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及心理应激对免疫机能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运动及心理应激对免疫机能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论文题目: 运动及心理应激对免疫机能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

作者: 黄文英

导师: 许豪文

关键词: 力竭运动,长时间不同强度运动,急性心理应激,慢性多相性心理应激行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神经类型,焦虑特质,人格类型

文献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心理与免疫的关系研究走过曲折的道路。很早以前,人们只是怀疑心理状态对疾病发生过程及预后的影响,同时反复提出心理情感障碍和免疫机能状态之间联系的疑惑。系统研究脑、心理与免疫的关系,并在学术界得到认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心理神经免疫学诞生以后。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脑—行为—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行为、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过程的相互作用。许多行为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医学专家参与其中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行为与免疫、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调节、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之间的联系,并应用于减缓人们的痛苦,一般研究认为,紧张性刺激、情绪状态、个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与免疫密切相关,积极的情绪调节促进免疫机能,消极的情绪干扰导致免疫抑制甚至疾病发生。 近年来,人们对运动与免疫关系的认识层层深入。已经认识到不同运动强度、不同运动方式对免疫机能有不同的影响,运动后的不同时间段免疫变化不同,提出了提出“J”形模型、“开窗”理论、免疫抑制蛋白调节、自由基调节、营养物质耗竭、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心理应激等多种学说。 运动比赛情景错综复杂。运动员接受的应激源既有运动负荷带来的生理应激,又有来自竞争对手、教练员、亲人、队友的心理应激,高水平的运动比赛是技术、战术、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目前,在实验室研究中,运动训练学专家关注运动应激与免疫的研究,心理学专家关注心理应激与免疫的关系,将运动与心理应激融合起来共同研究的课题很少。到目前为止,对动物和人进行全面分析,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系统地对运动及心理应激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对不同类型运动员进行全面分析还没有见到报道。本课题研究力求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系统地观察运动及心理应激对免疫机能的影响,丰富心理神经免疫学的研究,指导运动比赛实践。 为了观察运动与心理应激对免疫的影响,必须建立可靠的心理应激动物实验模型,为慎重起见,本课题设计了两个预备实验。预备实验一主要是探索心理应激动物模型。以32只SD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空瓶刺激组、束缚应激组、灯光加电击应激组,实验时间为三周,其中一周为适应性生活,两周实施心理应激实验。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IL-2、IL-6的含量,用比浊法测定BUN的含量,并监测大鼠的体重,观察大鼠行为。结果表明,(1)心理应激会使应激动物体重下降,BUN升高;(2)空瓶刺激和束缚应激,IL-2有下降趋势,IL-6有上升趋势。说明体重和BUN是心理应激较为敏感的指标;空瓶刺激心理模型较为理想。 为了进一步观察运动加心理应激对免疫的影响,设计了预备实验二。如前实验一所示,虽然空瓶刺激效果好,但是,空瓶刺激也有缺陷,主要是定时饮水问题,运动后饮水量难以把握,心理应激效果与生理缺水难以区分,而且,空瓶刺激要求大鼠单笼饲养,这对于群居动物来说,单独居住就是心理应激。因此,我们还是采用灯光加电击作为心理刺激源。购置SD雄性大鼠犯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情绪应激组、力竭运动组、力竭运动加情绪应激组,情绪应激两周,力竭运动处死前24小时进行。采用放免法测定IL一2、IL一6和Cort。结果表明,力竭运动加慢性情绪应激引起IL一2显著下降,IL一6、Cort显著升高。说明力竭运动加慢性情绪应激导致Thl/ThZ平衡打破,表现为ThZ>Thl,细胞免疫能力下降,体液免疫能力升高;慢性情绪应激与运动对机体的影响有累积效应,单纯的力竭运动或为期两周的心理应激对大鼠免疫机能影响不显著,只有当二者累积起来才有影响。 运动训练比赛往往是长时间的运动加心理应激,因此,对长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加慢性心理应激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为此,本课题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一为动物实验,我们对预备实验作了进一步完善,主要是将心理应激的生理成分剔除,并解决心理应激适应问题,观察运动加心理应激动物行为变化的特点,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观察运动加心理应激及其机制。购置SD雄性大鼠81只,随机分为九组,大强度心理应激组,大强度心理加中等负荷运动应激组,大强度心理应激加大负荷运动组,中等强度心理应激组,中等强度心理应激加中等负荷运动组,中等强度心理应激加大负荷运动组,安静组,中等负荷训练组,大负荷训练组,采用旷场实验观察动物行为,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技术测定血液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采用放免技术测定IL一2、IL一4、IL一10,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IFN一Y、IL一ZR、IL一6R、Cort、ADR、 NA,用RT一PCR技术测定c一fos mRNA表达。结果表明:(1)、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及慢性多相性情绪应激影响动物行为,心理应激使得动物肢体活动减少,抑制修整行为,排泄行为减少;(2)、心理应激加不同强度运动导致白细胞数量增加,使机体炎症反应加剧;(3)、中等强度运动加中等强度情绪应激动物TCD4勺CDs+升高;(4)、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及慢性多相性情绪应激导致IL一2下降,IL一10上升,IFN一Y上升,SIL一ZR下降,SIL一6R下降;(5)、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及慢性多相性情绪应激导致Cort下降,心理应激使ADR、NA下降,而不同强度运动又使ADR、N

论文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运动及心理应激对免疫机能影响的文献综述

一、应激理论

二、运动应激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三、心理应激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四、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运动及心理应激对免疫机能影响的预实验

实验一、慢性情绪应激动物模型比较研究

实验二、力竭运动及慢性情绪应激对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运动及心理应激对行为及免疫机能影响的实验

实验一、长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及情绪应激对大鼠行为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研究一 长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及慢性多相性情绪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

研究二、长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及慢性多相性情绪应激对大鼠行为的影响

研究三 长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及情绪应激对免疫细胞数量的影响

研究四、长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及情绪应激对脾脏TCD_4~+、TCD_8~+及TCD_4~+/TCD_8~+的影响

研究五、长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及情绪应激对IFN-γ、IL-2、IL-4、IL-10影响

研究六、长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及情绪应激对slL-2R、sIL-6R的影响

研究七、长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及情绪应激对皮质酮的影响

研究八、长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及情绪应激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

研究九、长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及情绪应激对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实验二 急性心理应激对不同类型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

研究一、急性心理应激对青少年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

研究二、运动员性别、年龄与急性心理应激后免疫机能变化相关研究

研究三、运动员神经类型与急性心理应激后免疫机能变化的相关研究

研究四、运动员焦虑特质与急性心理应激后免疫机能变化的相关研究

研究五、运动员人格特质与急性心理应激后免疫机能变化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总结与展望

1.运动及心理应激对免疫机能影响及机制研究

2.本文工作特色及创新之处

3.本文解决的问题

4.展望—拟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研究总体设计

主要指标测试方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8

相关论文

  • [1].年龄、运动负荷对小鼠免疫细胞凋亡的影响[D]. 王安利.北京体育大学2001
  • [2].长时间不同运动应激导致大鼠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机制的研究[D]. 李红武.华东师范大学2003
  • [3].递增负荷运动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变化的特点、机制及其意义[D]. 郑陆.华东师范大学2004
  • [4].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 陈作松.华东师范大学2004
  • [5].运动对老年小鼠骨代谢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D]. 沈志祥.华东师范大学2005
  • [6].研究生体育锻炼与健康问题的研究[D]. 夏祥伟.华东师范大学2005
  • [7].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的骨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D]. 高丽.华东师范大学2005
  • [8].游泳锻炼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神经内分泌及行为学的影响[D]. 崔冬雪.华东师范大学2005
  • [9].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 李梁.华东师范大学2005
  • [10].运动对人体免疫稳态影响的研究[D]. 何伟.四川大学2006

标签:;  ;  ;  ;  ;  ;  ;  ;  ;  ;  ;  ;  

运动及心理应激对免疫机能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