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政策下的国债效用分析

我国财政政策下的国债效用分析

论文题目: 我国财政政策下的国债效用分析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金融学

作者: 何澍洁

导师: 邢天才

关键词: 国债,模型,政府购买乘数,挤出效应,货币政策

文献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增长不断减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一支独秀,GDP持续保持7%以上的增长率,以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功不可没。1996年以来国债规模快速增长,据统计国债投资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5-20%,累计创造就业岗位750万个,发挥了重要的拉动国内需求的作用。但是随国债资金日益深入国民经济,各类问题也日渐凸现。理论界对国债研究由来已久,也建立了较全面地的衡量指标体系,但笔者认为应结合本国具体国情考察国债相关问题。 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国债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国债的概念、国债规模衡量指导体系和国债理论的发展,并简介了我国国债的发展历程。 第二部分依据IS-LM模型,结合我国历史统计数据推倒出在封闭经济下的政府购买乘数,并实证分析了国债的挤出效应。而后进一步考察我国的国债政策的实施现状及其效果。通过分析各类影响国债政策运行效果的因素,笔者认为:国债政策极大的带动了我国经济,但也仍存在亮点不足,国债运作体制仍需不断完善。 第三部分中对我国国债运作机制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1)努力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放大国债投资乘数效应。(2)健全国债法律环境,协调市场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保障国债发行目的实现。(3)完善国债发行、偿还机制,降低国债筹资成本和财政风险。(4)调整我国国债持有人结构,完善国债市场。(5)改善国债资金投资方式,严格审批并科学选择投资领域。(6)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间的配合,平缓经济波动,推动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导论

1.1 国债及其衡量指标

1.2 国债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1.3 我国国债实践历程

2 我国财政政策中的国债效用分析

2.1 国债效应模型分析

2.11 中国经济下的IS-LM模型

2.12 乘数效应

2.13 挤出效应

2.14 其他模型中的国债效用分析

2.2 我国国债政策实施现状

3 我国国债政策的完善思路

3.1 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3.2 规范国债法律法规建设

3.3 完善国债发行和偿还机制

3.4 调整我国国债持有人结构

3.5 改善国债资金投资方式

3.6 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6-12-26

参考文献

  • [1].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用分析及选择[D]. 毛晓亮.华东师范大学2005
  • [2].积极财政政策与公司业绩的关系[D]. 李劲泳.浙江大学2010
  • [3].财政政策促进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与效应研究[D]. 曹瑾.天津师范大学2018
  • [4].财政政策、资本深化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D]. 田盛丹.山东大学2018
  • [5].财政政策与经济结构转型[D]. 李顺含.山东大学2018
  • [6].经济波动中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D]. 赛然·海拉提.山东大学2018
  • [7].新世纪日本财政失衡研究[D]. 张光峰.延边大学2018
  • [8].基于VAR模型的财政政策对房价影响的研究[D]. 邸圣乔.华北理工大学2018
  • [9].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效用探究[D]. 杜恋.南京师范大学2018
  • [10].促进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闫坤.山西财经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中国国债政策的经济分析[D]. 刘聪.湘潭大学2007
  • [2].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再研究[D]. 许海霞.重庆大学2006
  • [3].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现状及因素分析[D]. 李仁健.上海交通大学2007
  • [4].我国国债适度规模问题研究[D]. 吴昊.西北大学2007
  • [5].我国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D]. 梁清源.西南财经大学2007
  • [6].我国国债发行市场效率分析[D]. 陈兆梅.上海交通大学2007
  • [7].我国国债的经济效应研究[D]. 钱怡君.华东师范大学2006
  • [8].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研究[D]. 孙薇.武汉大学2005
  • [9].美国国债发行方式对中国国债发行的借鉴[D]. 孙亚君.山东大学2006
  • [10].我国国债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D]. 姜时友.东北财经大学2003

标签:;  ;  ;  ;  ;  

我国财政政策下的国债效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