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研究

论文摘要

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看成是一种重要的稀缺性资源。一种制度对应一种效率。教育制度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能够带来高的教育效率,差的教育制度会阻碍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就是当前我国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几经变迁,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但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建设起步晚,在制度设计和安排上还存在诸多的不合理。因此,探讨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选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学术研究领域的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为我们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提供了独特的视野。论文以制度为核心,从制度变迁、制度结构等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全文由绪论和正文及结束语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的缘起、问题、现状、目的与意义、思路与方法等作了简要的阐述,同时对本论文所涉及到的几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正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制度变迁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以及博弈理论和寻租等理论。同时对本研究中的组织或个体进行人性假设: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第二部分是回顾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历史路径。首先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形成进行背景分析,然后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历史路径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1978-1984)、启动和试点阶段(1985-1991)、全面展开和蓬勃发展阶段(1992-至今);并将各个阶段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法律法规(正式制度)以及所实施的具体评估活动进行归纳,清楚地为我们展现一幅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历史“画卷”。第三部分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文中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变迁的主体、动力机制、变迁方式以及路径依赖四个方面,分别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结构体系中的主体构成、动力机制、方式和路径依赖。第四部分是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特征,包括变迁主体单一化倾向、变迁过程具有渐进性、变迁方式以强制性为主,间以诱致性变迁、增量革命与存量革命相结合。第五部分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及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虽几经变迁,但从其变迁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力量过多介入,行政力量过大、制度供给明显滞后和不足,导致制度缺失、路径依赖束缚高教评估制度变迁。论文最后基于制度创新,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作以前瞻,提出创新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议思考,包括法律法规建设、建立新型的政校关系、培育良好的文化意识形态、创新主体、选择合理的路径以及建立有效的制度运行机制等,用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简要阐述,并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需要跟进研究的地方。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四)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五)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和前提假设
  • (一) 理论基础
  • 1. 制度变迁理论
  • 2. 交易费用理论
  • 3. 其他相关理论
  • (二) 前提假设
  • 1.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 2. 机会主义行为
  • 二、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路径
  • (一)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形成背景
  • 1. 教育本身属性的需要
  • 2. 提升教育质量的需求
  • 3. 加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 4. 法制化建设的需要
  • (二)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历史路径
  • 1.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准备阶段(1978—1984)
  • 2.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启动与试点阶段(1985—1991)
  • 3.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全面发展阶段(1992—)
  • 三、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体系结构分析
  • (一)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主体分析
  • 1. 制度变迁的主体构成
  • 2.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主体构成
  • (二)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动力分析
  • 1. 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 2.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动力
  • (三)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方式分析
  • 1. 制度变迁方式的分类
  • 2.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方式
  • (四)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1.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解释
  • 2.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表现
  • 四、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特征
  • (一) 变迁主体单一化倾向
  • (二) 变迁过程具有渐进性
  • (三) 变迁方式以强制性为主,间以诱致性变迁
  • (四) 增量革命与存量革命相结合
  • 五、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 政府力量过多介入,行政权力过大
  • (二) 制度供给明显滞后和不足,导致制度缺失
  • (三) 路径依赖束缚高校评估制度变迁
  • 六、制度创新: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对策思考
  • (一) 加强高校评估的法律法规建设
  • (二)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政校关系
  • (三) 培育健康的评估文化意识形态
  • (四) 培养推动评估制度变迁的创新主体
  • (五) 选择合理的制度变迁路径
  • (六) 建立有效的高校评估制度实施机制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种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及现实启示[J]. 中国集体经济 2016(36)
    • [2].制度变迁理论比较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07)
    • [3].生产力一元决定论和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对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思想的再解释[J]. 政治经济学报 2016(01)
    • [4].新金融文明对金融创新的影响——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 大众投资指南 2017(03)
    • [5].制度变迁理论研究范式的比较[J]. 时代人物 2008(04)
    • [6].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J]. 东南学术 2016(01)
    • [7].制度变迁理论中的改革开放及当代启示[J]. 大连干部学刊 2016(03)
    • [8].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改革顶层设计的启迪[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9].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与降低民营经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策略分析[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10].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下竞争性选拔干部制度的完善[J]. 福州党校学报 2014(03)
    • [11].诺斯与格雷夫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J]. 经济纵横 2012(03)
    • [12].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下的中国改革创新[J]. 人民论坛 2012(23)
    • [13].诺斯制度变迁理论述评[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3)
    • [14].两大制度变迁理论的差异性分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5].制度变迁理论评述[J]. 理论学刊 2009(06)
    • [16].马克思与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3)
    • [17].新形势下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的影响[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8)
    • [18].关于国内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述评[J]. 山东社会科学 2008(01)
    • [19].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述评[J]. 经济学家 2008(03)
    • [20].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7(12)
    • [21].马克思与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比较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2].制度变迁理论下的美国与台湾金融制度的比较分析[J]. 时代金融 2016(15)
    • [23].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制度变迁理论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3(03)
    • [24].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中的新时期传媒体制变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03)
    • [25].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对政治学研究的挑战和启示[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02)
    • [26].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模式选择——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J]. 中国商界 2010(02)
    • [27].转轨时期国内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成就与困惑[J]. 经济师 2009(01)
    • [28].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演变[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9].我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发展——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30].奥地利学派制度变迁理论与企业家作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20)

    标签:;  ;  ;  ;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