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活性炭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微波—活性炭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产生了大量的氨氮废水,这些废水排入江河湖泊会造成富营养化等危害,目前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这些方法存在着产生二次污染和操作复杂等缺点,特别是生物法处理氨氮废水的时间长,不能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寻求一种经济、高效、快速去除氨氮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微波辐射处理氨氮废水的工艺条件,考察了pH值、处理时间、废水的初始浓度、微波的设置温度和微波功率对氨氮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对比了微波辐射下和油浴加热下两种方法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由实验可知,用微波处理氨氮废水明显比常规加热时的处理效果好,废水pH值、微波设置温度和微波功率是氨氮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研究了活性炭的改性并考察了其对废水中氨氮的吸附,还考察了H2SO4、NaOH、NaCl、Na2SiO3·9H2O、NaOH+Na2SiO3·9H2O对活性炭改性后对氨氮的吸附效果的影响。由静态吸附实验可知,用NaOH改性的活性炭对氨氮吸附效果最好,但在和微波共同作用时,NaOH+Na2SiO3·9H2O对活性炭改性时,吸附效果较好,所以本论文用NaOH和Na2SiO3·9H20一起对活性炭进行了改性。通过对等温吸附曲线的拟合确定了改性活性炭对废水中的氨氮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Lagrange假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的温度在30℃左右为宜。最后研究了微波和改性活性炭共同作用处理氨氮废水的情况,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废水的初始pH值、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设置温度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的初始pH值对处理效果几乎不产生影响,只要投加15 g/L改性活性炭,经过微波辐射6 min后,500 mg/L左右的氨氮废水去除率就可以达到96%以上。考察了活性炭的回收利用的问题,对已使用的活性炭自然晾干后再次改性,然后处理氨氮废水,活性炭回收使用四次,每次氨氮的去除率均保持在95%以上。用微波和改性活性炭共同作用的方法处理了长炼催化剂厂的三种不同浓度的氨氮废水,氨氮的去除率都在95%以上,处理后的氨氮浓度都可以达标排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氨氮废水的来源和危害
  • 1.2.1 氨氮废水的来源
  • 1.2.2 氨氮废水的危害
  • 1.3 氨氮废水处理现状
  • 1.3.1 物理化学方法
  • 1.3.2 生物法处理氨氮废水
  • 1.4 微波和活性炭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实验装置和分析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装置图
  • 2.3 氨氮的分析方法
  • 2.3.1 溶液的配制
  • 2.3.2 氨氮标准曲线
  • 2.4 COD的测定
  • 2.4.1 溶液的配制
  • 2.4.2 COD的计算方法
  • 2.4.3 校核实验
  • 第3章 微波处理氨氮废水
  • 3.1 实验步骤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pH值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 3.2.2 辐射时间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 3.2.3 氨氮废水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3.2.4 微波设置温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 3.2.5 微波功率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改性活性炭吸附氨氮废水的研究
  • 4.1 实验步骤
  • N=1000 μg/ml)的配制'>4.1.1 氨氮标准溶液(CN=1000 μg/ml)的配制
  • 4.1.2 改性活性炭的制备
  • 4.1.3 静态吸附实验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活性炭改性方法的筛选
  • 4.2.2 改性活性炭的红外分析
  • 4.2.3 改性活性炭对氨氮的吸附等温线
  • 4.2.4 吸附动力学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微波-改性活性炭共同作用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 5.1 实验方法与步骤
  • N=1000 μg/ml)的配制'>5.1.1 氨氮标准溶液(CN=1000 μg/ml)的配制
  • 5.1.2 改性活性炭+微波实验
  • 5.1.3 活性炭回收利用实验
  • 5.1.4 实际氨氮废水的处理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活性炭投加量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 5.2.2 pH值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 5.2.3 处理时间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 5.2.4 微波设置温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 5.2.5 微波功率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 5.2.6 微波+活性炭共同作用机理
  • 5.3 活性炭的回收利用实验
  • 5.4 长炼催化剂厂氨氮废水的处理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气化废水氨氮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 氮肥技术 2019(06)
    • [2].高效降解氨氮的芽孢杆菌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1)
    • [3].水产养殖降低水体氨氮方法及建议[J]. 河北渔业 2020(07)
    • [4].金属离子对冶炼废水中氨氮测定的影响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9)
    • [5].基于环境中氨氮的分析和监测方法研究[J]. 大众标准化 2020(16)
    • [6].氨氮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和初步应用[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09)
    • [7].食品检验之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水中氨氮方法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17)
    • [8].水质监测中氨氮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12)
    • [9].氨氮测定在水质监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风 2015(15)
    • [10].沸石对氨氮吸附的研究[J]. 环境工程 2015(S1)
    • [11].江苏省氨氮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12)
    • [12].中空纤维膜减压蒸馏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J]. 膜科学与技术 2020(02)
    • [13].浅谈硫化物对水中氨氮测定的干扰及其消除办法[J].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2019(01)
    • [14].生活饮用水中氨氮检测方法对比研究[J]. 城镇供水 2018(03)
    • [15].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氨氮方法的探讨和改进[J]. 环境与发展 2018(08)
    • [16].浅谈室内环境检测能力验证氨氮的测定[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02)
    • [17].高氨氮对连续流状态下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3)
    • [18].浅谈氨氮蒸馏吸收液选择不同对氨氮的影响[J]. 污染防治技术 2017(05)
    • [19].电催化氧化去除水中低浓度氨氮的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7(05)
    • [20].钨及钴冶炼高氨氮废液处理的实践探讨[J]. 山西冶金 2015(06)
    • [21].化学沉淀法处理低碳高氨氮化肥废水实验研究[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4)
    • [22].沸石改性及其对水中氨氮去除实验研究[J]. 广东化工 2015(23)
    • [23].对水质监测中氨氮测定的分析[J]. 科技展望 2016(16)
    • [24].氨氮分析仪测定水中氨氮含量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5)
    • [25].氨氮标准使用溶液的稳定性实验[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23)
    • [26].电极法监测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氨氮[J]. 环保科技 2013(02)
    • [27].水中氨氮应急监测方法研究[J]. 应用化工 2011(08)
    • [28].高氨氮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J].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08(03)
    • [29].氨氮测定中几个问题的分析[J]. 化工管理 2019(33)
    • [30].测定水中氨氮时应注意的问题[J]. 环境与发展 2018(10)

    标签:;  ;  ;  ;  

    微波—活性炭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