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生态 ——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研究

贵阳市乌当区生态 ——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系统耦合研究是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进行系统形成演化分析的重要手段和切入点,是目前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开展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生态—经济系统,探索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尤其对于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喀斯特地区来说,通过系统耦合研究可以重新整合生态—经济系统要素,拓宽系统的生态阈值,使系统具有更高的活性与缓冲能力,进而实现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耦合。 本文主要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以贵阳市乌当区为研究样区,运用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耦合模型等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对该区生态—经济系统 1999 年至 2003 年的耦合现状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研究表明,1999年至 2003 年该区生态—经济系统经历了“非良性耦合——良性耦合——非良性耦合”的变化:(1)1999 年,虽从压力与承载的比较看生态—经济系统还有部分盈余,但生态系统在压力下产生的恶性反馈已经导致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处于失衡状态,经济系统“反哺”的良性反馈还不足以改变系统整体的状态;(2)2000 年—2001 年,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趋于平衡,生态—经济系统趋于良性循环;(3)2002 年—2003 年,系统生态支持能力较低,人口压力较大,人口与经济活动的压力已超越了生态—经济系统的承载力,而生态系统的恶性反馈作用也已经显示出来,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关系处于失衡状态,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是恶性循环。 通过分析认为,系统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基本理论
  • 1.1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内涵
  • 1.1.1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含义
  • 1.1.2 人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双重地位
  • 1.1.3 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依赖性
  • 1.1.4 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依赖性
  • 1.2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的衡量
  • 1.3 生态-经济系统良性耦合的驱动因素
  • 1.3.1 消费者的选择与推动
  • 1.3.2 企业、个体生产者与农户的参与与改造
  • 1.3.3 政府的规章、制度与先导
  • 2 乌当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3 乌当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现状分析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2 压力指标的构建
  • 3.1.3 承载指标的构建
  • 3.1.4 反馈指标的构建
  • 3.2 分析方法与步骤
  • 3.2.1 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
  • 3.2.2 计算承载、压力、反馈、耦合指数
  • 3.3 系统耦合现状
  • 3.3.1 系统压力-承载耦合现状
  • 3.3.2 系统反馈现状
  • 3.3.3 生态-经济耦合现状
  • 3.3.4 小结
  • 3.4 系统耦合失衡的原因分析
  • 3.4.1 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
  • 3.4.2 人地矛盾加剧
  • 3.4.3 产业结构不合理
  • 3.4.4 资源消耗过快
  • 3.4.5 环境污染加重
  • 4 乌当区生态-经济系统实现良性耦合的措施
  • 4.1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 4.2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提高产业层次
  • 4.3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 4.4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 4.5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积极引导生产和消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框架与进展[J]. 科技导报 2020(13)
    • [2].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对产学研主体知识进化影响机理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12)
    • [3].我国系统耦合理论和耦合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J]. 防护林科技 2012(05)
    • [4].生态系统耦合视域下生物合作教学研究[J]. 成才之路 2015(13)
    • [5].北京市经济与水环境系统耦合关系及效果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7(02)
    • [6].黄河流域3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J]. 煤炭经济研究 2020(08)
    • [7].新疆:旅游产业和乡村振兴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基于系统耦合协调视角[J]. 区域治理 2020(04)
    • [8].基于系统耦合视角分析宏观经济发展[J].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4(05)
    • [9].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何以转向中西部?——基于系统耦合的视角[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9)
    • [10].城市“公园-经济”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演变[J]. 中国城市林业 2020(04)
    • [11].黄土高原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6)
    • [12].退耕背景下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9)
    • [13].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11)
    • [14].安徽铜陵市旅游系统耦合评价研究[J]. 旅游论坛 2013(06)
    • [15].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演化特征——以宁波市为例[J]. 科技导报 2020(11)
    • [16].新常态期人口迁移、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系统耦合关系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9(10)
    • [17].石家庄市经济-交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研究[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12)
    • [18].县南沟流域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过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5)
    • [19].基于区域品牌创建视角的欠发达地区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20(04)
    • [20].治沟造地背景下延安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9)
    • [21].体育文化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系统耦合互动关系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6(03)
    • [22].无锡市城乡系统耦合测度与耦合度变化规律研究[J]. 人文地理 2011(06)
    • [23].自动决策算法的法律规制:以数据活动顾问为核心的二元监管路径[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 [24].基于系统耦合的建筑物供能系统与运行优化研究[J]. 节能技术 2013(01)
    • [25].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6)
    • [26].系统耦合效应与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诠释[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27].内蒙古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20(01)
    • [28].旅游产业-区域经济-信息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7(18)
    • [29].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和途径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9)
    • [30].西北地区水资源环境与城市化系统耦合的时空分异——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为例[J]. 干旱区地理 2010(06)

    标签:;  ;  ;  ;  

    贵阳市乌当区生态 ——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