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畜产品消费的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研究

基于畜产品消费的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研究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在食物消费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食物消费结构由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向动植物性食物并重的方向发展,消费方式也从以户内消费为主向户内外消费和成品、半成品消费的多元化方式转变。随着食物消费市场格局从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必将影响生产结构。本研究对畜产品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适应消费结构变化的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为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以及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21世纪前后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特征及趋势,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收入增长,居民户内户外畜产品消费将呈增长趋势,其中户内消费以奶及奶制品的增长幅度最大,其后依次为牛羊肉、禽类、禽蛋和猪肉,户外消费以禽肉的增长幅度最大,其次为牛羊肉、猪肉和禽蛋,户外消费对城镇居民来说还属于奢侈品。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猪为主的耗粮型畜牧业生产格局使得饲料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奶牛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优质安全的畜产品供给少;畜牧生产区域布局没有充分挖掘饲料资源的利用潜力,如南方草山草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粮仓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畜产品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畜产品结构缺乏多层次与多样化,畜产品质量与消费者需求之间存在着显著差距,落后的生产效率与旺盛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是系统工程,受国情、地域特征、农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需求和生产效率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把全国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选取需求收入弹性和饲料转化率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测算关联系数,结果发现,奶类的关联系数最高,为0.98,后面依次为牛肉、羊肉、禽肉、禽蛋、猪肉。在各养殖业中应优先发展奶牛业,其次为肉牛业、肉羊业、肉禽业,最后为蛋禽业和养猪业。这一结果是与我国目前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相一致的。以区域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对全国31个省主要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算,发现生猪生产的优势地区为华中和东南地区;肉牛生产的优势区域有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肉羊生产的优势区域为西北和东北地区;禽肉生产的优势区域有东南、华中和华北地区;奶类生产的优势地区有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禽蛋生产的优势区域是华北、东北和华中地区。饲料转化率本身是一个技术效率指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畜种结构、饲料营养配制、疫病防治3个因素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最大,权重均超过10%,其次是饲料加工、储藏、良种率、畜群结构、饲养环境4个指标的权重均超过5%,对饲料转化率也有较大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食物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发生较大变化
  • 1.1.2 生产效率低下,畜牧业发展面临资源瓶颈
  • 1.1.3 目前的畜牧业生产结构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 1.1.4 近年来食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再度引起了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畜产品供需研究
  • 1.3.2 畜产品消费结构、生产结构变化与趋势研究
  • 1.3.3 产业结构基本理论
  • 1.3.4 消费结构、生产结构的相关研究方法
  • 1.3.5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1 创新点
  • 1.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我国畜产品消费结构特征及趋势
  • 2.1 家庭内畜产品消费
  • 2.1.1 肉蛋奶消费结构变化特征
  • 2.1.2 肉类消费结构变化特征
  • 2.2 在外饮食畜产品消费
  • 2.2.1 研究现状
  • 2.2.2 户外消费变化特征
  • 2.3 畜产品消费影响因素
  • 2.3.1 家庭内消费
  • 2.3.2 在外饮食
  • 2.4 收入对畜产品消费的影响
  • 2.4.1 户外畜产品消费
  • 2.4.2 户内+户外畜产品消费
  • 2.4.3 结论
  • 第三章 畜牧业生产发展总体状况分析
  • 3.1 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探讨
  • 3.2 畜牧业发展阶段划分及特征分析
  • 3.2.1 恢复和起步阶段(1949-1957)
  • 3.2.2 曲折过渡阶段(1958-1977)
  • 3.2.3 迅猛发展阶段(1978-1996)
  • 3.2.4 转型优化阶段(1997-至今)
  • 3.3 畜牧业生产结构现状
  • 3.3.1 畜种结构
  • 3.3.2 品种结构
  • 3.3.3 畜群结构
  • 3.3.4 产品结构
  • 3.4 生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以猪为主的耗粮型畜牧业使得饲料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 3.4.2 养牛业特别是奶牛生产相对滞后,牛群结构中繁殖母牛所占比例偏低
  • 3.4.3 优质安全的畜禽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
  • 3.4.4 畜牧业生产的区域布局中饲料资源利用不充分
  • 3.5 畜产品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不适性
  • 3.5.1 产品结构缺乏多层次和多样化
  • 3.5.2 产品质量与消费者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
  • 3.5.3 落后的生产效率与旺盛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
  • 第四章 畜牧业生产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4.1 自然资源是结构调整的基础
  • 4.1.1 饲料饲草资源
  • 4.1.2 畜禽品种资源
  • 4.1.3 地域环境
  • 4.2 社会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动力
  • 4.2.1 市场需求
  • 4.2.2 政府干预
  • 4.2.3 产业化进程
  • 4.3 科技进步是结构调整的支撑条件
  • 4.3.1 饲料转化率
  • 4.3.2 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 4.3.3 畜产品的加工、贮存
  • 第五章 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 5.1 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5.1.1 比较优势理论
  • 5.1.2 要素禀赋理论
  • 5.1.3 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联动
  • 5.2 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原则
  • 5.2.1 市场导向原则
  • 5.2.2 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原则
  • 5.2.3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的效益优先原则
  • 5.2.4 科技先导原则
  • 5.2.5 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 畜牧产业结构调整
  • 5.3.1 灰色关联模型原理和方法
  • 5.3.2 分析指标选择
  • 5.3.3 数据来源
  • 5.3.4 结果与分析
  • 5.4 畜牧生产的区域布局
  • 5.4.1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 5.4.2 研究指标的选取
  • 5.4.3 测算模型和评价方法
  • 5.4.4 数据来源
  • 5.4.5 测算结果与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影响饲料转化率的关键因素分析
  • 6.1 几个基本概念
  • 6.1.1 饲料及其分类
  • 6.1.2 饲料转化率及其相关概念
  • 6.2 饲料转化率研究概述
  • 6.2.1 饲料利用效率的测定方法
  • 6.2.2 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3 在粮食安全的研究中涉及到饲料转化率问题
  • 6.3 饲料转化率影响因素分析
  • 6.3.1 饲料因素
  • 6.3.2 畜禽因素
  • 6.3.3 管理因素
  • 6.4 影响饲料转化率各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 6.4.1 研究方法
  • 6.4.2 各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第七章 消费结构变迁与畜牧业生产变革—美、日经验借鉴
  • 7.1 美国
  • 7.1.1 概况
  • 7.1.2 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特征
  • 7.1.3 畜产品生产结构变化特征
  • 7.1.4 畜牧业生产变革
  • 7.2 日本
  • 7.2.1 概况
  • 7.2.2 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特征
  • 7.2.3 畜产品生产结构变化特征
  • 7.2.4 畜牧业生产变革
  • 7.3 对我国的启示
  • 7.3.1 发展适度养殖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仍是畜牧生产主体
  • 7.3.2 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利用市场杠杆调节生产
  • 7.3.3 将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 7.3.4 注重科技开发,提高生产效率
  • 7.3.5 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及餐饮业
  •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促进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生产发展政策
  • 8.2.2 促进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畜产品加工、流通政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基于畜产品消费的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