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与经济增长 ——基于金融发展视角下的研究

FDI与经济增长 ——基于金融发展视角下的研究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最重要的变量之一。FDI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十分关心的重要研究课题。学术界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经典理论依托主要有三:一是可以弥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二是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三是可以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改革开放以来,FDI使中国获得宝贵的资本积累,更重要的是它还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国际市场和竞争力。所有这些,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一国的技术进步是由该国国内投资内生的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和国际投资内生的模仿创新的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陈惠芳,2002)。学术界对发展中国家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发现FDI的溢出效应存在国别差异,学术界普遍认为,这种国别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技术吸收能力的不同。在对东道国吸收能力诸要素的研究中,最近几年金融发展成为东道国FDI吸收能力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有相关文献表明东道国国内金融体系的发展是FDI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面对金融因素在FDI与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国内一些研究也表明了FDI外溢效应在中国的存在,但是金融发展对FDI外溢效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不明晰,在如何积极发挥金融因素在推动FDI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通过完善、健全国内金融市场,使之通过人力资本、产业关联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推动FDI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等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考虑到中国特殊国情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即中国金融由政府控制且支持国有企业发展这一特点,因此在金融发展的视角下考察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显得更为必要。本文以FDI、国内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为主要变量。以金融发展为视角对FDI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中分别用Pesaran,et al.(2001)边限协整检验方法对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检验、用面板数据分析法对区域数据进行检验。无论是全国时间序列还是面板数据都共同表明一个观点,即东道国国内金融发展是推动FDI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国内的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FDI促进经济增长。本文从六个部分来对金融发展在FDI与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论文第一部分是引言,首先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接着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然后对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进行了概阔,同时还指出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是本文的基础部分,对后文研究具有借鉴作用。首先介绍了FDI动因相关理论。其次从资本积累和技术外溢两方面介绍了FDI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相关理论研究。最后对以金融发展为视角FDI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是中国FDI流入概况。本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数据及图表直观的来反映中国自1985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总体概况。即外商直接投资在总量上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并在产业结构、进入方式、区域分布、来源地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特点。第四部分是金融发展视角下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研究。首先,借鉴国外Laura Alfaro(2003)等人的研究建立理论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表明FDI通过增加国内生产部门的产出和增加外资生产部门的产出这两种途径提高东道国的产出,在这个过程中金融部门起主要作用。即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依赖于东道国国内的金融发展水平,这为后文实证检验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其次,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对金融发展与FDI相互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一方面明晰了金融发展在推动FDI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也表明一个具有良好功能的金融体系能通过人力资本、产业关联、技术创新三个途径来提高对FDI溢出的吸收能力,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和资本形成,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第五部分是金融发展视角下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检验。以第四部分理论研究为基本框架,本章对我国金融发展、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样本选取上首先采用了中国1985年—2009年间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其次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在变量选择上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我国金融市场以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两种形式为主但我国股市起步较晚且存在较为普遍的非理性投机行为,故根据King和Levine(1993)的方法本文选择用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与实际GDP的比值来代表金融发展水平(LnCRE);用外商直接投资与金融发展的交叉项(LnFDI*LnCRE)来考察FDI通过金融系统的渠道产生溢出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方法上关于全国时间序列本文选择了Pesaran,et al.(2001)边限协整检验法对所选变量进行考量。结果表明①FDI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受制于东道国的吸收能力。②从长期来看,我国以信贷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无疑能够有效促进FDI的吸收,从而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推动FDI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时滞。③在我国表征金融发展的指标信贷规模必须达到一个的最低水平,金融市场的发展才能有效的促进FDI的吸收,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关于区域数据本文选择面板数据模型对所选变量进行考量。结果表明我国以信贷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无论是在东部、还是在中、西部都能够有效促进FDI的吸收,从而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政策建议。作为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本章首先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即①金融发展水平是推动FDI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②金融发展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实现推动FDI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③FDI与金融发展相互作用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④金融发展水平在推动FDI促进经济增长中不存在地区差异。然后根据上文的研究及相关结论分别就FDI引入及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FDI引入相关政策建议主要有:平衡FDI流入区域分布。平衡FDI流入产业分布。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适用的高端技术。金融发展相关政策建议主要有:建设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市场整体效率。继续推进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建立科技创新及人才培训的金融支持体系。金融市场要为疏通产业关联提供有效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总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检验都证明了核心观点,即:金融发展在推动FDI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作为最大FDI流入的发展中国家,FDI的资本积累效应在多年的经济实践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有目共睹,那么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能否被很好的吸收,从而放大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国内金融发展水平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的贡献在于①在研究角度上,本文以金融发展为视角研究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丰富了国内该领域的相关研究。②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最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即Pesaran,et al.(2001)边限协整检验方法引入到我国该领域的研究中,有益于该方法在我国的推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1.3.1 基本思路
  • 1.3.2 逻辑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FDI相关理论
  • 2.1.1 FDI动因理论
  • 2.1.2 FDI与东道国经济增长
  • 2.2 金融发展相关理论
  • 2.2.1 内生金融经济增长论
  • 2.2.2 金融约束论
  • 2.2.3 金融功能论
  • 2.3 金融发展为视角FDI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 2.3.1 理论研究
  • 2.3.2 实证研究
  • 2.3.3 现有文献的总结及评述
  • 3. 中国FDI流入概况
  • 3.1 FDI总量及增长率描述
  • 3.2 FDI来源地描述
  • 3.3 FDI进入方式描述
  • 3.4 FDI流入行业描述
  • 3.5 FDI流入地区分布描述
  • 4. 金融发展视角下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研究
  • 4.1 模型分析
  • 4.1.1 外资生产部门
  • 4.1.2 国内生产部门
  • 4.1.3 企业家行为选择
  • 4.1.4 金触发展水平变动的比较分析
  • 4.2 作用机制
  • 4.2.1 人力资本效应
  • 4.2.2 产业关联效应
  • 4.2.3 技术创新效应
  • 5. 金融发展视角下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检验
  • 5.1 基于全国时间序列的边限检验
  • 5.1.1 数据与变量
  • 5.1.2 研究方法
  • 5.1.3 实证过程
  • 5.1.4 实证结果总结
  • 5.2 基于区域的面板数据分析
  • 5.2.1 数据与变量
  • 5.2.2 研究方法及模型
  • 5.2.3 实证过程
  • 5.2.4 实证结果总结
  • 6. 结论、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1.1 金融发展水平是推动FDI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 6.1.2 金融发展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实现推动FDI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
  • 6.1.3 FDI与金融发展相互作用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
  • 6.1.4 金融发展水平在推动FDI促进经济增长中不存在区域差异
  • 6.2 政策建议
  • 6.2.1 FDI引入相关政策建议
  • 6.2.2 金融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解析——基于集聚与FDI互动视角[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9(06)
    • [2].FDI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研究[J]. 时代金融 2019(34)
    • [3].环境规制视角下FDI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J]. 对外经贸 2020(04)
    • [4].异质型环境规制背景下双向FDI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J]. 财贸研究 2020(03)
    • [5].高铁开通能否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吸引FDI?[J]. 南方经济 2020(01)
    • [6].价值指标名义值与实际值的辨析——以贵州FDI数据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6)
    • [7].美国收紧FDI国家安全审查新动向、影响以及对策[J]. 国际贸易 2020(04)
    • [8].FDI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边界影响研究[J]. 商业经济 2020(06)
    • [9].外国直接投资(FDI)对冲突的影响研究述评[J]. 经济论坛 2020(05)
    • [10].科技服务业FDI提升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了吗?[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0(03)
    • [11].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FDI流入的影响[J]. 产业创新研究 2020(13)
    • [12].FDI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实证分析[J]. 管理现代化 2020(04)
    • [13].贵州利用FDI规模和模式的变化探析[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20(10)
    • [14].FDI对陕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09)
    • [15].FDI投资动机、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J]. 产业经济评论 2019(05)
    • [16].人民币FDI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19(10)
    • [17].制造业双向FDI生产率效应的行业差异及人力资本门槛估计[J]. 经济评论 2017(02)
    • [18].FDI与工业发展——以广西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30)
    • [19].供给侧视角下FDI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7(01)
    • [20].环境规制对不同进入动机FDI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01)
    • [21].环境规制对不同来源地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 财经论丛 2017(02)
    • [22].FDI和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03)
    • [23].新常态下中国利用FDI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障碍与对策研究——基于日本、韩国的经验[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4].我国商贸流通业FDI投资特点及政府规制策略研究[J]. 物流技术 2016(10)
    • [25].我国汽车业FDI溢出效应的统计考察[J]. 统计与决策 2017(05)
    • [26].FDI抑制还是提升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基于省际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J]. 经济管理 2017(04)
    • [27].FDI会对我国技术产生偏向性的影响吗?[J]. 科技和产业 2017(04)
    • [28].FDI质量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 金融研究 2017(05)
    • [29].新形势下江西调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战略与对策研究[J]. 经贸实践 2017(02)
    • [30].新常态下FDI、环境规制与碳排放的互动影响研究[J]. 中国煤炭 2017(07)

    标签:;  ;  ;  ;  

    FDI与经济增长 ——基于金融发展视角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