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名)+动”结构研究

“(形+名)+动”结构研究

论文摘要

“形容词+名词”做状语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结构,该结构的细致研究一方面能够促使语法学界扫清症结,不断向更深领域探索,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解释其他的语言现象。自从吕叔湘在《在作状语用的形名结构》一文中提到了这一结构后,对于它的关注就越来越多。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试图以语义、句法功能理论为指导,结合其他的理论等来解决相关问题,并且运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理论和事实相结合的方式力图对“(形+名)+动”结构中每个成分进行详细的介绍。另外,本文在掌握自然语料的前提下,利用多种渠道搜索获取相关的资料,并且对这些语料进行细致的整理与分析。本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在一般情况下名词不能单独做状语,但是与含有某种语义性质的形容词组合后则可以充当状语,这里形容词与名词中间不能插入“的”。我们把“形容词+名词”充当状语的结构简称为“(形+名)+动”结构。同时,本章还明确地提出了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主要从语义和句法功能两方面具体指出结构中名词相应的情况,即名词多为双音节抽象名词中的表量名词,以二价名词为主,其语义特征主要包括“抽象性、表量性、弱空间性”等。另外,结构中的名词只能和前置成分形容词组合才能做状语。第三章从语义和句法功能角度介绍结构中形容词的相关情况,文中选取的是六对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它们的语义表现为表量性、模糊性、程度性和无界性,多是一价形容词,其组合能力较弱,只与前面的形容词搭配充当状语。第四章从语义和句法功能阐述该结构中动词的特点,它们主要由双音节及物动词和自主动词组成,大多是二价动词,它们的语义特征有“自主性、及物性、无界性”等。此外,结构中的动词往往和指大的“形+名”结构组合。第五章主要介绍“形+名”结构与动词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方式方法、范围、评价”等。第六章则具体地提出了“形+名”结构的语义特点,主要有“整体性、描述义、粘着性和对应性、程度性、量度义”。第七章从语体和语义表达功能两方面论述该结构的相应情况,主要表现是该结构在句中具有模糊性,使语言表达更加形象,经常出现在书面语中,其句型和句式可以颠倒顺序,但是语义相同。第八章是结语,总结归纳每一章的要点,并且提出该语法现象有待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提出问题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理论与方法、语料来源以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3.2 语料来源
  • 1.3.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形+名)+动”结构中的名词
  • 2.1 语义功能
  • 2.1.1 语义类型
  • 2.1.2 配价
  • 2.1.3 语义特征
  • 2.2 句法功能
  • 2.3 小结
  • 第三章“(形+名)+动”结构中的形容词
  • 3.1 语义功能
  • 3.1.1 语义类型
  • 3.1.2 配价
  • 3.1.3 语义特征
  • 3.2 句法功能
  • 3.3 小结
  • 第四章“(形+名)+动”结构中的动词
  • 4.1 语义功能
  • 4.1.1 语义类型
  • 4.1.2 配价
  • 4.1.3 语义特征
  • 4.2 句法功能
  • 4.3 小结
  • 第五章“形+名”结构与动词的语义关系
  • 5.1 语义关系
  • 5.1.1 表示方式方法关系
  • 5.1.2 表示范围关系
  • 5.1.3 表示评价关系
  • 5.1.4 表示时间或者空间关系
  • 5.1.5 表示依据关系
  • 5.1.6 表示状态关系
  • 5.1.7 表示程度关系
  • 5.1.8 表示速度、频度关系
  • 5.2 小结
  • 第六章“形+名”结构的特点
  • 6.1 具体特点
  • 6.2 小结
  • 第七章“(形+名)+动”结构的语用特征
  • 7.1 语用功能
  • 7.2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分析现代汉语中对称结构及其句法功能[J]. 科技风 2017(01)
    • [2].量词“个”的句法功能研究[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20(08)
    • [3].状态词和属性词的概念特征和句法功能[J]. 跨语言文化研究 2016(01)
    • [4].介词短语在德译汉中的句法功能对等研究[J]. 牡丹 2016(22)
    • [5].“无可无不可”的句法、语义及其历时演变[J]. 国际汉语学报 2016(02)
    • [6].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J]. 国际汉语学报 2016(02)
    • [7].“重新”与“从新”用法考察与分析[J]. 国际汉语学报 2016(02)
    • [8].流行语“工匠精神”的认知分析[J]. 青年文学家 2017(11)
    • [9].浅析锦州话中介词“从”语音、词义、句法功能的变化[J]. 鸭绿江(下半月) 2020(15)
    • [10].“有的没的”的句法功能及其意义[J]. 昭通学院学报 2017(06)
    • [11].汉语非数量意义“点”的形态属性及句法功能研究[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08)
    • [12].“已经”和“曾经”的句法功能考察[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 [13].浅析“拉倒”在方言中的语义和句法功能——以河南杞县方言为例[J]. 汉字文化 2018(14)
    • [14].コ一パスに基づく多義語「甘い」の意味再分類及び語義分布調查[J]. 日本学研究 2012(00)
    • [15].浅谈维汉拟声词的对比分析[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8)
    • [16].现代汉语中“AA然”的句法功能[J]. 文学教育(下) 2008(06)
    • [17].英语句子信息与句法功能关系探析[J]. 教学与管理 2010(21)
    • [18].上古漢語並列複句關聯標記“則”——基於《左傳》與《史記》的考察[J].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0(01)
    • [19].德语“自由第三格”语义、句法功能及其中文翻译[J]. 知识文库 2020(03)
    • [20].英语中非谓语动词的句法功能[J]. 校园英语 2020(33)
    • [21].“内涵”的演化[J]. 语文建设 2018(36)
    • [22].“三言”中存在句的句法功能和语用类型[J]. 长春大学学报 2008(09)
    • [23].表假设否定义的“再不A就B”构式研究[J]. 汉字文化 2020(17)
    • [24].“你这个NP”的句法功能研究简述[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8)
    • [25].as的句法功能解析[J].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4(06)
    • [26].“双人”与“两人”[J]. 语文建设 2008(03)
    • [27].浅析网络热词“盘”[J]. 汉字文化 2020(07)
    • [28].现代汉语“该X就X”构式的句法功能及其言语行为意图研究[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11)
    • [29].从句法功能看as的用法差异[J]. 内江科技 2008(01)
    • [30].象声词作定语的句法考察[J]. 河西学院学报 2008(06)

    标签:;  ;  ;  ;  ;  

    “(形+名)+动”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