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居住区不同植物群落对细颗粒物浓度的影响论文

王刚:居住区不同植物群落对细颗粒物浓度的影响论文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作者王刚,易慧琳,戴伟,杨文丽,谭广文(2019)在《居住区不同植物群落对细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广州市光大花园二期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居住区内5个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及气象因子对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居住区内空气PM2.5浓度都在优良范围内,且一天中出现3个峰值。以乔灌草为主的复层结构,且郁闭度在75%~85%的植物群落对PM2.5浓度影响明显。PM2.5浓度与温度和风速均呈负相关关系。随相对湿度增加,PM2.5浓度先增加,但当相对湿度在65%以上时,PM2.5浓度又呈现下降的趋势。

Abstract

shua qu an zhou shi guang da hua yuan er ji ju zhu ou wei yan jiu dui xiang ,fen xi ju zhu ou nei 5ge zhi wu qun la de zhi wu zu cheng ji qi xiang yin zi dui kong qi zhong xi ke li wu (PM2.5)nong du fen bu de ying xiang 。jie guo biao ming :ju zhu ou nei kong qi PM2.5nong du dou zai you liang fan wei nei ,ju yi tian zhong chu xian 3ge feng zhi 。yi qiao guan cao wei zhu de fu ceng jie gou ,ju yu bi du zai 75%~85%de zhi wu qun la dui PM2.5nong du ying xiang ming xian 。PM2.5nong du yu wen du he feng su jun cheng fu xiang guan guan ji 。sui xiang dui shi du zeng jia ,PM2.5nong du xian zeng jia ,dan dang xiang dui shi du zai 65%yi shang shi ,PM2.5nong du you cheng xian xia jiang de qu shi 。

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地区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及构建机制[J]. 唐志尧,刘鸿雁.  植物生态学报.
  • [2].试论植物群落的假说[J]. 国卿.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
  • [3].生态修复区植物群落土壤粒径的分维特征[J]. 刘志强,高吉喜,田美荣,栗忠飞,王亚萍,童明坤.  生态学杂志.2017(02)
  • [4].干旱区植物群落“岛屿化”成因浅析[J]. 杨学亮,袁晓彬.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03)
  • [5].关于自然风景区植物群落改造问题的思考[J]. 陈定如.  广东园林.2001(02)
  • [6].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J]. 李矿明,汤晓珍.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7(04)
  • [7].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在生产上的应用[J]. 王正周.  生物学通报.1990(06)
  • [8].植物群落调查方法概要[J]. 黄建辉.  生物学通报.1992(05)
  • [9].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J]. 李兴东.  生物学通报.1993(06)
  • [10].植物群落和植被的概念[J]. 徐祥浩.  生物学通报.1958(04)
  • 论文详细介绍

    论文作者分别是来自浙江农业科学的王刚,易慧琳,戴伟,杨文丽,谭广文,发表于刊物浙江农业科学2019年09期论文,是一篇关于植物群落论文,植物配置论文,居住区论文,细颗粒物论文,浙江农业科学2019年09期论文的文章。本文可供学术参考使用,各位学者可以免费参考阅读下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资料来自浙江农业科学2019年09期论文网站,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  ;  ;  ;  

    王刚:居住区不同植物群落对细颗粒物浓度的影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