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中攻击行为及其动机分析

浅析网络中攻击行为及其动机分析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在互联网中产生的攻击行为也随之增多,这背后的深层研究需要我们来仔细探究。因此,本文主要分为三个大的部分,一是对网络中的攻击行为的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二是对网络中攻击行为的动机进行了分析,三是根据对网络中攻击行为的研究和网络中攻击行为的动机的分析,对社会和教育方面提出了建议。通过对当前网络攻击行为述评,发现当前关于网络攻击行为深层研究很少,即使是网络中攻击行为的相关内容的研究更少。因此,本文通过对网络资料的研究、网络事件的整理及分析,从而对当前网络中较易发出攻击行为的人群、网络中攻击行为的特点、较易被攻击的事件以及影响网络中攻击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容易发出攻击行为的网民主要是道德价值沦丧者、缺乏安全者、反从众者以及认知失调者;网络中攻击行为的特点主要是:攻击工具以语言为载体、以精神、声誉为主要攻击方面、攻击行为目的实现的最大化、攻击行为的免责性、“旁观效应”的减少以及攻击行为的“去社会化”;而较易受攻击的网络事件主要是与明星等公众人物的行为、政府官员的行为、学校的学术腐败行为、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富二代”驾车肇事行为以及“小三”的行为有关的事件。在这些基础上,本文又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攻击行为的理论与网络这个特殊环境的作用的结合,对动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网络环境不同于现实环境,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以及非地域限制性,所以,网络中攻击行为的动机与现实中攻击行为的动机侧重点略有不同。本文通过对事件的分析,结果得出网络中攻击者的攻击行为的动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的需要,网民在现实中的安全需要被剥夺,出于攻击的准备状态,而网络这个特殊的环境以及事件的刺激为网民的攻击行为提供了线索,导致了攻击行为的出现。二是归属和爱的需要,一方面网民的攻击是为了获得在网络中群体的归属感,另一方面是为了挽回在现实中被剥夺的归属和爱,从而发出攻击行为。三是认知失调引发的动机,网民的攻击行为是为了消除网络事件爆发之前和之后两种矛盾的认知所导致的不愉快的体验。四是攻击行为的本能引发的动机,网络环境中本能的力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最后,本文的网络攻击行为的研究结果对网络管理者、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的其他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启发,因此,本文在最后对此提出了深远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当前的社会和谐发挥应有的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
  • 1.1.1 攻击行为的定义
  • 1.1.2 攻击行为的分类
  • 1.1.3 攻击行为的相关理论
  • 1.1.4 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 1.2 动机的相关研究
  • 1.2.1 动机的定义
  • 1.2.2 动机的分类
  • 1.2.3 动机的相关理论
  • 1.3 攻击行为的动力来源
  • 1.4 国内外关于网络攻击行为的研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2.1 网络中攻击行为的原因
  • 1.4.2.2 网络中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 1.5 问题提出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网络中攻击行为的研究
  • 2.1 网络中攻击行为的定义
  • 2.2 网络中攻击者的分类
  • 2.2.1 道德价值沦丧者
  • 2.2.2 缺乏安全者
  • 2.2.3 反从众者
  • 2.2.4 认知失调者
  • 2.3 网络中攻击行为的特点
  • 2.3.1 网络中攻击行为的工具言语化
  • 2.3.2 精神、声誉方面的攻击
  • 2.3.3 网络中攻击行为目的实现的最大化
  • 2.3.4 网络中攻击行为的免责性
  • 2.3.5 "旁观效应"的减少
  • 2.3.6 网络中攻击行为的"去社会化"
  • 2.4 网络中被攻击现象的主要分类
  • 2.4.1 涉及到明星行为和形象的事件
  • 2.4.2 涉及到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的事件
  • 2.4.3 涉及到教育界学术腐败的事件
  • 2.4.4 涉及到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
  • 2.4.5 涉及到"富二代"的驾车肇事事件
  • 2.4.6 涉及到婚外情或"小三"事件的现象
  • 2.5 网络中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 2.5.1 网络中攻击行为的主体影响因素
  • 2.5.2 网络中攻击行为的环境影响因素
  • 第三章 网络中攻击行为的动机探析
  • 3.1 安全的需要的动机
  • 3.1.1 关于安全需要的引发攻击的理论
  • 3.1.2 从网民的攻击行为对安全需要的动机的分析
  • 3.1.2.1 从对房地产商征地拆迁事件的攻击分析安全需要的动机
  • 3.1.2.2 从对地方政府官员的事件攻击分析安全需要的动机
  • 3.1.2.3 从对"富二代"的驾车肇事事件的攻击分析安全需要的动机
  • 3.2 归属与爱的需要的动机
  • 3.2.1 关于归属和爱的需要的理论
  • 3.2.2 从网民的攻击行为对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动机的分析
  • 3.2.2.1 群体性的攻击行为
  • 3.2.2.2 满足现实中归属和爱的需要
  • 3.3 认知失调引发的动机
  • 3.3.1 网络中攻击的认知失调的动机理论
  • 3.3.2 从网民的攻击行为分析认知失调引发的动机
  • 3.4 网络中攻击行为的本能引发的动机
  • 3.4.1 网络中攻击行为的本能理论
  • 3.4.2 从网民的攻击行为分析攻击行为的本能的动机
  • 第四章 网络攻击行为研究的社会及教育意义
  • 4.1 对网络管理者的启发意义
  • 4.2 对教育的启发意义
  • 4.3 对政府主管部门的启发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网络攻击行为的自动封堵与压制系统方案简述[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0(05)
    • [2].基于小组工作视角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干预的实证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 2020(08)
    • [3].暴力暴露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03)
    • [4].多手段融合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技术[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4(09)
    • [5].基于告警事件特征的网络攻击行为实时预警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8(12)
    • [6].家庭经济困难、自恋与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04)
    • [7].网络攻击行为研究[J]. 硅谷 2011(05)
    • [8].网络攻击行为的预防与解决途径[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 [9].基于半监督学习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检测优化方法[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0(04)
    • [10].网络攻击行为与安全防御[J]. 硅谷 2009(09)
    • [11].网络安全现状与网络攻击行为探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4(16)
    • [12].网络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和传统攻击行为的影响:疏离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科学 2019(05)
    • [13].大数据 大安全[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4(10)
    • [14].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06)
    • [15].浅谈网络攻击行为和解决方法[J]. 大众科技 2009(07)
    • [16].青少年网络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 2015(05)
    • [17].从美国顶尖信息技术咨询公司博思艾伦报告看俄罗斯网络作战[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0(09)
    • [18].大学生网络不文明行为问卷的编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18)
    • [19].发现内网攻击[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7(06)
    • [20].网络安全现状与网络攻击行为探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5(22)
    • [21].浅谈网络安全现状与网络攻击行为[J]. 科技信息 2012(27)
    • [22].父母心理控制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疏离感的中介作用[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9(04)
    • [23].APT攻击的再认识与重要目标体系防护[J]. 中国信息安全 2016(09)
    • [24].外刊速览[J]. 软件和信息服务 2011(11)
    • [25].安全事件管理系统中关联分析引擎的实现[J]. 计算机安全 2008(11)
    • [26].网络安全中网络欺骗的作用初探[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03)
    • [27].网络攻击过程的形式化描述方法研究[J]. 黑龙江史志 2008(23)
    • [28].基于行业专网的计算机病毒预警与防范系统研究[J]. 信息通信 2020(02)
    • [29].高校网络服务器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4(12)
    • [30].电子政务等级保护安全保障体系构建[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04)

    标签:;  ;  ;  

    浅析网络中攻击行为及其动机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