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粗纤维水平对6-10周龄肥肝鹅生长性能的影响和朗德鹅与溆浦鹅肥肝脂肪沉积规律的比较研究

日粮粗纤维水平对6-10周龄肥肝鹅生长性能的影响和朗德鹅与溆浦鹅肥肝脂肪沉积规律的比较研究

论文题目: 日粮粗纤维水平对6-10周龄肥肝鹅生长性能的影响和朗德鹅与溆浦鹅肥肝脂肪沉积规律的比较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作者: 刘祥友

导师: 何瑞国,熊远著

关键词: 粗纤维,朗德鹅,溆浦鹅,肥肝性能,脂肪沉积规律,遗传特异性,糙米

文献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饲粮诱导蹼足类家禽肥肝形成的机理仍不清楚(Hermier et al., 2003),不同品种肥肝形成的差异也不清楚。在肥肝的研究与生产中,从饲养的角度分析,超饲养前与超饲养期同等重要,从遗传特性角度分析,品种是决定肥肝生产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粗纤维水平的日粮对超饲养前朗德鹅和溆浦鹅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标的影响,然后研究鹅肥肝预饲饲料中粗纤维的最适水平,最后研究朗德鹅和溆浦鹅的肥肝性能、脂类代谢、肥肝组成成分及肝脏组织和肝细胞中脂类沉积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分别摘要如下: 1 日粮粗纤维水平对朗德鹅和溆浦鹅生产性能和血清参数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日粮粗纤维水平对超饲养前朗德鹅和溆浦鹅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2.4kg左右的朗德鹅和溆浦鹅各190只为试验动物,以稻壳粉为主要粗纤维源,根据公母各半的原则,试验前随机抽取朗德鹅和溆浦鹅各10只进行屠宰试验,180只朗德鹅被随机分成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组60只,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进行4wks的饲养试验。溆浦鹅的分组和试验期与朗德鹅相同。结果:(1)日粮粗纤维水平为4%、8%、12%时,朗德鹅的日采食量分别为:239.56g、275.15g、286.94g,日增重分别为:41.38g、52.85g、45.32g(p<0.05),饲料转化比分别为5.80、5.12、6.25;溆浦鹅的日采食量分别为:246.72g、277.95g、295.61g,日增重分别为:41.81g、56.13g、49.29g(p<0.05),饲料转化比分别为5.83、5.46、5.65(p>0.05)。(2)朗德鹅和溆浦鹅各试验组UA、UR、GLU、TP、AL差异不显著(p>0.05),而血浆中的TC、TG、LDL、VLDL、HDL、ALT、AST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3)朗德鹅和溆浦鹅各试验组腹脂重和皮脂重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饲养前,朗德鹅和溆浦鹅日粮中以8%的粗纤维水平最适。 2 糙米对朗德鹅和溆浦鹅肥肝性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以朗德鹅和溆浦鹅为试验动物,评价糙米作为超饲养原料的效果。方法:选取同批孵化和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统一饲养、体重4.5公斤左右10周龄的健康雄性朗德鹅和溆浦鹅各40只为试验动物,以糙米为试验组日粮,玉米为对照组日粮,研究糙米对朗德鹅和溆浦鹅肥肝性能的影响。结果:(1)朗德鹅经过三周的超饲养以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肝重分别是782.88g和660.33g,二者差异显著(p<0.05);糙米组肝活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料肝比分别为16.99∶1和24.68∶1;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屠宰性能异不显著(p>0.05)。(2)溆浦鹅经过三周的超饲养以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肝重分别是390.12g和350.54g,二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家禽脂类代谢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

2.1 家禽脂蛋白的合成

2.2 家禽脂蛋白的组装与转运

2.3 脂蛋白的降解及甘油三酯的贮存

3 鹅肥肝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3.1 鹅肥肝形成及主要影响因素

3.1.1 肝细胞中脂肪的沉积是鹅肥肝形成的主要原因

3.1.1.1 肝脏中TG的形成和异常沉积

3.1.1.2 肝脏外源性TG的形成及对肥肝形成的影响

3.1.2 酶和激素的调控对肥肝形成的影响

3.1.3 不同品种对肥肝形成的影响

3.1.4 PL与鹅肥肝形成的关系

3.1.5 日粮与鹅肥肝形成的关系

3.1.6 日粮中胆碱含量与鹅肥肝形成的关系

3.2 鹅肥肝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 糙米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禽饲养中的应用

4.1 稻谷或糙米的营养价值

4.2 稻谷或糙米在畜禽饲养中的应用

4.2.1 稻谷或糙米在鸡饲粮中的应用

4.2.2 稻谷或糙米在猪饲粮中的应用

4.2.3 稻谷或糙米在反刍动物饲粮中的应用

5 鹅对日粮粗纤维利用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 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和内容

1.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本研究的主要难点

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方法

2.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糙米对朗德鹅和溆浦鹅产肝性能影响的研究

1 前言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动物

2.2 试验日粮

2.2.1 预饲养期日粮

2.2.2 超饲养期日粮

2.3 预饲期的饲养管理

2.4 超饲期的饲养管理

2.5 测定内容

2.5.1 生长性能测定

2.5.2 屠宰性能测定

2.5.3 肝脏营养价值

2.6 数据数处理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朗德鹅产肝性能和屠宰性能分析

3.2 朗德鹅肝脏和肌肉营养价值

3.3 溆浦鹅产肝性能和屠宰性能分析

3.4 溆浦鹅肝脏和肌肉营养价值

4 讨论

第四章 超饲养前日粮粗纤维对朗德鹅溆浦鹅生产性能和血清参数影响的研究

1 前言

2 日粮粗纤维对朗德鹅生产性能和血清参数影响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动物

2.1.2 试验日粮

2.1.4 饲养管理

2.1.5 血清的制备

2.1.6 测试指标

2.1.6.1 生长性能指标

2.1.6.2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2.1.6.3 屠宰性能指标测定

2.1.7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长性能

2.2.2 屠宰性能

2.2.3 血清中生化指标

3 日粮粗纤维对朗德鹅生产性能和血清参数影响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

3.1.2 试验日粮

3.1.3 日粮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3.1.4 饲养管理

3.1.5 血清的制备

3.1.6 测试指标

3.1.6.1 生长性能指标

3.1.6.2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3.1.6.3 屠宰性能指标测定

2.1.7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生长性能

3.2.2 屠宰性能

3.2.3 血清中生化指标

4 讨论

4.1 鹅对粗纤维消化机理

4.2 日粮粗纤维能改善肠道的功能

4.3 日粮粗纤维与血浆脂蛋白的关系

第五章 超饲养期朗德鹅和溆浦鹅血脂代谢和肝脂沉积规律的比较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试验动物、预饲日粮、试验日粮和饲养管理

2.1.1 试验设计和试验动物

2.1.2 预饲日粮

2.1.3 试验日粮

2.1.4 饲养管理

2.2 血样和肝脏样品的制备

2.2.1 血样和肝样的制备

2.2.2 血清主要生化指标的测定

2.2.3 肝脏主要生化指标和营养指标的测定

2.6 屠宰性能指标测定

2.7 统计分析

2.8 结果与分析

2.8.1 肥肝增重

2.8.1.1 朗德鹅肥肝的增重

2.8.1.2 溆浦鹅肥肝的增重

2.8.1.3 朗德鹅和溆浦鹅肥肝的增重比较

2.8.2 朗德鹅和溆浦鹅体脂肪沉积

2.8.2.1 超饲前和超饲期朗德鹅体脂肪沉积

2.8.2.2 超饲前和超饲期溆浦鹅体脂肪沉积

2.8.3 超饲养前和超饲养期朗德鹅和溆浦鹅体脂肪沉积比较

2.8.3.1 超饲养前朗德鹅和溆浦鹅体脂肪沉积比较

2.8.3.2 朗德鹅和溆浦鹅超饲养1周末体增重和体脂沉积比较

2.8.3.3 朗德鹅和溆浦鹅超饲养2周末体增重和体脂沉积比较

2.8.3.4 朗德鹅和溆浦鹅超饲养3周末体增重和体脂沉积比较

2.8.4 朗德鹅超饲养前和超饲养肥肝的成份比较

2.8.5 溆浦鹅超饲养前鹅肝和超饲养后肥肝的成份比较

2.8.6 朗德鹅和溆浦鹅超饲养前鹅肝和超饲养后肥肝的成份比较

2.8.7 超饲养前和超饲期朗德鹅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2.8.8 超饲养前和超饲养期溆浦鹅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2.8.9 超饲养前和超饲养期朗德鹅和溆浦鹅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2.8.10 超饲养前和超饲养期朗德鹅血清中酶的活性的测定

2.8.11 超饲养前和超饲养期溆浦鹅血清中酶的活性的测定

2.8.12 超饲养前和超饲养期朗德鹅和溆浦鹅血清中酶活性的测定

4.讨论

4.1 禽类血浆脂蛋白与朗德鹅和溆浦鹅肥肝形成的关系

4.2 朗德鹅和溆浦鹅体脂肪沉积比较

4.3 超饲养前和超饲养成期TP、UA、UR、GLU的水平变化

4.4 朗德鹅和溆浦鹅血清中酶的活性与脂肪沉积的关系

4.4.1 脂蛋白脂酶的功能及其对超饲养期朗德鹅和溆浦鹅脂肪代谢的作用

4.4.2 ME的功能及其对超饲养期朗德鹅和溆浦鹅脂肪代谢的关系

4.4.3 血浆中FAS和NADPH生成酶与超饲养期朗德鹅和溆浦鹅脂肪代谢的关系

4.4.4 ALK与超饲养期朗德鹅和溆浦鹅脂肪代谢的关系

4.4.5 ALT和AST与超饲养期朗德鹅和溆浦鹅脂肪代谢的关系

4.4.6 AL与超饲养期朗德鹅和溆浦鹅脂肪代谢的关系

第六章 超饲养期朗德鹅和溆浦鹅肝脏组织中脂肪沉积与分布规律的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及动物饲养试验

2.3 肝脏样品制备及组织切片制作与观察

2.3.1 肝脏样品制备

2.3.2 肝脏组织切片制作

2.3.3 切片观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朗德鹅和溆浦鹅超饲养前肝脏的组织变化

3.2 朗德鹅和溆浦鹅超饲养1周末肝脏的组织变化

3.3 朗德鹅和溆浦鹅超饲养2周末肝脏组织变化

3.4 朗德鹅和溆浦鹅超饲养3周末肝脏组织变化

4.讨论

4.1 脂肪肝的形成的机制

4.1.1 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

4.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

4.2 鹅鸭肥肝形成的原因

4.3 朗德鹅和溆浦鹅肥肝组织形态特征

本研究的小结、创新点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2-12

参考文献

  • [1].糙米型饲粮对鹅鸭肥肝性能影响及朗德鹅肥肝脂肪沉积规律的研究[D]. 李翔.华中农业大学2005
  • [2].填饲朗德鹅肝重与脂代谢相关基因、体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应用[D]. 麻延峰.南京农业大学2015
  • [3].鹅脂肪代谢基因多态性与屠宰性状的相关分析及其组织表达差异研究[D]. 吴华莉.四川农业大学2010
  • [4].朗德鹅肝脏脂平衡调节的初步研究[D]. 苏胜彦.南京农业大学2009
  • [5].日粮能量对朗德鹅和溆浦鹅生长性能及肌肉生成抑制因子(MSTN)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 胡骏鹏.华中农业大学2008
  • [6].不同因素诱导鹅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机理研究[D]. 韩春春.四川农业大学2010
  • [7].鹅肝脏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和鉴定暨茶多酚对朗德鹅肥肝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D]. 赵阿勇.华中农业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填饲对鹅肥肝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及脂肪沉积规律的研究[D]. 刘振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
  • [2].日粮能量对朗德鹅和溆浦鹅生长性能及肌肉生成抑制因子(MSTN)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 胡骏鹏.华中农业大学2008
  • [3].日粮蛋白水平和外源性GnRH类似物对溆浦鹅产蛋性能和卵泡发育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和希顺.华中农业大学2008
  • [4].鹅肝脏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和鉴定暨茶多酚对朗德鹅肥肝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D]. 赵阿勇.华中农业大学2007
  • [5].朗德鹅肝脏脂平衡调节的初步研究[D]. 苏胜彦.南京农业大学2009
  • [6].填饲诱导鹅肥肝形成差异及调控肝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组装与分泌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D]. 蒋立.四川农业大学2005
  • [7].鹅胴体和羽绒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D]. 陈宏权.湖南农业大学2007
  • [8].鹅脂肪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D]. 曲湘勇.湖南农业大学2007

标签:;  ;  ;  ;  ;  ;  ;  

日粮粗纤维水平对6-10周龄肥肝鹅生长性能的影响和朗德鹅与溆浦鹅肥肝脂肪沉积规律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