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节能活塞式气动真空发生器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节能活塞式气动真空发生器的研究与开发

论文摘要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气动真空吸取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射流式真空发生器是分布式真空吸取系统的核心元件,它根据拉瓦尔喷管原理进行工作。在工作时,压缩气体直接由入口射向出口且必须持续供气,因而效率低、耗气量大。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一种新型的活塞式结构的气动真空发生器的研究应运而生。在论文中,针对活塞式真空发生器原理性样机在响应时间、耗气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解决了如何实现快速响应低耗气的技术问题,论文的研究对实现气动真空系统节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文中对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对PVG原理性样机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VG原理性样机主要在真空响应时间和耗气量这两个主要性能指标上与同级别射流式真空发生器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在论文中通过对活塞式真空发生器主要性能指标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减少系统真空响应时间为目标,研究提出了采用低压损切换结构、真空腔室开启平衡气道、不等径活塞设计的改进措施,提出了兼具快速响应低耗气特点的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的总体结构(PVG-R),为展开进一步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了分析PVG-R系统动态响应特性,以及主要结构参数和供给压力对系统主要性能指标的影响,导出了各腔室气体流动过程的能量方程,再结合质量流量方程和活塞运动方程,建立了PVG-R系统数学模型,然后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增加活塞运动行程、适当减小驱动腔直径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极限真空度和减少系统响应时间;在满足系统响应时间的前提下,降低系统供给压力有利于减少系统的供给流量和耗气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结构的PVG-R原型样机,对PVG-R原型样机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试验研究了主要结构参数、供给压力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对系统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再结合抽气流道流场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确定了系统的结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50L/min的供给流量下,PVG-R原型样机的极限真空度约为93kPa,高于同级别ZH1OD型射流式真空发生器91kPa和PVG原理性样机的85kPa,抽取1L真空容器真空度达80kPa时的响应时间约为3.70s,较同级别ZH1OD型射流式的4.80s和PVG原理性样机的12.60s分别减少了约22.9%和70.6%。在供给流量一定的条件下,减少了真空响应时间,也就减少了真空响应过程的耗气量。最后,为了进一步减少活塞式真空发生器在真空维持阶段的耗气量,提出并实现了阶梯式供给流量控制技术。根据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深入分析了系统结构参数、工况参数与真空响应过程的相互影响关系,找出了在不降低其它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真空维持阶段供给流量的技术途径。在本文研究的PVG-R总体结构基础上,提出了PVG-RL总体结构,设计了内嵌有经济、小型的阶梯式流量控制阀的PVG-RL原型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同级别ZH1OD型射流式真空发生器相比,PVG-RL原型样机不仅能够迅速达到要求的真空度,而且有效地减少了工作过程中的耗气量;在真空维持阶段的供给流量最低可降至12L/min,在工作时间60s内,可节省耗气量约71.3%,实现了课题提出的快速响应低耗气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的研制目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气动真空吸取技术节能研究现状
  • 1.2.1 射流式真空发生器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
  • 1.2.2 射流式真空发生器节能研究现状
  • 1.2.3 气动真空系统回路节能研究现状
  • 1.3 活塞式真空发生装置研究现状
  • 1.4 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快速响应PVG-R新结构研究
  • 2.1 PVG原理性样机主要性能指标测试分析
  • 2.2 影响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真空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分析
  • 2.2.1 抽气控制阀
  • 2.2.2 真空腔室结构
  • 2.2.3 驱动腔活塞直径
  • 2.3 低压损切换、不等径活塞式真空发生器结构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PVG-R系统数学模型研究
  • 3.1 PVG-R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1 变容积变质量系统气体能量方程
  • 3.1.2 质量流量方程
  • 3.1.3 活塞运动方程
  • 3.2 PVG-R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3.2.1 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
  • 3.2.2 仿真模型参数设定
  • 3.3 仿真结果分析
  • 3.3.1 系统动态响应特性
  • 3.3.2 平衡气道对主要性能的影响
  • 3.3.3 活塞行程对主要性能的影响
  • 3.3.4 供给压力对主要性能的影响
  • 3.3.5 驱动腔直径对主要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PVG-R原型样机试验研究与结构优化
  • 4.1 PVG-R原型样机结构
  • 4.2 PVG-R系统仿真模型验证及原型样机基本性能
  • 4.2.1 PVG-R系统仿真模型验证
  • 4.2.2 主要结构参数和工况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3 与同级别射流式主要性能指标对比
  • 4.4 抽气流道数值模拟及局部结构优化
  • 4.4.1 动网格原理
  • 4.4.2 抽气流道流场仿真分析及局部结构优化
  • 4.4.3 抽气流道局部结构优化后样机试验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阶梯式供给流量控制技术研究
  • 5.1 真空维持阶段节能控制方法试验研究
  • 5.1.1 高低供给压力切换控制
  • 5.1.2 间歇供给控制
  • 5.1.3 阶梯式供给流量控制
  • 5.1.4 三种节能控制方式对比分析
  • 5.2 控制参数与系统参数相互关系研究
  • 5.2.1 系统工作过程简化
  • 5.2.2 真空响应过程解析关系研究及试验验证
  • 5.2.3 供给流量与结构参数、工况参数关系研究
  • 5.3 PVG-RL总体结构设计及原型样机试验研究
  • 5.3.1 PVG-RL总体结构
  • 5.3.2 阶梯式流量控制阀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
  • 5.3.3 PVG-RL原型样机试验研究
  • 5.4 PVG-RL原型样机与同级别射流式真空发生器各项性能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新型节能活塞式气动真空发生器的研究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