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架构设计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架构设计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土地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所迫切面对的问题。土地管理的最有效方法即是要通过土地相关数据的各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协作,以达到土地管理的高效率和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土地管理信息化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当前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建立以地籍信息数据库为基础的土地信息基础设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从而使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可持续性以及高效性得以实现。然而目前各种基于不同GIS软件设计的名目繁多的地理信息系统数量众多,不同区域间或相关行业间信息共享、交换困难,过于强调图形而忽略土地管理机构日常办公和业务处理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本研究试图结合我国土地管理的现实需要,进行土地信息基础设施(SDI)的基本架构设计,这将使各级各地土地管理机关具备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可进行无纸化办公、土地交易等业务处理、地籍和图形信息存储、查询、分析,并兼容各种LIS软件数据,相关行业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还可通过互联网向外部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并提供咨询服务。本研究利用UML语言为基于数据设计理念的土地信息基础设施构架进行建模,从需求角度和技术角度对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用UML语言进行数据建模,可以直观、形象和标准的描述对象与对象直接的静态关系和对象的构成。所以,这些模型真实的描述了土地信息基础设施的数据类型。地信息基础设施由四个主要数据包构成:土地行政单元(Land Administrative Units)、土地资源区域(Land Resource Area)、合法不动产对象(legal real-estate Object class)以及地形对象(Topographic Object Class)。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土地信息基础设施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土地信息基础设施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阅读
  • 1.5.2 调研与数据采集
  • 1.5.3 模型设计
  • 1.6 论文组织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理论基础及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2.1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理论
  • 2.1.1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概念解析
  • 2.1.2 SDI 结构介绍
  • 2.1.3 空间信息服务
  • 2.2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理论框架
  • 2.2.1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
  • 2.2.2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
  • 2.2.3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的体系构成
  • 2.3 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2.3.1 必要性分析
  • 2.3.2 可行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设计总体架构
  • 3.1 设计思路
  • 3.1.1 网络
  • 3.1.2 数据资源及管理
  • 3.1.3 应用支撑
  • 3.1.4 业务应用
  • 3.1.5 应用门户
  • 3.1.6 安全保障
  • 3.1.7 标准化体系
  • 3.2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的技术框架
  • 3.2.1 总体技术路线
  • 3.2.2 总体技术框架
  • 3.2.3 应用系统建设方式
  • 3.2.4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框架
  • 3.2.5 网络体系架构
  • 3.2.6 安全体系
  • 3.3 关键技术
  • 3.3.1 应用整合
  • 3.3.2 数据交换系统
  • 3.3.3 数据资源配置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构架
  • 4.1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的总体框架
  • 4.2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的功能结构图
  • 4.3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步骤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土地信息数据建模
  • 5.1 概述
  • 5.2 建模的依据和意义
  • 5.2.1 建模的依据
  • 5.2.2 建模的意义
  • 5.3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数据构成
  • 5.4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数据模型
  • 5.4.1 土地行政单元
  • 5.4.2 土地资源区域
  • 5.4.3 合法不动产类
  • 5.4.4 地形对象
  • 5.5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数据类型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新动能与新发展[J]. 通讯世界 2019(12)
    • [2].浅析英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实践[J]. 保密科学技术 2019(11)
    • [3].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评估、保护工作的认识和思考[J]. 网信军民融合 2020(02)
    • [4].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能源发展的路径安排和绩效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 2020(08)
    • [5].财政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趋势——基于政务云整合的情况分析[J]. 中国高新科技 2020(05)
    • [6].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引领“新基建”[J]. 中国科技奖励 2020(04)
    • [7].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与特点解析[J]. 网络空间安全 2018(10)
    • [8].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及其实践探讨[J]. 网络空间安全 2018(08)
    • [9].智能时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趋势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14)
    • [10].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思考[J]. 中国信息安全 2019(06)
    • [11].ISO/IEC 27032:2012视角下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J]. 科技与法律 2017(06)
    • [12].大力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J]. 中国国情国力 2018(10)
    • [13].通信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实践与思考[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8(11)
    • [14].《信息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发布[J]. 中国设备工程 2017(03)
    • [15].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方法探讨[J]. 电信网技术 2017(04)
    • [16].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思考[J]. 水利信息化 2017(03)
    • [17].网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8].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架构研究[J]. 通信技术 2017(08)
    • [19].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与安全[J]. 计算机与网络 2017(18)
    • [20].美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识别认定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 信息安全研究 2017(10)
    • [2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立法对策[J]. 人民论坛 2016(08)
    • [22].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立法思考[J].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16(03)
    • [23].日本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信息安全 2016(07)
    • [24].日本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政策研究[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6(06)
    • [25].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框架研究(上)[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6(07)
    • [26].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立法[J]. 保密科学技术 2016(07)
    • [27].论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障对策[J]. 犯罪研究 2016(04)
    • [28].网络攻击视角下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法律保护探析[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9].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整体安全保障思路[J]. 信息安全研究 2016(10)
    • [30].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立法之名与实[J]. 东南法学 2016(02)

    标签:;  ;  ;  

    土地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架构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