错误的理论思维指导自身处理与自然、与环境关系的一个必然结果。近现代以来的科学史表明,几乎每一个时代都有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科学理论作为新的自然观之基础支配着普遍的社会思维方式,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方法论决定着人类的各种行动。为什么人类进入到工业文明时期会出现环境问题?这是由该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简单性机械主义自然观所造成的。在机械论和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支配下,现代科学及工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是,这也为工业文明毫无顾忌地破坏环境、征服和掠夺自然扫清了道路。因此,若想真正解决环境问题,摆脱人类生存危机,就必须用能够正确反映客观辩证法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来指导人类的实践。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关于复杂性理论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和高涨,它所具有的独特的指称、含义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使人们的自然观发生了多方面、多维度的变化。人类开始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本质上并不仅仅是元素的简单堆积,而是由一个一个复杂系统构成的。所以必须还自然环境复杂性的本来面目,在复杂性哲学视域中重新思考环境问题。几百年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机械世界观已经不再适用,复杂性理论通过对确定与随机、有序与无序、偶然与必然等一系列概念和范畴的重新认识,形成了复杂性自然观。这种新的自然观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向,进而在方法论意义上指导人类的实践行为。运用复杂性理论在哲学上的反思成果,为人类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人与自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轨道。本文将分四章来阐述问题。第一章是在哲学层面剖析当代环境问题本质,并分析西方环境哲学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困境,重点是环境问题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根据原子论和机械论自然观,自然不过是僵死的部件的机械堆积;而以笛卡尔为代表人物的二元论则把心灵从自然界中驱赶出来,认为我们存在于其中的世界是由具体的微粒构成的,不存在意义和价值,心灵只能以某种方式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这种自然观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技术社会与自然环境的断裂,导致今天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而为解决环境问题而产生的西方环境哲学,无论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自然中心主义都没有超越认识论的困境,因而无法彻底解决此问题。第二章是在复杂性哲学视域中对环境问题进行解析。首先阐释复杂性理论的内涵实质,包括复杂性的概念、兴起与发展过程、研究对象以及复杂性的本质特征,进而讨论用复杂性理论解决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因为环境自身就禀赋复杂性,属于复杂巨系统,所以必须把复杂性理论引入到环境研究的领域内,在哲学层面上突破了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将研究中心由物的实在转为关系实在,开展环境复杂巨系统研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三章是复杂性哲学对解决环境问题的推进。复杂性范式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提供重要启示,从而推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向前发展,提出复杂性自然观,使人类重新看待自然和环境。并且复杂性理论能够提供新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研究方法,包括隐喻方法、虚拟方法、模型方法和综合集成方法等。这就使人们对于环境的认识发生转向,即从简单性向复杂性、从决定论向非决定论、从实体构成论向有机整体论、从机械论向自组织演化论的转变。第四章为深入分析在复杂性哲学视域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环境正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是一个演化的系统,而复杂性理论主要就是关于自组织、关于演化的理论。它能够提供解决环境问题的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最终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2.研究现状综述
  • 3.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4.本文的创新点、难点及不足
  • 第1章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本质
  • 1.1 环境问题的生成根源
  • 1.1.1 环境问题的由来演变
  • 1.1.2 当代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
  • 1.1.3 环境问题的实质
  • 1.2 当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 1.2.1 机械论世界观
  • 1.2.2 主客二分的认识论
  • 1.3 西方环境哲学解决环境问题的困境
  • 1.3.1 人类中心主义解决环境问题的困境
  • 1.3.2 自然中心主义解决环境问题的困境
  • 第2章 复杂性哲学视域中的环境问题解析
  • 2.1 复杂性理论的内涵实质
  • 2.1.1 复杂性的概念含义
  • 2.1.2 复杂性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 2.1.3 研究对象
  • 2.2 复杂性的本质特征
  • 2.2.1 整体性
  • 2.2.2 关联性
  • 2.2.3 非线性
  • 2.2.4 混沌性
  • 2.2.5 自组织性
  • 2.3 复杂性哲学视域下的环境问题
  • 2.3.1 环境自身禀赋的复杂性
  • 2.3.2 开展环境复杂巨系统研究
  • 第3章 复杂性哲学对解决环境问题的推进
  • 3.1 从复杂性范式到复杂性自然观
  • 3.1.1 复杂性范式的启示
  • 3.1.2 复杂性自然观的提出
  • 3.2 提供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
  • 3.2.1 隐喻方法
  • 3.2.2 虚拟方法
  • 3.2.3 模型方法
  • 3.2.4 综合集成方法
  • 3.3 推进解决环境问题的认识转向
  • 3.3.1 从简单性向复杂性的转变
  • 3.3.2 从决定论向非决定论的转变
  • 3.3.3 从实体构成论向有机整体论的转变
  • 3.3.4 从机械论向自组织演化论的转变
  • 第4章 复杂性哲学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
  • 4.1 提供解决环境问题的认识论基础
  • 4.2 提供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论指导
  • 4.3 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哲学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