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文化影响因素研究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文化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服饰著装呈现著一个时代的文化,并随著时代变迁而不断簇新。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环境的差异,致使各族人民的衣冠服饰各具特色,其服饰文化的审美活动也变化常新,从而构成了当今无比丰富的服饰文化世界。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衣饰风韵,是中国最具代表的服饰文化之一。由于新疆独特的地域环境又使同一维吾尔族服饰在不同地域下产生不同的形制特色,尤其是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彰显出与众不同的风韵。对于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维吾尔族传统服饰中的文化影响因素及其艺术审美价值,从而对维吾尔族民间传统服饰文化有更深的认知,但目前对于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还没有学者从理论上作出整体性的研究。论文选取新疆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论研究。全文从服装艺术学的角度,在大量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理论分析和社会访谈,对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进行分类归纳。在了解其服饰种类及款式,以及服饰工艺制作流程下,运用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从造型和装饰两个角度对其进行文化上的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做了概括性的介绍。第二章从历史和地理因素两个层面,来探讨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第三章在概述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种类的基础上,分别对其款式结构、装饰图案和制作工艺三个方面来论述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所独具的地域风格。第四章在上述归纳的基础上,以历史为背景,选取最为典型的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与汉族、满族和蒙古族清代服饰从款式结构与装饰图案两个角度进行纵向交流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异中之同,并得出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具有文化合成的初步结论。第五章选取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与新疆境内不同地区,如吐鲁番、和阗、喀什等地的维吾尔族清代服饰进行横向互动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同中之异,并得出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独具特色,有别于新疆其他地区的维吾尔族服饰,具有地域性特征。第六章对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形成因素进行探析,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视角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因素,为喜爱和研究民族服饰的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结论: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是哈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历史的产物,它的存在与当地维吾尔族的传统生活相适应,并谙合着维吾尔族的精神信仰与审美取向,具有多元文化合成的特点。对此研究,不仅能够更加清晰的认知维吾尔族传统服饰的装饰特征和地域文化,而且对研究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产生的背景
  • 2.1 维吾尔族历史源流
  • 2.2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
  • 2.3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社会经济特点
  • 3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的款式结构、装饰图案和制作工艺
  • 3.1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的总体特点
  • 3.2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的分类
  • 3.3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的款式结构
  • 3.4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的装饰图案
  • 3.5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服饰的制作工艺
  • 4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与清代汉族、满族、蒙古族服饰的比较
  • 4.1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与清代汉族服饰的比较
  • 4.2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与清代满族服饰的比较
  • 4.3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与清代蒙古族服饰的比较研究
  • 5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与吐鲁番、和阗和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的比较
  • 5.1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与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的比较
  • 5.2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与和阗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的比较
  • 5.3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与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的比较
  • 6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形成因素探析
  • 6.1 清代哈密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因素
  • 6.2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建筑透射出的多元构成因素
  • 6.3 新疆多样性地域文化对哈密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的影响
  • 6.4 宗教文化对哈密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的影响
  • 6.5 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哈密维吾尔族清代服饰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城市的生活状况调查——以广州市为例[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01)
    • [2].维吾尔族舞蹈家[J]. 中国民族美术 2019(01)
    • [3].科技期刊中维吾尔族作者姓名中英文著录的注意事项[J]. 中国科技信息 2020(19)
    • [4].超声射频信号技术评价维吾尔族和汉族健康成人的颈总动脉结构及功能[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0(10)
    • [5].《维吾尔族手艺人》[J]. 韶关学院学报 2020(08)
    • [6].内地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参军行为的调查分析[J]. 新西部 2019(21)
    • [7].浅谈维吾尔族酒文化[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08)
    • [8].中国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长期趋势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8(07)
    • [9].基于国内维吾尔族传统建筑的特色与发展趋势[J]. 建筑与文化 2017(03)
    • [10].维吾尔族大学生抑郁焦虑攻击性与自杀未遂的相关性[J].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5)
    • [11].从中专到清华园,一个维吾尔族博士的成长和心语[J]. 经济导刊 2017(07)
    • [12].盛装的维吾尔族姑娘[J]. 民族艺林 2017(02)
    • [13].论维吾尔族传统农具的发展与数字化问题[J]. 商 2015(41)
    • [14].维吾尔族大学生内隐民族认同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 [15].文化变迁下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以湖南省桃源县维吾尔族为例[J]. 商 2015(51)
    • [16].维吾尔族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以新疆大学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4)
    • [17].伊斯兰文化与维吾尔族民俗档案[J]. 兰台世界 2016(13)
    • [18].从依附哲麻尔提到自由选择——当代维吾尔族社会伊斯兰教的转型[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9].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实现维吾尔族文化现代化转型[J]. 新疆社科论坛 2014(06)
    • [20].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知识精英的困境分析——以维吾尔族知识精英为例[J]. 宁夏社会科学 2015(01)
    • [21].贾宝锋作品[J]. 国画家 2015(04)
    • [22].未就业与半就业: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女性就业情况分析[J]. 实事求是 2015(05)
    • [23].张庆平作品欣赏[J].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20(01)
    • [24].提升维吾尔族大学生自信的方法探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3)
    • [25].维吾尔族的礼仪民俗研究[J]. 明日风尚 2017(24)
    • [26].《维吾尔族老人》[J]. 长江文艺 2018(06)
    • [27].《维吾尔族少女》[J]. 课堂内外(小学低年级) 2018(04)
    • [28].56个民族56枝花 维吾尔族[J]. 启蒙(3-7岁) 2015(12)
    • [29].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J]. 丝绸之路 2014(03)
    • [30].维吾尔族姑娘为何辫子多?[J]. 神州民俗(通俗版) 2014(04)

    标签:;  ;  ;  ;  

    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清代服饰文化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