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自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当前我国各级各类院校都面对就业制度的改革、劳动力群体的增加以及用人单位不断提高的人才素质要求,许多企业表示他们选择的不是最优秀的人才,而是诚实守信、有团结合作精神、职业道德操守高的学生。高职高专的学生同其他学历层面的学生一样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对在校大学生实施职业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毕业大军的主力之一,在校期间正是形成就业价值观、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明确就业方向等方面的关键时期,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缺乏个人职业的合理定位,还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更缺乏科学的职业观,从而导致不能及时有效的毕业,成为人才资源挤压、人才浪费现象中的主要群体。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实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有助于高职高专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且为他们就业做出有效的准备,提高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论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进行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部分,论述了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内涵、特殊性以及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实施职业观教育的必要性,如有利于完善高职教育、促进就业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部分,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价值观理论、职业发展理论等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理论依据,并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内容,涉及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评价。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就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现状展开调查,发现高职院校职业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以及间接原因,具体如家庭、学校、社会、学生层面。第四部分,为了完善高职院校职业观教育,笔者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如:高职院校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观的重视度,采取通过多途径宣传、并从制度上确保大学生职业观的地位;其次是建立完备的职业观教育体系,如加强与校外企业的联系以形成校外教育网络,同时要完善校内的教育机构;再次要通过多渠道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以建立具有职业指导资格的教师队伍;最后建议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与经验,并以美国为例,介绍了国外有关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具体实施办法。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最终达到帮助高职学生树立科学职业观的目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
  • (一) 职业观与职业观教育的内涵
  • 1. 职业观的定义
  • 2. 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内涵
  • (二)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特殊性
  • 1. 教育目标的特殊性
  • 2.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 3. 教育手段的特殊性
  • 4. 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 (三) 高职院校实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意义
  • 1. 有利于完善我国高职教育
  • 2. 有利于高职学生充分就业
  • 3. 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依据和内容
  • (一)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依据
  • 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2. 价值观理论
  • 3. 职业发展理论
  • (二)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内容
  • 1. 职业价值观
  • 2. 职业理想
  • 3. 职业道德
  • 4. 职业评价
  • 三、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一)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1. 教育目标不明确
  • 2. 教育内容不完整
  • 3. 教育过程不连贯
  • 4. 教育结果不理想
  • (二)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问题的成因
  • 1. 直接原因—学校与学生方面
  • 2. 间接原因—家庭与社会方面
  • 四、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途径
  • (一) 提高职业观教育重视程度
  • 1. 多途径宣传
  • 2. 制度上保证
  • (二) 建立完备的大学生职业观教育体系
  • 1. 加强与职业界联系,形成校外网络
  • 2. 完善教育机构与教育队伍,形成校内网络
  • (三)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 1. 提高本校教师专业素质
  • 2. 以职业界专家为补充
  • (四) 借鉴国外经验
  • 1. 学习西方先进理念
  • 2. 借鉴国外具体经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95后”大学生职业观培养路径[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11)
    • [2].核心价值观视域下辅导员如何引领大学生职业观[J]. 改革与开放 2018(03)
    • [3].你看懂员工的职业观了吗[J]. 光彩 2018(07)
    • [4].职业观培养与高校商业文化建设[J]. 林区教学 2017(06)
    • [5].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实践研究[J]. 学理论 2016(11)
    • [6].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大学生职业观研究[J]. 才智 2016(35)
    • [7].工匠精神及其对高专师范生职业观教育的启示[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4)
    • [8].大学生职业观形成过程中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及引导[J]. 高校辅导员 2016(03)
    • [9].论职业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归属[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10)
    • [10].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7)
    • [11].享受平凡中的幸福——浅谈教师的职业观[J]. 读写算 2018(12)
    • [12].韩国小学生职业观:因父母收入高低存差异[J]. 基础教育参考 2008(01)
    • [13].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职业观的调查分析——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教书育人 2013(24)
    • [14].试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J]. 文教资料 2014(21)
    • [15].“匠人”精神对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启示——兼论当代中日大学生的职业观[J]. 文教资料 2016(28)
    • [16].教师的职业观[J].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05)
    • [17].辅导员实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路径探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22)
    • [18].理想面前,稳定一文不值[J]. 当代工人 2016(23)
    • [19].高职院校关于培养学生正确职业观的重要性探析[J]. 知音励志 2016(16)
    • [20].吉本芭娜娜《白河夜船》之女性职业观解析[J]. 青年文学家 2017(21)
    • [21].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职业观融入[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3)
    • [22].“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该如何解读[J]. 山东教育 2017(Z6)
    • [23].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观教育[J]. 中华少年 2015(18)
    • [24].小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观教育[J]. 时代教育 2012(17)
    • [25].官本位的传统职业观对晚清实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启示[J]. 广西教育 2009(12)
    • [26].网信时代的职业观变革及青年职业教育研究:“斜杠青年”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 2019(Z1)
    • [27].论梁启超的报人职业观[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1)
    • [28].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偏差及其矫正——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4)
    • [29].马克思主义职业观视阈下的大学生职业观教育论析[J]. 高校辅导员 2015(05)
    • [30].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建构[J]. 文教资料 2013(09)

    标签:;  ;  ;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