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JZ菌株分泌β-甘露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CXJZ菌株分泌β-甘露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论文题目: CXJZ菌株分泌β-甘露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食品科学

作者: 李宝坤

导师: 刘正初,傅力

关键词: 菌株,甘露聚糖酶,纯化,性质

文献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超滤浓缩、硫酸铵沉淀、丙酮沉淀及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等方法,将CXJZ菌株β-甘露聚糖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为β-甘露聚糖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从CXJZ菌株分离β-甘露聚糖酶最佳碳源为甘露糖,但考虑到成本,最终培养基确定为:以葡萄糖为碳源,取样点在7.5h。最佳分离条件为:100kD-10kD超滤浓缩、45%-70%硫酸铵沉淀、1.2:1-1.8:1(V/V)丙酮沉淀及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其纯化倍数为12.05,收率为33.50%。通过SDS-PAGE得到分子量为52.29kD的单一条带。该酶的作用pH范围是4.6-7.6,最适pH为6.4,稳定pH范围是4.6-7.0。该酶的稳定温度范围在55℃以下,酶的作用温度范围是35-55℃,最适温度为50℃,在70℃条件下不稳定。Mg2+、Ca2+和K+ 对β-甘露聚糖酶有激活作用,而Co2+、Hg2+、Mn2+、Ag+则对β-甘露聚糖酶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该酶的动力学常数,槐豆胶:Km为1.75mg/L,Vmax为2500μmol/(min? ml);魔芋粉:Km为1.57mg/L,Vmax为1430μmol/(min? ml)。通过对β-甘露聚糖酶的化学修饰研究发现:巯基、酪氨酸残基、色氨酸残基在维持β-甘露聚糖酶活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论文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β-甘露聚糖酶来源及其性质

1.1.1 动物β-甘露聚糖酶

1.1.2 植物β-甘露聚糖酶

1.1.3 微生物β-甘露聚糖酶

1.2 β-甘露聚糖酶的分类、鉴定及酶活测定

1.3 β-甘露聚糖酶的分离纯化

1.4 β-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方式及产物

1.5 β-甘露聚糖酶的应用

1.5.1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5.2 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1.5.3 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1.5.4 在石油压裂破胶中的应用

1.6 CXJZ 菌株的特点

1.7 本篇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种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试剂

2.1.4 活化平板

2.1.5 培养基

2.2 方法

2.2.1 菌种培养

2.2.2 粗酶液的制备

2.2.3 甘露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2.2.4 酶活的测定

2.2.5 蛋白质的测定

2.2.6 培养基及取样点的确定

2.2.7 分离方法

2.2.8 β-甘露聚糖酶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粗酶液酶活力测定条件的确定

3.1.1 测定pH 的确定

3.1.2 测定温度的确定

3.1.3 测定时间的确定

3.2 分离条件的确定

3.2.1 培养基及取样点的确定

3.2.2 超滤法分离与浓缩

3.2.3 硫酸铵沉淀法分离纯化

3.2.4 丙酮沉淀法分离纯化

3.2.5 凝胶层析

3.2.6 纯化结果

3.2.7 电泳验纯及β-甘露聚糖酶的亚基分子量测定

3.3 β-甘露聚糖酶酶促反应动力学性质

3.3.1 pH对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

3.3.2 温度对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

3.3.3 金属离子对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

3.3.4 β-甘露聚糖酶的动力学常数

3.3.5 β-甘露聚糖酶的化学修饰

第四章 讨论

4.1 CXJZ 菌株产酶的生产效率评价

4.2 应用复合碳源生产酶制剂需要进一步探索

4.3 超滤条件的选择

4.4 CXJZ 菌株分泌的β-甘露聚糖酶应为组成型表达

4.5 CXJZ 菌株分泌的β-甘露聚糖酶有可能为单体蛋白

4.6 CXJZ 菌株分泌的β-甘露聚糖酶的化学修饰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8-04

相关论文

  • [1].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筛选及酶的纯化与性质研究[D]. 成莉凤.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 [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WY45产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与性质研究[D]. 柴萍萍.中国农业大学2005
  • [3].抗β-甘露聚糖酶单抗的制备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D]. 范文斌.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
  • [4].嗜碱芽孢杆菌N16-5碱性β-甘露聚糖酶的嗜碱机制研究[D]. 张云华.东北农业大学2004
  • [5].酸性β-甘露聚糖酶产生、纯化及特性的研究[D]. 朱劼.江南大学2005
  • [6].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的研究[D]. 赵丹.黑龙江大学2006
  • [7].环状芽孢杆菌WXY-100产β-甘露聚糖酶的发酵条件及初步应用研究[D]. 杨新建.首都师范大学2006
  • [8].黑曲霉合成β-甘露聚糖酶及制备功能性甘露低聚糖的研究[D]. 邓立红.中南林学院2002
  • [9].里氏木霉RUT—C30 β—甘露聚糖酶的诱导表达及其cDNA的克隆[D]. 高宏斌.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
  • [10].里氏木霉RutC-30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外分泌型表达[D]. 文静.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

标签:;  ;  ;  ;  

CXJZ菌株分泌β-甘露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