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电子封装中的界面反应及焊点可靠性

无铅电子封装中的界面反应及焊点可靠性

论文摘要

随着无铅转换的日益临近,无铅电子封装中多种材料的介入,使得封装结构中的材料界面反应更为复杂,这些界面反应对无铅封装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无铅电子封装中的界面反应和焊点可靠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引线框架铜合金与SnAgCu焊料的液态和固态界面反应,考察了铜合金中的微量添加元素对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和长大的影响,发现含Ni铜合金界面上形成(Cu,Ni)6Sn5三元金属间化合物,其形貌相对其他铜合金中的典型岛状结构显得更为平坦,Ni的存在还抑制了Cu3Sn相的形成。而铜合金中的Sn元素对Cu3Sn相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本文研究了实际焊点的液态和固态界面反应,发现当两界面镀层材料不同时,两界面之间普遍存在耦合效应,即一端的金属原子可以扩散到另一端参加界面反应,从而形成三元金属间化合物。耦合效应不仅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貌、成分和厚度具有重要的影响,还会影响金属镀层的消耗率。在Cu-SnAgCu-Ni构型中,由于耦合效应,Cu的消耗加剧而Ni层的消耗受到抑制。该现象对焊点可靠性的设计和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研究了FeNi42合金引脚TSOP器件与不同表面镀层(OSP,ENIG)的PCB板在不同条件下互连形成的SnAgCu焊点在跌落和温度循环条件下的可靠性。在跌落条件下,使用ENIG镀层焊点寿命优于OSP镀层;三次回流焊点寿命优于单次回流;而等温时效导致焊点寿命降低。在温度循环条件下,使用OSP镀层焊点的寿命比使用ENIG镀层时更佳。结果表明焊点的可靠性与外应力类型及强度、焊点内应力强度、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类型及结构、焊点微观组织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焊点可靠性的评估必须清楚指明实验构型及条件,否则很容易产生误导甚至是错误的结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无铅化的发展概况
  • 1.1.1 无铅化的驱动力
  • 1.1.2 无铅焊料的发展
  • 1.1.3 无铅材料与工艺的优化
  • 1.2 无铅电子封装中的界面反应
  • 1.2.1 SnAgCu与Cu的反应
  • 1.2.2 SnAgCu与Ni的反应
  • 1.2.3 界面反应中的耦合效应
  • 1.3 无铅电子封装的可靠性
  • 1.3.1 热应力对焊点可靠性的影响
  • 1.3.2 电子封装的跌落可靠性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二章 铜引线框架合金中微量元素对界面反应的影响
  • 2.1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界面微观组织的演变
  • 2.2.2 晶粒的三维形貌演变
  • 2.2.3 固态反应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
  • 2.3 讨论
  • 2.3.1 Ni对金属间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 2.3.2 固态反应中金属间化合物的长大
  • 2.3.3 Cu3Sn的形成和长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nAgCu三明治结构焊点的液相界面反应
  • 3.1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X射线衍射分析
  • 3.2.2 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貌和成分
  • 3.2.3 金属间化合物晶粒的三维形貌
  • 3.2.4 FeNi-SnAgCu-Cu焊点的界面反应
  • 3.3 讨论
  • 3.3.1 金属间化合物的物相分析
  • 3.3.2 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
  • 3.3.3 实验参数对界面反应的影响
  • 6Sn5三维形貌的变化'>3.3.4 三元(Cu,Ni)6Sn5三维形貌的变化
  • 3.3.5 三明治焊点中的耦合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nAgCu三明治结构焊点的固态界面反应
  • 4.1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界面微观组织的演变
  • 4.2.2 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成分演变
  • 4.2.3 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及金属层的消耗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nAgCu焊点的跌落可靠性
  • 5.1 实验方法
  • 5.1.1 测试板的制备
  • 5.1.2 跌落测试方法
  • 5.1.3 分析与检测
  • 5.2 实验结果
  • 5.2.1 染色实验结果
  • 5.2.2 金相分析结果
  • 5.2.3 断裂路径和断裂模式
  • 5.2.4 界面微观组织
  • 5.3 讨论
  • 5.3.1 PCB板表面镀层的影响
  • 5.3.2 工艺条件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nAgCu焊点的温度循环可靠性
  • 6.1 实验方法
  • 6.2 实验结果
  • 6.2.1 染色实验结果
  • 6.2.2 金相观察结果
  • 6.2.3 界面微观组织的演变
  • 6.3 讨论
  • 6.3.1 断裂机制
  • 6.3.2 PCB板镀层对可靠性的影响
  • 6.3.3 温度循环和跌落测试下可靠性的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低温锡膏焊接工艺和焊点可靠性研究[J]. 电子工艺技术 2020(03)
    • [2].热载荷下金属间化合物厚度对焊点可靠性的影响[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7(07)
    • [3].微电子组装焊点可靠性的研究现状[J]. 焊接 2010(02)
    • [4].有限元模拟在微连接焊点可靠性研究中的应用[J]. 电焊机 2008(09)
    • [5].无铅焊点可靠性及验证试验[J]. 装备环境工程 2010(06)
    • [6].FCBGA元器件焊点可靠性的有限元分析[J]. 焊接学报 2008(08)
    • [7].焊盘尺寸对SMT焊点可靠性的影响[J]. 工业设计 2016(05)
    • [8].QFN焊点可靠性与服役寿命研究[J]. 航天制造技术 2014(05)
    • [9].BGA焊点可靠性研究综述[J]. 电子质量 2012(09)
    • [10].国内无铅焊点可靠性有限元模拟研究最新进展[J]. 电焊机 2013(07)
    • [11].BGA焊点可靠性工艺研究[J]. 科技风 2020(24)
    • [12].QFP焊点可靠性研究[J]. 电子与封装 2010(12)
    • [13].一种焊点强度可靠性的评估方法[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2(05)
    • [14].BGA焊点可靠性工艺研究[J]. 电子与封装 2010(05)
    • [15].大尺寸CBGA高铅焊接在温度循环下焊点可靠性的研究[J]. 科技风 2017(03)
    • [16].基于田口法的PBGA器件焊点可靠性分析[J]. 焊接学报 2009(11)
    • [17].QFP焊点可靠性失效的研究[J]. 轻工科技 2015(02)
    • [18].小尺寸封装(SOP)器件焊点可靠性研究[J]. 航天制造技术 2009(01)
    • [19].80Au-20Sn钎料焊点可靠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 机械工程材料 2009(11)
    • [20].微细间距无铅BGA混装焊点可靠性研究[J]. 电子工艺技术 2020(01)
    • [21].基于有限元分析的BGA焊点可靠性研究[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0(03)
    • [22].基于晶粒取向的无铅互连焊点可靠性研究[J]. 金属学报 2012(09)
    • [23].材料尺寸优化模拟及SnPb焊点可靠性分析[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24].低银无铅焊料的应用—SAC105+Mn焊点可靠性验证试验[J]. 热加工工艺 2012(03)
    • [25].某LCCC器件焊点失效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8(06)
    • [26].污染物残留对PCB焊点可靠性的影响与清洗工艺[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16)
    • [27].有限元数值模拟在BGA/QFP/CCGA器件焊点可靠性研究中的应用[J]. 电子与封装 2020(02)
    • [28].浅谈CTE及其对FC-BGA焊点可靠性的影响[J]. 印制电路信息 2013(11)
    • [29].基于田口法的CSP器件结构优化设计[J]. 焊接学报 2018(05)
    • [30].芯片尺寸封装焊点的可靠性分析与测试[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1(08)

    标签:;  ;  ;  ;  ;  

    无铅电子封装中的界面反应及焊点可靠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