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脉动燃烧过程NOx生成规律的研究

燃气脉动燃烧过程NOx生成规律的研究

论文摘要

气体脉动燃烧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燃烧技术,具有燃烧强度大、热效率高、生成污染物低等优点,然而脉动燃烧是一复杂的化工流体力学过程,理论量化困难,国内尚未推广至工程应用领域。论文针对脉动燃烧周期特性结合波动理论对燃烧脉动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驱动脉动燃烧过程的时间条件和空间条件;在瑞利准则基础上,设计了一套Helmholtz型脉动燃烧装置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脉动燃烧过程的实现除了需要满足一定的时间条件和空间条件外,还需要达到相应的燃烧强度。对脉动燃烧污染产物的测量结果表明:在燃料系数接近1.0的条件下,不同尾管长度的非预混脉动燃烧的NOx生成量在30-60ppm之间,远低于常规燃烧条件下的NOx生成量;在燃料系数处于0.681.0时,脉动燃烧过程的NOx生成量随燃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燃料系数较小的情况下,NOx的生成量受脉动频率变化的影响较小;当燃料系数接近于1.0时,脉动频率对NOx的生成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基于燃烧室内压力波动与上游供气压力之间的差值来实现燃烧器的燃气的供应或切断原理,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脉动燃烧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脉动燃烧特性对NOx生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动燃烧生成NOx的过程同燃烧脉动一样,呈现周期性的生成规律;脉动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同稳态燃烧一样极强地依赖燃烧时的温度,但在脉动工作状态下,燃烧产生强烈脉动,使得高温持续时间较短,并且气体涡团在进入燃烧室内瞬间参与完成反应,减少了反应持续时间,使得整个过程没有达到NOx生成时所需要的活化能,因此降低了NOx的生成,从理论上解释了脉动燃烧技术的低NOx成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脉动燃烧技术
  • 1.2.1 机理与特点
  • 1.2.2 脉动燃烧分类
  • 1.3 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1 工程应用
  • 1.3.2 理论研究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内容
  • 第二章 Helmholtz脉动燃烧过程NOx生成机理
  • 2.1 引言
  • 2.2 Helmholtz脉动燃烧原理
  • 2.2.1 工作过程
  • 2.2.2 脉动燃烧波动理论
  • 2.2.3 瑞利准则
  • 2.3 脉动燃烧NOx生成机理
  • 2.3.1 主要机理类型
  • 2.3.2 气体燃料燃烧时NOx的生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脉动燃烧NOx生成规律研究
  • 3.1 脉动燃烧装置
  • 3.1.1 试验系统设计
  • 3.1.2 脉动燃烧器进气阀选取
  • 3.2 测试技术及试验方法
  • 3.2.1 试验测试技术
  • 3.2.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脉动燃烧试验现象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3.3 试验结果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脉动燃烧数值模型
  • 4.1 燃烧过程数值模型
  • 4.1.1 控制方程
  • 4.1.2 控制方程过滤操作
  • 4.1.3 亚网格尺度方程封闭求解
  • 4.2 燃烧反应过程数值求解
  • 4.2.1 燃烧反应速率求解
  • 4.2.2 NOx生成模型
  • 4.3 小结
  • 第五章 脉动燃烧数值求解
  • 5.1 有限体积法
  • 5.2 网格划分
  • 5.3 边界条件
  • 5.3.1 壁面处和轴对称边界条件
  • 5.3.2 出入流边界条件
  • 5.4 程序运行
  • 第六章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6.1 引言
  • 6.2 燃烧特性研究与验证
  • 6.3 脉动燃烧NOx生成规律研究
  • 6.3.1 脉动燃烧NOx的周期性生成规律
  • 6.3.2 脉动燃烧NOx生成影响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实验测量数据
  • 附录2 入流边界程序编译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燃煤锅炉降低NOx燃烧和排放控制技术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3)
    • [2].燃煤锅炉降低NOx燃烧和排放控制技术研究[J]. 科技风 2016(23)
    • [3].单增李斯特菌nox基因的克隆、表达以及功能[J]. 食品科学 2017(02)
    • [4].污泥和脱灰污泥的热解特性及NOx前驱物的转化研究[J]. 上海节能 2020(08)
    • [5].国产双燃料发动机NOx排放性能分析[J]. 世界海运 2014(01)
    • [6].轨压与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NOx排放的影响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05)
    • [7].NOx分析仪转换效率检查方法研究[J]. 机电工程 2012(11)
    • [8].论船用柴油机排放NOx的危害和限排措施[J]. 珠江水运 2013(Z1)
    • [9].排气再循环:降低NOx排放的发动机机内技术[J]. 国外内燃机车 2013(02)
    • [10].铁基柱撑凹凸棒土的制备及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3(03)
    • [11].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NOx)机后净化方法[J]. 天津航海 2012(04)
    • [12].NOX介导的氧化应激对肝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7(09)
    • [13].预混燃烧室的NOx与未燃碳氢化合物排放性能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08)
    • [14].进气温度及喷油正时对中速柴油机NOx排放影响[J]. 内燃机 2013(05)
    • [15].浅议降低燃煤锅炉NOx的方法[J]. 企业技术开发 2012(11)
    • [16].基于入口NOx浓度软测量的脱硝系统先进控制研究[J]. 锅炉制造 2019(05)
    • [17].木薯NOX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10)
    • [18].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降低NOx排放工程实例分析[J]. 中国水泥 2016(07)
    • [19].汽油机喷水提高缸内压力和NOx降低排放的研究[J]. 内燃机 2016(04)
    • [20].电厂低NOx燃烧技术专利分析[J]. 情报探索 2015(04)
    • [21].低NOx燃烧控制在超超临界锅炉中的应用[J]. 安徽电力 2011(03)
    • [22].国华盘电俄制500MW超临界锅炉低NOx燃烧调整[J]. 神华科技 2009(02)
    • [23].燃煤电站锅炉低NOx排放技术应用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03)
    • [24].东莞市VOCs和NOx对臭氧生成的影响分析[J]. 环境 2015(S1)
    • [25].柴油车NOx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研究进展[J]. 工业催化 2011(04)
    • [26].时延神经网络的NOx排放动态建模[J]. 自动化仪表 2020(01)
    • [27].#5锅炉NOx排放浓度调整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15)
    • [28].低NOx分级燃烧技术的优化设计[J]. 科技资讯 2012(34)
    • [29].湿法烟气脱除NOx的研究进展[J].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08(04)
    • [30].基于最大信息系数变量选择的电站锅炉NOx排放量在线预估[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标签:;  ;  ;  

    燃气脉动燃烧过程NOx生成规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