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电的亲和性设计研究

智能家电的亲和性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

在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节奏加快,工作压力也不断增加,人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少而显得更加珍贵,因此,家用电器的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家电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本文由科技技术催生的智能家电开展设计研究,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分析,并结合概念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地阐述,旨在为家庭生活提供更丰富的色彩,同时增进“人与物”之间的交流,以产品亲和的设计使家电产品焕发无限光彩,营造温馨的生活空间。本文首先阐述关于智能家居的概念,并分析智能家电的发展现状,详细论述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生活方式的演变对家电设计的影响。其后,文章提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亲和性设计的需求,并从哲学、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探讨其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为智能家电的设计提供了依据。通过对人、物、社会和文化四方面解析,阐述了亲和性设计的暗示性、延伸性、功能性的设计原则,并将设计层次展开深入分析。在总结归纳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智能家电亲和性设计原则,主要从界面设计、交互方式、内涵语意、感官体验四方面展开论述,构想了一种新型的、宜人的家电产品。这个构想建立在先进的硬件技术、软件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基础之上,具有切实的可行性。通过产品亲和性设计营造出人、产品、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和谐共生的氛围,产品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产品亲和性设计的运用使周围产品呆板的面孔鲜活起来,使生存环境的面貌焕然一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络社会与当今设计
  • 1.1.2 我国家电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3 需求使设计理念得以拓展
  • 1.2 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课题的相关概念解说
  • 1.4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智能家电产品概述
  • 2.1 智能家居环境的出现
  • 2.2 智能家电的概念及分类
  • 2.3 国内外智能家电企业的研究现状
  • 2.3.1 国外智能家电企业的现状
  • 2.3.2 国内智能家电企业的现状
  • 2.3.3 国内外智能家电的比较分析
  • 2.4 智能家电的特征属性
  • 2.4.1 智能家电与传统家电的特征比较
  • 2.4.2 智能家电的设计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亲和性设计的概念及其原则
  • 3.1 网络时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
  • 3.1.1 时间分配的变化
  • 3.1.2 工作方式的变化
  • 3.1.3 学习方式的变化
  • 3.1.4 休闲理念的改变
  • 3.1.5 沟通与交流方式的改变
  • 3.1.6 购物方式的改变
  • 3.1.7 小结
  • 3.2 亲和性设计概念
  • 3.3 亲和性设计解析
  • 3.3.1 天人合一的亲和理念
  • 3.3.2 情感的亲和(人与物)
  • 3.3.3 社会的亲和(人、物与社会)
  • 3.3.4 文化的亲和(人、物与文化)
  • 3.4 亲和性设计原则
  • 3.4.1 亲和的暗示性
  • 3.4.2 亲和的延伸性
  • 3.4.3 亲和的功能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家电的亲和性设计分析
  • 4.1 智能家电的亲和诉求
  • 4.2 智能家电亲和性设计要素解读
  • 4.2.1 外显因素
  • 4.2.2 内隐因素
  • 4.3 智能家电亲和性设计方法
  • 4.3.1 界面设计的人性化
  • 4.3.2 交互方式的自然化
  • 4.3.3 内涵语意的融合化
  • 4.3.4 重视感官的体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设计提案
  • 5.1 前期调研
  • 5.1.1 消费者研究
  • 5.1.2 家用音乐播放器产品的相关分析
  • 5.2 设计定位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亲和性空间在室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 艺术品鉴 2015(04)
    • [2].城市社区转型的特殊性与社区亲和性建设[J].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3(03)
    • [3].中西方文化交融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亲和性的培育[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07)
    • [4].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亲和性培育问题研究[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19(01)
    • [5].探讨中西方文化交融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亲和性的培育[J]. 才智 2019(21)
    • [6].灰飞虱与水稻条纹病毒亲和性相关的RAPD标记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09(01)
    • [7].青年与科技的亲和性:两种向度的思考[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9(02)
    • [8].福州马尾尚城住宅小区景观亲和性评价[J]. 中国园艺文摘 2017(12)
    • [9].我国行政亲和性理念的缺失表现及成因探析[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0].日常实践视角下生活世界亲和性的嬗变与重塑[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 [11].高亲和性镍钴转运系统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8)
    • [12].不同结构黄酮类化合物对人血清白蛋白亲和力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 2012(03)
    • [13].家电的亲和性设计[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21)
    • [14].涡阳花沟西10号煤中微量元素的有机亲和性[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0(04)
    • [15].二氧化硅与液体介质的亲和性表征[J]. 无机化学学报 2016(05)
    • [16].猪H3N2亚型流感病毒受体亲和性鉴定[J]. 中国兽医学报 2013(07)
    • [17].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机制及其利用[J]. 福建农业学报 2015(04)
    • [18].外源水杨酸诱导水稻相关防御酶活性及内源水杨酸含量的变化[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0(05)
    • [19].基于MPCore与Linux的中断亲和性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20].荔枝“高接换种”技术要点及砧穗组合筛选[J]. 中国热带农业 2015(03)
    • [21].宪政与民主的复杂关系[J]. 学理论 2011(24)
    • [22].水稻亚种间亲和性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21)
    • [23].蛋白质-配体亲和性预测研究进展[J]. 药物生物技术 2010(06)
    • [24].乙烯和水杨酸在大豆胞囊线虫与大豆间亲和性反应中的相互作用[J]. 土壤与作物 2020(03)
    • [25].芍药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及种子破眠方法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19(05)
    • [26].商陆高亲和性K~+转运体基因PaHAK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植物生理学报 2011(01)
    • [27].提高源自Bacillus circulans 251的β-CGTase对麦芽糖亲和性及其在生产海藻糖中的应用[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9(05)
    • [28].植物高亲和性钾离子转运系统[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3)
    • [29].MRI对比剂Gd-DO3A-Ether-Rhein的合成及其坏死亲和性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9(04)
    • [30].近代法国新教与犹太教的选择亲和性[J]. 世界宗教文化 2020(03)

    标签:;  ;  ;  ;  

    智能家电的亲和性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