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

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

身份证号:44142219791227XXXX广东梅州514200

摘要: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建设已经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我国的电网建设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对配电自动化的发展与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为了使配电自动化在企业中不断发挥新的作用,配电自动化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现阶段我国有关部门对配电自动化的建设虽然很重视,但有些技术人员还没有转变对配电自动化建设的片面看法。再加上设备和技术方面的落后,使我国目前仍然没有提升配电自动化建设方面的整体水平,如何发展和建设配电自动化是我国电力行业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这对我国电网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就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展开探讨。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电能质量

引言

众所周知,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难以避免各种故障的发生,配电网故障的发生会影响配电网的正常运行,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发展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对配电网存在故障进行高效解决。与此同时,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会使得我国的电网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发展电网系统和电力行业。

1配电自动化的概念

配电自动化是指,运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对社会上各单位的配电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监控的方法。通过配电自动化的后台管理与监控,使各单位的内部配电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工作和运行。这种管理方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配电系统日常运行时出现的各类问题,为提高电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以及保持电网的正常运行做出了很大贡献。为了使电网能够更好、更健康地发展,配电自动化系统还应该对结构进行划分,以便于更好地为电网系统服务。

2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

2.1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馈线控制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模式,分别为综合控制、集中控制以及智能分布式控制等。其中综合控制以及集中控制就是利用馈线终端将信息发送到配电主站,主站按照程序实施处理。此种工作方式就是将所有工作量转移到了主站,并且主站要承担所有的配电功能,这不但直接降低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因为馈线并不具有控制功能而影响到了供电质量。智能分布式控制模式主要是通过配电终端故障处理逻辑来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不但能够对故障实施隔离,同时也可以将故障处理情况向配电主站进行报告。对于智能分布式控制模式来说,配电终端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进行故障的排查以及隔离,具有非常强的独立性。若是遇到配电终端无法有效解决的故障以及问题可以通过配电子站进行处理,从而降低主站的负担,进而有效提升配电故障处理的效率。

2.2馈线测控终端技术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馈线测控终端技术能够分担的工作任务是比较多的,主要就是可以分担主站和子站的工作任务,减轻主站和子站之间的工作压力;更为重要的就是馈线测控终端技术可以用来检测配电网中的故障,并且对很多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解决办法,使得配电网系统能够尽快的处于运行状态中。与此同时,由于馈线测控终端技术自身的原因,馈线测控终端技术可以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使用,同样能够实现故障隔离,并且自行定制故障维修方案,实现配电网恢复通电。

2.3系统的主站以及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始终是限制配电自动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光线设备的价格在不断的降低,光线通信已经成为了配电自动化中最为重要的应用。如果因为某站点缺少电源影响到同一环路中其他站点通信的问题,那么要采取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此种通信技术主要是将光线传输当作媒介,通过无源光纤以及点到点的结构进行传输;对于那些由于敷设困难造成的光线无法有效覆盖区域,可以通过电缆层蔽层通信载波技术来进行,此种技术虽然会出现偶然掉线的问题,但是其安装比较方便,并且不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坏,所以可以满足配电自动化应用方面的要求,是非常合适的现代通信方式。

2.4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的自动化是在综合利用信息处理技术、自动监控技术和传输技术的基础上来实现对变电站的全天候监控,从而确保变电站能够时刻的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变革,打破了传统的只能人工控制变电站的模式,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变电站监控效率。与此同时,使用智能化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可以确保变电站是否处在良好工作状态下,能够为变电站高效运行奠定技术基础。

3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配电自动化发展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国外的配电自动化发展相比,我国起步相对较晚。由于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导致我国早期的配电自动化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在管理和应用上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多年来,随着我国配电自动化工程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以及对电网系统的深入探究,目前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准都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国家有关部门也相继推出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建设、运行维护以及验收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标准,因此,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与完善已经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由于电网前期只注重主网的发展,而忽视配电网的发展,导致电网的全面性发展受到了阻碍。近年来,人们对配电网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配电网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大,使配电网的整体供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配电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地发展。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设置配电网设备开关。准确定位配电网的故障,从而转移配电网的供电。(2)运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对配电网的数据和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实现配电自动化对配电网的监控功能。(3)通过多年对配电网的改造和创新,使配电自动化不断发展成为配电管理的层次。现阶段,配电自动化在我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配电网的不断升级与改造,我国在北京、杭州、厦门等多个重点城市都对配电自动化进行了建设,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4.1智能分布式FA

FA体系是建立在多智能化基础上形成的智能体系,通过此体系可以提升区域协调器和智能体系的一致性。在设置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协调服务器时,要充分考虑到拓扑结构的变化以及配网运行方式,确保智能体系的规范性,从而实现通信的流畅性。

4.2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也会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主要就是配电实时信息引擎机制会建设的更为完善。通过这些可以得知配电自动化技术一体化发展是必然趋势,配电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发展能够帮助我国建立完善的电力系统信息一体化平台,提高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3以信息化平台为背景,形成配电实时信息引擎机制

配电管理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等等都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非独立运行。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来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质量,要充分和管理系统进行结合,最终要实现信息一体化机制,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电网行业的建设和电网系统的全面建设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在接下来,我国应该继续加强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力度,对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进行创新改进,优化配电自动化技术;积极的结合现代智能化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来促使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发展的更好,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好,我国的电力系统才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健华.试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J].电子制作,2018(10):50-51.

[2]王金成,崔守营.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电子测试,2017(10):121-122.

标签:;  ;  ;  

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