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水界面污染流的生态毒理过程模拟研究

土—水界面污染流的生态毒理过程模拟研究

论文题目: 土—水界面污染流的生态毒理过程模拟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态学

作者: 华涛

导师: 周启星

关键词: 土水界面,生态毒理过程,广义联合效应,甲胺磷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土-水界面污染流污染物成分复杂,采用常规的理化监测方法,很难对其生态安全性加以评价。本研究在水生生态毒理实验基础之上,利用重金属Cd、Zn和有机农药甲胺磷(MAP)模拟流经受重金属和农药污染土壤的土-水界面污染流,并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对象,以SOD,POD为生物标志物,对其生态毒理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并应用广义联合效应理论,系统研究了Cd、Zn、MAP的单一与联合毒性效应、机理以及土—水界面污染流对Cd、Zn、MAP的单一与联合毒性效应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 Cd、Zn、MAP联合作用与污染暴露的时间有关;2.在含Cd、Zn、MAP土-水界面污染流中,Cd、Zn、MAP三者之间在毒理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关系具有方向性,可以用广义联合效应来解释;3.土-水界面污染流增大了毒理过程中对草鱼的胁迫强度;4.土-水界面污染流能改变Cd、Zn、MAP在毒理过程中联合作用的类型;5.土-水界面污染流的毒理过程中,总的联合效应更多的依赖各因子的浓度水平组合。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界面

1.1.1 界面与界面现象

1.1.2 液-固界面现象

1.1.3 环境污染涉及的界面

1.1.3.1 水-气界面

1.1.3.2 土-气界面

1.1.3.3 水-沉积物界面

1.1.3.4 水-生物界面

1.2 土-水界面污染流的形成与模拟

1.2.1 土壤污染与土-水界面污染流的形成

1.2.1.1 重金属污染

1.2.1.2 土壤农药污染

1.2.1.3 源于土壤污染的土-水界面污染流

1.2.2 大气污染与土-水界面污染流的形成

1.2.3 工业生产与土-水界面污染流的形成

1.2.4 城市径流非点源污染与土-水界面污染流的形成

1.2.5 土-水界面污染流的模拟

1.3 生态毒理过程的模拟与国内外进展

1.3.1 生态毒理学

1.3.2 生态毒理效应与生态毒理过程

1.3.2.1 大气污染及其生态毒理效应

1.3.2.2 水污染及其生态毒理效应

1.3.2.3 土壤污染及其生态毒理效应

1.3.2.4 生态毒理过程

1.3.3 生态毒理过程的模拟

1.3.3.1 计算机模拟

1.3.3.2 微宇宙模拟

1.3.4 生态毒理学实验方法和指标体系

1.3.5 环境胁迫对生物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防御系统的影响

1.3.5.1 自由基与抗氧化防御系统间的作用

1.3.5.2 生物环境胁迫与抗氧化酶系统研究进展

1.4 复合污染研究进展

1.4.1 复合污染及其特点

1.4.2 复合污染效应研究

1.4.2.1 无机复合污染

1.4.2.2 有机复合污染

1.4.2.3 无机与有机复合污染

1.4.3 复合污染机理研究

1.5 水生生态毒理学方法

1.5.1 联合毒性机制研究

1.5.2 长效应毒性实验

1.5.3 毒性试验

1.5.4 生物测定与概率单位值分析

1.6 展望

第2章 实验研究内容

2.1 课题来源

2.2 研究内容

2.2.1 Cd、Zn、甲胺磷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2.2.2 Cd、Zn、甲胺磷毒性机理实验研究

2.2.3 含Cd、Zn、甲胺磷土-水界面污染流的毒性机理实验研究

第3章 Cd、Zn和甲胺磷的生态毒理过程研究

3.1 Cd、Zn、甲胺磷单因子污染的毒理过程研究

3.1.1 材料与方法

3.1.1.1 投加的污染物形态

3.1.2 实验鱼的驯养

3.1.2.1 实验条件

3.1.2.2 实验方法

3.1.2.3 数据处理

3.1.3 结果与讨论

3.1.3.1 Cd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单一毒性

3.1.3.2 Zn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单一毒性

3.1.3.3 甲胺磷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单一毒性

3.1.4 小结

3.2 Cd、Zn、甲胺磷双因子复合污染的毒理过程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1.1 投加的污染物形态

3.2.1.2 实验鱼的驯养

3.2.1.3 实验条件

3.2.1.4 实验方法

3.2.2 数据处理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Cd-Zn复合污染的联合毒性

3.2.3.2 Cd-MAP复合污染的联合毒性

3.2.3.3 Zn-MAP复合污染的联合毒性

3.2.4 小结

3.3 Cd-Zn-MAP三因子复合污染的毒性效应研究

3.3.1 材料与方法

3.3.1.1 投加的污染物形态

3.3.1.2 实验鱼的驯养

3.3.1.3 实验条件

3.3.1.4 实验方法

3.3.2 数据处理

3.3.3 结果与讨论

第4章 Cd、Zn和甲胺磷的生态毒性机理研究

4.1 Cd、Zn、甲胺磷单因子的毒性机理

4.1.1 材料与方法

4.1.1.1 投加的污染物形态

4.1.1.2 实验鱼的驯养

4.1.1.3 实验条件

4.1.1.4 主要仪器

4.1.1.5 试剂

4.1.1.6 实验方法

4.1.2 数据处理

4.1.3 结果与讨论

4.1.3.1 Cd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毒性机理

4.1.3.2 Zn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毒性机理

4.1.3.3 甲胺磷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毒性机理

4.1.4 小结

4.2 Cd、Zn、甲胺磷双因子复合对草鱼的毒性机理研究

4.2.1 材料与方法

4.2.1.1 投加的污染物形态

4.2.1.2 实验鱼的驯养

4.2.1.3 实验条件

4.2.1.4 主要仪器

4.2.1.5 试剂

4.2.1.6 实验方法

4.2.2 数据处理

4.2.3 结果与讨论

4.2.3.1 Cd-Zn复合的联合毒性机理

4.2.3.2 Cd-MAP复合的联合毒性机理

4.2.3.3 Zn-MAP复合的联合毒性机理

4.3 Cd-Zn-MAP三因子复合对草鱼的毒性机理研究

4.3.1 材料与方法

4.3.1.1 投加的污染物形态

4.3.1.2 实验鱼的驯养

4.3.1.3 实验条件

4.3.1.4 主要仪器

4.3.1.5 试剂

4.3.1.6 实验方法

4.3.2 数据处理

4.3.3 结果与讨论

4.3.3.1 48h剂量-效应关系(SOD)

4.3.3.2 96h剂量-效应关系(SOD)

4.3.3.3 48h剂量-效应关系(POD)

4.3.3.4 96h剂量-效应关系(POD)

第5章 含Cd、Zn和甲胺磷的土-水界面污染流的生态毒理过程模拟研究

5.1 含Cd、Zn、甲胺磷单因子土-水污染流的毒性机理研究

5.1.1 材料与方法

5.1.1.1 投加的污染物形态

5.1.1.2 实验鱼的驯养

5.1.1.3 实验条件

5.1.1.4 主要仪器

5.1.1.5 试剂

5.1.1.6 供试土壤

5.1.1.7 实验方法

5.1.2 数据处理

5.1.3 结果与讨论

5.1.3.1 含Cd土-水界面污染流的毒性机理

5.1.3.2 含Zn土-水界面污染流的毒性机理

5.1.3.3 含甲胺磷土-水界面污染流的毒性机理

5.1.4 小结

5.2 含Cd、Zn、甲胺磷双因子复合土-水界面污染流的毒性机理研究

5.2.1 材料与方法

5.2.1.1 投加的污染物形态

5.2.1.2 实验鱼的驯养

5.2.1.3 实验条件

5.2.1.4 主要仪器

5.2.1.5 试剂

5.2.1.6 实验方法

5.2.2 数据处理

5.2.3 结果与讨论

5.2.3.1 Cd-Zn复合污染流的联合毒性机理

5.2.3.2 Cd-MAP复合污染流的联合毒性机理

5.2.3.3 Zn-MAP复合污染流的联合毒性机理

5.3 Cd-Zn-MAP复合污染流的毒性机理研究

5.3.1 材料与方法

5.3.1.1 投加的污染物形态

5.3.1.2 实验鱼的驯养

5.3.1.3 实验条件

5.3.1.4 主要仪器

5.3.1.5 试剂

5.3.1.6 实验方法

5.3.2 数据处理

5.3.3 结果与讨论

5.3.3.1 96h剂量-效应关系(SOD)

5.3.3.2 96h剂量-效应关系(POD)

5.4 土-水界面污染流对毒理过程的影响

第6章 研究结论

6.1 急性毒性效应研究结论

6.2 土-水界面污染流生态毒理过程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专著撰写情况

致谢

发布时间: 2008-12-23

参考文献

  • [1].城郊土水界面污染流污染特征、空间分布及其生态风险[D]. 师荣光.南开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不同作物品种对重金属的积累特性及农产品品质安全[D]. 顾继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3
  • [2].超积累植物筛选及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过程研究[D]. 魏树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4
  • [3].乙草胺、尿素过量使用对黑土农田的生态毒理效应及机理研究[D]. 肖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4
  • [4].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建立的方法体系、案例研究与评价[D]. 晁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7
  • [5].东北黑土重金属污染发生机理及健康动力学研究[D]. 郭观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6
  • [6].Cd-豆磺隆复合污染黑土多介质界面过程及化学动力学[D]. 金彩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6
  • [7].豆磺隆-重金属生态毒理联合效应及分子诊断[D]. 王美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6
  • [8].铜—农药污染的土壤生态化学脱毒行为研究[D]. 于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4
  • [9].城郊土水界面污染流污染特征、空间分布及其生态风险[D]. 师荣光.南开大学2009
  • [10].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胡文.北京林业大学2008

标签:;  ;  ;  ;  

土—水界面污染流的生态毒理过程模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