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亲合势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电子亲合势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电子亲合势是原子和分子非常重要的化学性质,能够评估原子或分子接受电子的能力。在很多领域如基础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电子亲合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实验化学家和理论化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从电子亲合势的研究发展历史看来,用实验方法测定电子亲合势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有些分子的电子亲合势用实验的方法不能精确测得,或者由于分子的不稳定性根本无法观测。因此理论计算方法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密度泛函方法由于计算量适中、计算精度较高,已成为计算化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方法之一。本篇论文的工作是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电子亲合势。采用了十二种密度泛函方法,其中包括5种杂化密度泛函(B3LYP、X3LYP、O3LYP、PBE0、B3PW91),5种广义梯度校正泛函(BLYP、OLYP、OPBE、PBE、BPW91)和2种meta-GGA泛函(VSXC、TPSS),分别在全电子的基组双ζ加极化加弥散函数基组(DZP++)和叁ζ加极化加弥散函数基组6-311+G(3df,2p)下,针对实验电子亲合势较为精确的91个原子和分子体系,考察这些泛函方法预测电子亲合势的能力。研究结论如下:总的来讲,现代的密度泛函在EA计算上一般都能给出相对令人满意的结果。在我们考察的12种泛函中,X3LYP和B3LYP的性能最佳。除PBE0之外,杂化泛函通常比相应的GGA泛函表现出色,而meta-GGA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有待进一步改进。我们的计算还表明,OPTX交换泛函在计算EA上有明显缺陷。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研究背景、现状及意义
  • 1.1 研究电子亲合势的意义
  • 1.2 电子亲合势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电子亲合势简介
  • 2.1 原子电子亲合势
  • 2.2 分子电子亲合势
  • 2.2.1 分子电子亲合势的定义
  • 2.2.2 零点振动能的影响
  • 2.3 预测电子亲合势的实验方法
  • 2.3.1 历史背景
  • 2.3.2 光电子能谱方法的基本原理
  • 2.3.2.1 引言-光电效应
  • 2.3.2.2 实验的基本原理
  • 2.3.3 光电子能谱的实验方法
  • 2.3.4 电子亲合势在热力学方面的应用之一阴离子生成焓的求算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理论计算方法
  • 3.1 历史背景
  • 3.1.1 量子化学的发展
  • 3.2 密度泛函理论
  • 3.2.1 引言
  • 3.2.1.1 Thomas-Fermi模型
  • 3.2.1.2 Hohenberg-Kohn 定理
  • 3.2.1.3 Kohn-Sham 方程
  • 3.2.2 交换相关泛函
  • 3.2.2.1 局域密度近似泛函
  • 3.2.2.2 广义梯度近似泛函
  • 3.2.2.3 杂化密度泛函
  • 3.3 EA的理论计算方法
  • 3.3.1 密度泛函方法
  • 3.3.2 基组选择
  • 3.3.2.1. 6--311+G(3df,2p)基组
  • 3.3.2.2. DZZP++基组
  • 3.3.3 本文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小结
  • 3.4 常用分析误差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4.1 引言
  • 4.2 密度泛函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分析
  • 4.2.1 各种泛函的总体表现
  • 4.2.1.1 基组的影响
  • 4.2.1.2 泛函的影响
  • 4.3 分类讨论
  • 4.3.1 不同原子数目的分子
  • 4.3.2 含卤素分子和不含卤素分子
  • 4.3.3 无机物和有机物
  • 4.3.4 开壳层分子和闭壳层分子
  • 4.3.5 原子、非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取代的碳氢化合物、和无机氢化物
  • 4.4 典型的问题
  • 2'>4.4.1 C2
  • 6和SeF6'>4.4.2 SF6和SeF6
  • 4.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密度泛函理论在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的应用[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8(04)
    • [2].色散修正的密度泛函理论应用进展[J]. 科技资讯 2017(23)
    • [3].低阶煤中氢键作用的色散校正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J]. 燃料化学学报 2020(10)
    • [4].氟化并五苯分子光谱和激发态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5].CeO_2(100)极性面结构与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J]. 催化学报 2017(07)
    • [6].气体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中的吸附分离:经典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J]. 化工学报 2016(01)
    • [7].磷酸与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8].奥硝唑红外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当代化工 2020(09)
    • [9].咔唑类衍生物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进展[J]. 化工时刊 2015(12)
    • [10].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菲分子结构与光谱研究[J]. 发光学报 2012(12)
    • [11].概念密度泛函理论及近来的一些进展(英文)[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03)
    • [12].二噁英结构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相关性的密度泛函理论[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01)
    • [13].并五噻吩分子光谱和激发态的密度泛函理论[J]. 发光学报 2008(05)
    • [14].双三氟虫脲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S1)
    • [15].呋喃衍生物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化工时刊 2016(12)
    • [16].过氧化麦角甾醇分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当代化工 2015(04)
    • [17].野黄芩苷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2(07)
    • [18].密度泛函理论[J]. 科学观察 2012(06)
    • [19].高丽槐素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7(07)
    • [20].低维冷原子体系中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严格解的呼吸模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21].由锐钛矿(101)片卷曲成单壁纳米管的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08)
    • [22].铜基底上外延生长金刚石薄膜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23].三种核酸碱基化合物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化工设计通讯 2016(11)
    • [24].氟虫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01)
    • [25].理论研究VB_(16)~-团簇的结构和电荷特性[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06)
    • [26].香豆素基化合物识别氟离子机制的密度泛函理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7].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专辑·编者按[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6(01)
    • [28].多组态密度泛函理论及透热与绝热势能面的构建[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11)
    • [29].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镭之谜”探索[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6(01)
    • [30].苋菜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06)

    标签:;  ;  ;  

    电子亲合势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