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证书公钥系统的数字签名研究

基于无证书公钥系统的数字签名研究

论文摘要

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是AL-Riyami和Patenson在2003年亚洲密码学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该体制既不需要通过使用证书来确保公钥的真实性,也不存在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所固有的密钥托管问题,虽然同样也需要一个拥有主密钥的可信第三方KGC,但KGC只生成用户的部分私钥,并不知道用户的完整私钥,因此在无证书公钥体制下进行签名可以达到真正的不可伪造性,它比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的安全性高,同时在效率上比基于传统公钥体制的数字签名高.任意指定验证人签名由Steinfeld等于2003年首先提出,它使得签名的持有人可以把签名转换为指定验证人签名.考虑到无证书公钥系统和任意指定验证人签名的各自优点,本文把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在研究、分析和比较了传统的基于公钥的签名系统、基于身份的签名系统、无证书签名系统和任意指定验证人签名方案的基础上,基于Schnorr签名和基于身份的签名方案,构造了一个新的无证书任意指定验证人签名,给出了无证书任意指定验证人签名模式,并基于CDH问题构造了一个具体的签名实例方案,同时简要分析了该签名方案的安全性,该方案不仅保留了任意指定验证人签名的安全特性,而且具有了无证书签名的优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密码学与信息安全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础知识
  • 2.1 预备知识
  • 2.1.1 可忽略的
  • 2.1.2 单向函数
  • 2.1.3 散列函数
  • 2.2 双线性映射
  • 2.3 困难性问题
  • 第3章 数字签名
  • 3.1 电子签名
  • 3.2 数字签名
  • 3.2.1 数字签名的基本原理
  • 3.2.2 形式化定义
  • 3.2.3 数字签名的特点和功能
  • 3.2.4 攻击模型及安全性定义
  • 3.3 公钥基础设施PKI
  • 3.3.1 PKI的产生和发展
  • 3.3.2 PKI的基本构成
  • 3.3.3 证书管理问题
  • 3.4 基于身份的公钥系统
  • 3.4.1 算法构成
  • 3.4.2 基于身份与基于证书密码系统的比较
  • 3.4.3 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无证书数字签名
  • 4.1 无证书签名概述
  • 4.1.1 无证书签名提出的背景
  • 4.1.2 无证书签名的研究现状
  • 4.1.3 无证书数字签名的一般定义
  • 4.1.4 攻击模型与安全性定义
  • 4.2 指定验证人签名
  • 4.2.1 研究现状
  • 4.2.2 签名方案定义
  • 4.2.4 安全性模型
  • 4.3 无证书与基于身份、基于证书密码系统的比较
  • 4.4 无证书任意指定验证人签名
  • 4.4.1 无证书任意指定验证人签名的模式
  • 4.4.2 安全特性
  • 4.4.3 一个无证书任意指定验证人签名方案
  • 4.4.4 安全性分析
  • 4.5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基于无证书公钥系统的数字签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