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公益诉讼启动主体法律问题研究

经济公益诉讼启动主体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诉讼法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只有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违法行为侵害的人才具有原告资格。这种理念的弊端在于,它关闭了对公共利益的救济之门,而完整的诉讼制度,既应当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救济,也应当有对国家和公共利益的保护。缺少公益诉讼,是我国诉讼制度的一个重大缺陷。经济法自从其出现以来就被打上了社会法属性的烙印,它与公益诉讼之间具有契合性。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经济纠纷,而这类纠纷大多涉及社会整体利益,涉及广大民众的利益。其性质既不同于民事纠纷,也不同于行政纠纷。依照传统诉讼理念和司法制度,是很难或者无法通过司法救济的途径予以解决的,从而在纠纷解决的社会机制方面形成了相当大的真空地带,使得社会公共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的司法保护,而经济公益诉讼恰恰能够弥补这种缺陷,从而成为解决这种纠纷的有效司法制度。经济公益诉讼最主要的特征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根据法律的授权,代表国家起诉经济违法行为,以保护国家经济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也就是取消传统的诉讼主体资格以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这一必要要件的限制。然而对于突破传统的原告主体资格这一理论,司法界及学术界均已认同,但具体到经济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首先从经济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对研究所涉及的基础概念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然后对经济公益诉讼启动主体资格扩张之现实与法理依据进行了详细的阐诉,尤其是从当事人适格理论和诉权理论两个法理学角度的研究,为整个文章关于经济公益诉讼启动主体的扩张以及启动、扩张的具体程序等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经济公益诉讼启动主体的立法和实践问题进行学习和借鉴,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公益诉讼制度。针对我国的现有国情,对于我国经济公益诉讼来说,应该采用将经济公益诉讼的启动主体广泛地赋予特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这三类主体的三元模式。最后从建立举证责任倒置的归责原则;建立诉讼费用保障体系;明确既判力范围;建立防范滥诉的机制等方面对构建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启动主体的配套法律制度提出了笔者的建议和设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经济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 1.1 经济公益诉讼的概念
  • 1.2 经济公益诉讼的特征
  • 1.2.1 诉讼目的的公益性
  • 1.2.2 制度上的综合性
  • 1.2.3 与实体法的非对称性
  • 1.2.4 诉讼规则的特殊性
  • 2 经济公益诉讼启动主体资格扩张之现实与法理基础
  • 2.1 现实基础
  • 2.1.1 从自由竞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2.1.2 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权利观发展
  • 2.1.3 利益主体的一元化到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 2.2 法理基础
  • 2.2.1 当事人适格理论
  • 2.2.2 诉权理论
  • 3 域外经济公益诉讼启动主体问题之考察及借鉴
  • 3.1 美国经济公益诉讼启动主体立法与实践
  • 3.1.1 美国私人检察总长制度-以环境公益诉讼为例
  • 3.1.2 集团诉讼制度-以消费公益诉讼为例
  • 3.2 德国经济公益诉讼启动主体立法与实践
  • 3.3 域外经济公益诉讼启动主体制度之借鉴
  • 4 我国经济公益诉讼的启动主体
  • 4.1 检察机关
  • 4.1.1 法律地位及职权
  • 4.1.2 起诉案件范围
  • 4.1.3 诉权限制
  • 4.2 社会团体
  • 4.2.1 启动主体存在必要性
  • 4.2.2 启动主体模式
  • 4.3 公民
  • 5 构建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启动主体的配套法律制度
  • 5.1 建立合理的启动主体资格法律制度
  • 5.2 建立举证责任倒置的归责原则
  • 5.3 建立诉讼费用保障体系
  • 5.4 明确既判力范围
  • 5.5 建立防范滥诉的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J]. 法制博览 2018(03)
    • [2].公益诉讼中“法庭之友”制度的构建——以程序化的司法参与为视角[J]. 法治论坛 2016(04)
    • [3].食品安全公益诉讼概念与理念厘定[J]. 山西青年 2017(17)
    • [4].检察院参与公益诉讼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03)
    • [5].公益诉讼的提出主体之争[J]. 法制与社会 2018(07)
    • [6].浅析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J]. 法制与社会 2008(34)
    • [7].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角色探析[J]. 中国检察官 2015(09)
    • [8].浅析我国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的必要性[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11)
    • [9].浅析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 2017(31)
    • [10].论我国公益诉讼中法官的角色——以诉的利益为视角[J]. 知识经济 2013(22)
    • [11].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究[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5)
    • [12].好事者除外: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标准[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3].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研究[J]. 经济导刊 2012(01)
    • [14].公益诉讼与司法能动关系辨析[J]. 法制与社会 2010(30)
    • [15].浅论环境公益诉讼[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7)
    • [16].试论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J]. 世纪桥 2008(20)
    • [17].论我国公民诉讼制度的构建[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8].公益诉讼庭前准备若干问题[J]. 中国检察官 2019(23)
    • [19].试论公益诉讼的宪政解释[J].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4)
    • [20].公益诉讼起诉资格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28)
    • [21].律师参与公益诉讼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初探[J]. 商业时代 2011(12)
    • [22].试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02)
    • [23].试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J]. 商业时代 2008(24)
    • [24].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之完善[J]. 法制博览 2016(13)
    • [25].我国公益诉讼现状之调查——以湖北省为例[J].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4(02)
    • [26].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现实基础和实践经验[J]. 法制与社会 2013(22)
    • [27].浅议环境公益诉讼制度[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6)
    • [28].公益诉讼的诉讼费用问题研究[J]. 金田(励志) 2012(09)
    • [29].论公益诉讼原告的诉讼权利和义务的保障与监督[J]. 法制与社会 2014(10)
    • [30].论我国公民提起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标签:;  ;  ;  ;  ;  

    经济公益诉讼启动主体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