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GATS金融服务附件之“审慎例外”规则

论GATS金融服务附件之“审慎例外”规则

论文摘要

审慎例外条款是GATS金融服务附件中最具特色的条款,它所具备的灵活性是各国能在金融服务贸易问题上达成一致协议、形成整体框架的重要前提。而伴随其灵活性而来的,就是该条款在内涵界定、适用范围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本文以此为核心,围绕审慎措施的界定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与论述。审慎例外条款,是在GATS的一般例外体系之外,针对金融服务贸易的特殊性构筑的另一道“安全阀”,按照特别法的效力优先于一般法这一法律原则,审慎措施可以不受GATS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条款、以及各国具体承诺表的约束,但却适应了各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客观现状,同时也符合GATS逐步自由化的预期发展路线,是GATS金融服务贸易体系的题中之义。而且审慎监管也是金融服务自由化的客观要求,各国应当在按照WTO法律体系以及GATS的要求开放金融服务市场的同时,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形式,及时完善本国韵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通过合理的监管规则,维系金融体系的安全,促进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利益的实现,而审慎例外条款的存在为各国发挥监管的能动性提供了法律依据。审慎措施的概念外延和具体标准,是否具有“审慎原因”,应当从目的性而非客观标准的角度进行区分;但如何进一步分析其目的性,则一方面应当考虑采取措施的具体国家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判断标准应当适当向发展中国家倾斜,允许发展中国家以更为稳健的步伐逐渐放开金融服务市场。对审慎例外条款的解读不能从根本上违背GATS的理念和精神,不应被用作逃避GATS项下义务的手段。各国之间建立对审慎措施的相互承认机制,也有利于审慎措施的标准在多边框架下逐步得到明确,但相互承认机制本身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有关审慎措施而引发的争议,可以通过争端解决机制来进行调整。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与以《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各种技术性国际惯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质,将这些各国所普遍接受的审慎措施和监管标准吸纳到WTO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框架下,有助于从侧面辅助审慎例外条款的标准进一步得以明确,同时借鉴国际惯例也有利于各国之间缩小分歧,在开放金融市场的过程中减少摩擦,获得双赢,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之需要和成员方国内监管政策之需要间形成动态的、积极的平衡。欧盟和NAFTA的具体规定也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我国2006年颁布的《外资银行惯例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是履行入世承诺、逐步放开金融市场的重要步伐。新法规在兑现入世承诺的同时突出了有效的审慎监管,将审慎监管的理念融入立法当中,体现了鲜明的法人导向政策和贯穿始终的审慎监管理念,同时也重视国民待遇原则,做到监管标准的内外统一。

论文目录

  • 摘要
  • 绪论 金融全球化与WTO金融服务贸易协定
  • 第一章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中的审慎监管
  • 第一节 审慎监管是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体系的题中之义
  • 一、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框架
  • 二、审慎例外条款
  • 三、GATS序言体现的自由化与有效监管目标
  • 四、审慎例外条款的"安全阀"性质
  • 第二节 审慎监管是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必然要求
  • 一、加强有效监管是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必然要求
  • 二、适当放松管制与强调审慎监管
  • 第三节 审慎例外与GATS一般例外、安全例外的区别
  • 一、目的与范围的区别
  • 二、在争端解决方面的区别
  • 第二章 "审慎措施"之若干疑难法律问题解析
  • 第一节 如何确定"审慎措施"之标准
  • 一、判断"审慎原因"的一般依据
  • 二、采取措施国的实际情况应作为主要判断依据
  • 三、审慎措施的判断标准应适当向发展中国家倾斜
  • 第二节 审慎例外条款与GATS条文的关系
  • 一、从条约解释角度看"审慎例外"条款
  • 二、透明度的要求
  • 第三节 审慎措施的承认机制
  • 一、《金融服务附件》规定的承认方式
  • 二、两种承认的不同性质
  • 三、承认机制之积极意义与局限性
  • 第四节 审慎措施与争端解决机制
  • 一、审慎措施之争端符合"非违法之诉"的含义
  • 二、DSU中的程序性规则
  • 三、专家组是否应当具备金融专业知识
  • 第三章 审慎措施的国际横向比较
  • 第一节 借鉴金融监管国际标准之可能性
  • 一、以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相关国际组织及其成果
  • 二、巴塞尔体系与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体系的互补
  • 三、从金融服务贸易谈判进展情况看借鉴国际惯例的意义
  • 第二节 NAFTA与欧盟立法中的审慎措施
  • 一、NAFTA中审慎措施与《金融服务附件》之比较
  • 二、欧盟立法的审慎措施与《金融服务附件》之比较
  • 第四章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条例》中体现的审慎监管理念
  • 第一节 入世后我国金融服务领域法规修订情况
  • 一、集中清理银行业监管法规
  • 二、原《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存在的问题
  • 三、新《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 第二节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中鲜明的法人导向政策
  • 一、法人导向政策及其体现
  • 二、法人导向政策与审慎监管
  • 第三节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中贯穿始终的审慎监管理念
  • 一、审慎性条件
  • 二、开放和审慎并重的监管思路
  • 第四节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中的国民待遇原则
  • 一、监管标准的内外统一
  • 二、坚持国民待遇原则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资料
  • 相关论文文献

    • [1].GATS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17)
    • [2].论GATT与GATS项下义务的累加性[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5(01)
    • [3].GATS协议下我国外资银行开放现状探究——以国民待遇为视角[J]. 商 2015(38)
    • [4].用数字说话——GATS调查2015[J]. 健康之家 2017(05)
    • [5].浅析GATS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 法制与社会 2015(34)
    • [6].GATS框架下服务原产地的认定标准[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7].GATS中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问题的研究[J]. 企业导报 2013(03)
    • [8].GATS框架下自然人流动规则的问题和出路[J].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12(01)
    • [9].论我国对GATS局限性的合理利用[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05)
    • [10].GATS框架下我国关于自然人流动的法律调整[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4)
    • [11].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GATS之关系[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2].GATS下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概况[J]. 知识经济 2010(08)
    • [13].GATS国民待遇与市场准入:一个文献综述[J].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9(10)
    • [14].GATS下的自然人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的反思[J]. 民办教育研究 2009(08)
    • [15].GATS中有关电子商务的规定及其完善[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6].GATS中的自然人流动与欧盟法中自然人流动之比较[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34)
    • [17].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03)
    • [18].GATS下我国自然人流动壁垒分析[J].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8(09)
    • [19].GATS关于外资银行的实施细则及我国的实践[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8(05)
    • [20].GATS框架下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的冲突与衡平——兼评GATS第16条和第17条[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 [21].GATS第6条与第16条关系探析——对“美国赌博案”重新审视[J]. 法制与社会 2008(28)
    • [22].GATS最惠国待遇的经济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08(10)
    • [23].电子支付案中GATS减让表的条约解释[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14(01)
    • [24].从“中美银行卡准入制度案”看GATS具体承诺表解释新趋势[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10)
    • [25].论GATS对国际服务投资准入制度的影响[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4)
    • [26].从GATS视角看中国QDII制度的完善[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1(11)
    • [27].GATS下国内规制谈判的困境与趋势[J]. 时代金融 2017(36)
    • [28].GATS国民待遇原则及其新发展[J]. 法制博览 2016(34)
    • [29].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中的“GATS-”条款研究[J]. 国际商务研究 2015(01)
    • [30].服务贸易壁垒的知识涵义及其应对的创新探讨——基于对GATS的再认识[J]. 中国商贸 2011(24)

    标签:;  ;  ;  ;  

    论GATS金融服务附件之“审慎例外”规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