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新在何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理解和解答。有些同志认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之“新”就在于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把它贯彻于各个方面,在历史观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解方式认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之所以为“新”,是因为它实现了哲学主题的转换,从关注自然界转换到关注人、关注社会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同时还认为,“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研究领域的不同,物质本体论、自然辩证法等思想仍然是对自然的对象领域的研究,根本上没有超出自然唯物主义的理论,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有些同志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之所以为“新”在于把人类实践提高到哲学的对象世界的“本体”的地位,以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本体论。但这些理解方式对“新唯物主义”之“新”的解答并没有正确、深刻地把握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真正创新之点。我们对“新唯物主义”的实质认识,即不能以某个思想家的认识为依据,也不能以某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为依据。我们应当以马克思自己对自己“新唯物主义”观点的阐述和运用为依据,以马克思的哲学著作(是指已经对马克思的哲学著作文本做过正确的解释学定位工作的哲学著作文本)为依据,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本文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在于他实现了哲学出发点的根本转换,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之“新”就“新”在了“哲学出发点”上,即实践,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们的现实生活、人们的物质活动、人们的存在,理解为社会存在、人们的历史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是指人类改造外部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虽然与主观因素发生对立统一的关系,但实践本身并不包括主观的因素。旧唯物主义是从自然存在出发解释问题的直观唯物主义或自然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从实践,即人们的历史存在出发解释问题的实践唯物主义或广义历史唯物主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恩格斯对庸俗唯物主义的批判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05)
 - [2].唯物主义的历史(一)[J]. 科学与无神论 2013(02)
 - [3].相同的路径:恩格斯与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4].论偶然唯物主义[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04)
 - [5].祛魅与颠倒:两种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根源——兼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奠基性意义[J]. 学术研究 2014(12)
 - [6].内部分歧与外部质疑:英国文化唯物主义论争[J]. 英语文学研究 2020(01)
 - [7].马克思生态观的重建——《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导读[J]. 中华环境 2018(10)
 - [8].女人,你定位了吗[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0(09)
 - [9].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J]. 知行铜仁 2019(02)
 - [10].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称谓解析——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J]. 法制与社会 2018(23)
 - [11].对物质宇宙的爱意与崇仰——兼论唯物主义的智本形态与情本形态[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4(06)
 - [12].文化唯物主义——从哈里斯、威廉斯到玛奎特[J].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9(01)
 - [13].实践唯物主义与付诸实践的唯物主义[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9(04)
 - [14].《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对法国唯物主义的认识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4(14)
 - [15].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4)
 - [16].激进的批评——文化唯物主义莎评的政治批评特色及其困境[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17].论马克思对“敌视人的唯物主义”的批判——基于政治哲学视域的解读[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 [18].文化唯物主义作为一种研究策略:饮食人类学的研究[J]. 民俗研究 2012(05)
 - [19].庸俗唯物主义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04)
 - [20].论新唯物主义总体特征及其同正统唯物主义的异质[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 [21].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分野[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1)
 - [22].观念的唯物主义是唯心主义的特殊形态[J]. 唯实 2009(Z1)
 - [23].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含义理解和规定的演变过程[J]. 唯实 2009(11)
 - [24].重思旧唯物主义何以没有唯物史观[J]. 求实 2009(12)
 - [25].论唯物主义方法的内涵及其基本形式[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8(06)
 - [26].再论“观念的唯物主义”——兼答王金福教授[J]. 唯实 2008(04)
 - [27].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革命意蕴[J]. 学习论坛 2008(07)
 - [28].论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及其现实意义[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03)
 - [29].重新理解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及其革命性变革[J]. 中国社会科学 2016(11)
 - [30].究竟是什么支撑起了“新唯物主义”之“新”[J]. 学术研究 201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