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灵芝产区种质资源调查及杂交育种研究

中国部分灵芝产区种质资源调查及杂交育种研究

论文摘要

灵芝并不是仙草,但在众多的传说故事中,灵芝却常常被当作仙草来起死回生,可见人们对灵芝的厚爱。灵芝的这种神奇,已在众多科研工作者的长期努力下褪下了神秘的面纱。从人工栽培到有效成分的分离,从药理功效的实验到全基因组的测序完成,每一步都标志着灵芝研究登上了新的高度。随着灵芝保健市场的扩大,灵芝栽培规模剧增,这就对灵芝新品种的更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行灵芝的遗传育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部分工作:1本研究收集和分离了部分灵芝主栽产地的灵芝品种18个,采用形态学、ITS及ITS-RFLP等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发现所得到的灵芝品种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常见的赤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13个、紫芝(Ganoderma Sinense)菌株1个和较为少见的无柄灵芝(Ganoderma Resinaceum)菌株4个。18个灵芝农艺性状差异显著,其中有产孢量极少的无孢灵芝等,可以为杂交育种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2通过对几种灵芝担孢子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灵芝的担孢子萌发特性差异较大,无柄灵芝担孢子在无菌水中培养24h即可萌发产生芽管,48h萌发率达到6.77%,但赤芝和紫芝担孢子则不会萌发。进一步实验表明新鲜弹射的担孢子可在麦芽汁培养基中萌发,其中无柄灵芝的48h萌发率达到23.39%,而赤芝和紫芝萌发率极低。通过对萌发孢子的观察,发现无柄灵芝能萌发的担孢子与担孢子大小无关,而赤芝与紫芝能萌发的担孢子则与孢子宽度有关。赤芝萌发担孢子平均长为7.38μm,宽为4.46μm,紫芝萌发担孢子平均长为10.92μm,宽为4.95μμm,两者均小于其不能萌发的担孢子。灵芝担孢子萌发过程一般在顶端或底部脐状结构产生一个芽管,少数产生两个芽管。通过担孢子萌发,共获得3个赤芝品种单核菌株92个,3个无柄灵芝品种单核菌株166个,紫芝单核菌株35个。3对于弹射孢子极少的血芝和无孢灵芝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获得了其单核菌株。本研究还通过无柄灵芝厚垣孢子的分离纯化,获得了无柄灵芝的单核菌株。表明无柄灵芝生活史同金针菇一样可能存在几个无性的小循环。即单核菌丝厚垣孢子萌发形成单核菌丝;双核菌丝厚垣孢子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厚垣孢子萌发形成单核菌丝。4采用常规交配型测定方法、核迁移实验结合OWE-SOJ实验,对获得的灵芝单核菌株进行了交配因子的准确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赤芝、紫芝及无柄灵芝担孢子萌发的单核菌株均存在四种交配型。卡方验证结果表明,赤芝单核菌株交配型存在偏分离现象。对几种灵芝的交配型因子进行了测定,在7个赤芝菌株中可以推测获得8个A因子和8个B因子,在3个无柄灵芝菌株中可检测到4个A因子和4个B因子。无柄灵芝单核菌株与赤芝及紫芝间单核菌株没有亲和性,不能配对形成锁状联合。5对获得的部分单核菌株进行生长速度测定。通过与亲本拮抗实验及锁状联合观察对杂交子进行初步鉴定,共获得无柄灵芝杂交子40个,赤芝杂交子95个。生长速度筛选实验表明杂交配对可以获得具有生长速度优于亲本的杂交子,其中无柄灵芝杂交子占22.50%,而赤芝杂交子则为10.87%。根据初筛结果,选择9个无柄灵芝杂交子,51个赤芝杂交子用于出芝实验。出芝实验结果表明有5个无柄灵芝杂交子正常出芝,其中有2个杂交子单袋产量显著提高。通过测定单袋重量、折干率、生长速度、柄长、芝厚等农艺性状,应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对赤芝杂交子进行综合评价,得到5个综合评价高于所有亲本的杂交子。同时对血芝杂交子担孢子弹射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灵芝概述
  • 1.1 灵芝生活史
  • 1.2 灵芝药理作用及功效成分研究
  • 1.3 灵芝栽培研究
  • 2 常见食用菌选育方法
  • 2.1 野生种驯化
  • 2.2 杂交育种
  • 2.3 诱变育种
  • 2.4 原生质体育种技术
  • 2.5 分子育种
  • 2.6 灵芝育种研究现状
  • 3 单核菌株与交配型测定
  • 3.1 单核菌株获得
  • 3.2 交配型因子研究
  • 4 食药用菌杂交子鉴定
  • 4.1 形态及细胞学方法鉴定
  • 4.2 分子标记鉴定
  • 5 灵芝产业发展与存在问题
  • 第二章 供试菌株收集及鉴定
  • 1 材料
  • 1.1 供试菌株来源
  • 1.2 培养基与试剂
  • 2 方法
  • 2.1 试管母种活化
  • 2.2 子实体组织分离
  • 2.3 供试菌株菌落形态
  • 2.4 拮抗实验
  • 2.5 DNA提取
  • 2.6 ITS序列扩增及测序
  • 2.7 ITS-RFLP
  • 2.8 部分菌株子实体及孢子形态比较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收集获得的供试菌株
  • 3.2 供试菌株菌落形态
  • 3.3 供试菌株拮抗反应
  • 3.4 ITS及ITS-RFLP结果分析
  • 3.5 ITS序列比对分析
  • 3.6 部分菌株子实体及孢子形态比较
  • 4 讨论
  • 第三章 单核菌株获得
  • 第一节 原生质体单核化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二节 担孢子萌发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三节 厚垣孢子单核化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四章 单核菌株交配型因子测定
  • 1 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2 方法
  • 2.1 标准单核菌株交配型测定
  • 2.2 交配型常规测定
  • 2.3 核迁移试验
  • 2.4 OWE-SOJ试验
  • 2.5 交配型比例及卡方测验
  • 2.6 交配型多样性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原生质体单核化交配型测定及比例
  • 3.2 担孢子交配型常规测定结果
  • 3.3 核迁移实验结果
  • 3.4 OWE-SOJ试验结果
  • 3.5 交配型比例及卡方测验
  • 3.6 灵芝单核菌株种间不亲和性分析
  • 3.7 交配型多样性分析
  • 4 讨论
  • 第五章 配对杂交及杂交子筛选
  • 1 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与试剂
  • 2 方法
  • 2.1 单核菌株生长速度测定
  • 2.2 杂交配对及杂交子纯化
  • 2.3 杂交子鉴定
  • 2.4 杂交子筛选
  • 2.5 出芝试验
  • 2.6 杂交菌株综合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核菌株生长速度分析
  • 3.2 杂交配对与杂交子鉴定
  • 3.3 无柄灵芝杂交子初步筛选
  • 3.4 赤芝杂交子初步筛选
  • 4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中国部分灵芝产区种质资源调查及杂交育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