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搅拌桩和双排预应力管桩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水泥土搅拌桩和双排预应力管桩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广东中金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随着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不断推进,逐渐出现了基坑支护以及基坑开挖相应的问题,因此相应的支护体系也就应运而生,比如一种新型支护双排预应力管桩与水泥土搅拌桩组合,施工单位针对双排预应力管桩与水泥土搅拌桩组合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制定合理的方案,以供施工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双排预应力管桩;水泥土搅拌桩;基坑支护;应用

目前,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带动下,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而且建筑高度不但增加,深大基坑项目也是日益增加,因此这就对基坑开挖深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使得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以及科学性得到有效保障,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文中结合某市深基坑支护进行阐述,并且与施工项目地的地质环境相结合,进而制定相应的双排预应力管桩与水泥土搅拌桩组合的支护方案,不断完善确定最终的支护方案,另外对基坑进行有效监督保证其科学合理性。

1.工程概况

1.1基本情况

该工程拟建建筑总共有七栋楼,包含1号楼、2号楼、3号楼、4号楼、5号楼、6号楼、7号楼,这些拟建建筑楼层高度分别为17层、17层、33层、33层、17层、17层、33层,整个工程预设两层地下车库,地下车库以及地下室以桩基础和防水板为其基础,预应力管桩和钻孔灌注桩作为其桩型。该项工程±0.000=13.50米,自然地坪相对标高为-0.50米~-1.00米。整个基坑的面积大概为3万平方米,总延长大概为820米。该基坑南面、北侧、东侧、西面分别距离道路最小距离有14.07米、与建筑物之间相距有15.07米、距离道路最小距离有8.71米、距离建筑物最近距离为8.32m。整个基坑侧壁为二级安全等级,重要性系数1.0。

1.2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的场地基本上全是菜地,其地势较为平坦,拟建场地整平标高度范围为12.21米到13.04米,长江漫滩是拟建场地的原始面貌。将拟建场地分成六个地质层,另外还有众多层次的亚层,其中各层地基岩土的结构与特征如下表所示。

2.支护方案

2.1方案选型

首先对基坑特征和地质和场地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进而确定支护形式,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双排预应力管桩与水泥土搅拌桩组合的支护形式,同时结合坑内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其中,基坑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最长分别为155.4米和256米。将整个基坑分为A、B、C、D段和D、E、F、A段,这两段开挖深度分别为5.20~5.35米、7.30米,此基坑设计预定应用时间为1年,这是一项临时的工程。其中,该支护桩使用半径为250毫米桩型的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该支护桩前排长度为15米,后排桩长度也是15米。可以通过设置可回收钢格构冠梁在前排支护桩,管桩前后侧的两根36a型的普通热轧Q335槽钢与9mm厚带状钢板之间通过焊接而成,因此在基坑回填工作完成以后可以将两根36a型的普通热轧Q335槽钢与9mm厚带状钢板拆开并且会回收。该支护桩的前排桩和后排装它们之间设置连系梁,使用36a型普通热轧槽钢作为连系梁材料,该材料长2.5米,连系梁通过和冠梁槽钢以及后排管桩端头钢板之间通过焊接而连为一体,在基坑回填工作完成以后可以将它们分别开来,进而回收,其基坑支护图如下。

基坑支护简图

2.2支护桩施工

2.2.1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C-I型)施工

第一点,在对工程桩施工完成以后,便能够开始对支护桩施工,支护桩使用双排预应力管桩与水泥土搅拌桩组合管桩,该组混合筋管桩顶部标准高为-2.50米,使用静压沉桩,其中静压沉桩和轴线的垂直方向水平偏差在10毫米以内,支护桩使用双排预应力管桩与水泥土搅拌桩组合管桩的竖向标高有20毫米以内的偏差。

第二点,冠梁截面大概为700×360的尺寸,冠梁顶面标高2.50米,通过使用两根36a型的连接板以及槽钢之间进行焊接相连,这两根两根36a型的连接板以及槽钢之间焊接质量必须要与J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中的标准相一致。如若这众多类型的钢材相互之间的间隙过大,那么就需要使用强度相同的钢材将各个型号钢材的缝隙填满。使用长度为9米的钢槽相互之间拼接进而形成冠梁,在接缝处的翼板上下和接缝处腹板的前后都用同等强度、厚度为9毫米的连接板进行焊接。

第三点,前排桩和后排桩之间通过连系梁进行连接,连系梁的材料使用长2.50米的热轧Q335型36a槽钢材料,使用连系梁对前排桩和后排桩的连接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连系梁和冠梁上层翼板以及和前后桩端头钢板进行焊接。

第四点,双排预应力管桩与水泥土搅拌桩组合支护桩侧壁挖出以后,使用外挂钢筋网片对支护桩之间的土进行防护,期间需要将厚度为50±10毫米范围内的C20砼喷射到外挂钢筋网片上。

2.2.2双轴搅拌桩施工

首先,应当在对支护桩进行施工以后才能够进行坑内加固搅拌桩和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进行施工,等到对支护桩施工以后再等七天才能够对搅拌桩进行施工,此外,还应当注意,在施工过程中相应的器械不可以和支护桩相碰,双头搅拌桩还需要进行养护,大概至少要养护28天。

其次,在搅拌桩的选择上应当用?700型的双轴桩,大概需要将搅拌桩桩体搭接200毫米长的桩体,搭接材料应当使用一般的42.5级的硅酸盐水泥。

2.3降水处理

在进行降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深度以及标高进行勘察,其深度应当在0.80~1.80米的范围内,标高应当在10.70~11.960米范围之内。此工程项目中,观测井可以使用降水管兼任,摆放三十口管井在坡顶处,这三十口管井之间的距离应当保持在30米。将二十一口管井设置在基坑里面,这些管井之间保持在30米的距离。通过使用钻孔的方式将管井开孔,应当控制钻孔的半径为300毫米大小,控制管井的半径为150毫米大小,控制管井深度为12.0米。可以使用Φ300mm的波纹管当做管井的材料,在滤管处打孔应当使用圆形孔,该滤管孔的孔隙率应当在0.14以上,将滤网包在滤管外围,将井管进行垂直安放,然后在井管周围通过滤砂进行填充,使用黏土在距离地面以上1.5米的位置进行封填。在进行井点降水过程中必须要使得滤砂层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保障出水长清。首先需要对基坑内外的水位进行全方位的测量,然后才能够进行井点降水以及对基坑进行开挖。另外,还需要保证基坑四周以上的位置排水工作能够进展顺利,还需要设立明排水沟在围护结构的周围,这样能够保证雨水不会流到基坑以内。深井的钻孔工作的完成必须要先于基坑开挖之前四个星期的时间,将地表排水沟设置在地面放坡边线以外的位置,并且要保证地表排水沟之间的贯通,将集水井设立在地表排水沟每间隔25米处的位置,通过集水井集结地下水,然后再将地下水排到下水管道内。还需要对施工现场具体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掌握工程进展实况,以此为依据对横向排水沟进行设置,而且还要在坑底设置集中排水井,大概每间距30米的位置设置一个排水井,进而使得基坑内的排水工作能够有组织的进行,基坑底部边线应当和排水沟之间保持在1米以上的距离。

2.4基坑监测

在基坑开挖这项工作开始实施之前,需要埋设基准点以及监测点,并且进行一次观测。在基坑开挖这项工作开始实施以后,提高监测频率,大概每隔两天或者三天监测一次,在基坑开挖工作的后期阶段需要每天进行一次观测,一旦有暴雨或者异常天气即沉降变形速率达到每天3毫米,边坡位移速率也是达到每天3毫米时便再次将观测频率提高,将观测的结果向基坑支护的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及时的汇报,保证观测精度能够与相应的标准相符。在进行基坑开挖以后,相应的支护人员应当对施工现场的实况每天进行及时的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的向最值汇报,进而制定相应的措施及时处理。监测报警表如下:

3.质量检验

首先,在双头搅拌桩开始施工以后,再等28天开始对水泥土的单轴抗压强度以及单轴抗压完整性进行检测,同时还需要对水泥土墙进行深度检测,这需要借助钻芯法进行。检测点书应当是总桩数的百分之一以上,而且要求至少6根。水泥搅拌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当在1兆帕斯卡以上。

其次,在双头搅拌桩形成七天以后,使用轻型动力触探检测注浆固结体的早期强度,其中的N10击数需要是原状土的两倍,将总桩数的百分之十作为检测点数。

4.总结

此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对基坑特点以及其周围环境状况为基础而且结合施工安全以及工程造价等各方因素,使用双排预应力管桩与水泥土搅拌桩组合进行基坑支护。事实证明,双排预应力管桩与水泥土搅拌桩组合在基坑支护的应用能够对变形进行控制,而且很少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能够使得竣工时间提前。

参考文献:

[1]潘延连,李文技,唐晓焰,等.水泥搅拌桩和预制管桩在高海拔冰积层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施工,2017,39(9):1324-1325.

[2]张新春.双排钻孔桩-搅拌桩复合围护结构应用在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中的效果分析[J].低碳世界,2017(6):176-177.

[3]佚名.双排型钢水泥土墙悬臂支护在长江Ⅰ级阶地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8(22):56-57.

[4]张帆,林明东,楼文荣.双排桩门架式支护结构在软土基坑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7(5).

标签:;  ;  ;  

水泥土搅拌桩和双排预应力管桩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