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滩海海南—月东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预测

辽河滩海海南—月东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预测

论文摘要

岩性地层油气藏是当前国内油气勘探最现实、最有潜力、最具普遍性的领域。辽河滩海海南-月东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发育,勘探程度低,是辽河油田目前重要的勘探接替领域。因此针对该区开展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和成藏规律研究,对尽快取得滩海地区的勘探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缓坡带无井的现状,充分利用构造主体的钻井资料,结合地震反射特征建立起了缓坡带的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框架下通过沉积相、地震相分析技术,对研究区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层序、构造、沉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波阻抗反演和属性分析等手段预测储层的发育和分布,形成了缓坡带少井区地层岩性油气藏识别和评价方法,总结了区内的成藏条件、成藏规律,建立了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成藏模式,预测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发育层位和地区。通过本论文研究,识别出地层岩性圈闭9个,叠合面积31.4km2,预测圈闭资源量3774万吨,为滩海地区的勘探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 1.1 研究区勘探开发概况
  • 1.2 研究思路及关键技术
  •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地层发育特征及层序划分
  • 2.1 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
  • 2.1.1 前古近系
  • 2.1.2 古近系(E)
  • 2.1.3 新近系(E)
  • p)'>2.1.4 第四系平原组(Qp
  • 2.2 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
  • 2.2.1 地层层序划分
  • 2.2.2 主要层序的体系域特征
  • 2.2.3 层序追踪及地层层序格架的建立
  • 第三章 构造特征及演化
  • 3.1 解释方法及应用技术
  • 3.1.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技术
  • 3.1.2 速度分析
  • 3.1.3 相干体处理技术
  • 3.1.4 倾角扫描叠加处理技术
  • 3.1.5 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
  • 3.2 区域构造背景
  • 3.3 断裂特征
  • 3.3.1 主干断裂特征
  • 3.3.2 次级断裂特征
  • 3.4 构造特征
  • 3.4.1 基底构造特征
  • 3.4.2 盖层构造特征
  • 3.5 构造演化
  • 3.5.1 古生代地台期
  • 3.5.2 中生代裂陷期
  • 3.5.3 早古近纪伸展—走滑断陷期
  • 3.5.4 晚古近纪坳陷期
  • 第四章 沉积相类型及储层特征
  • 4.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1.1 河流相
  • 4.1.2 三角洲相
  • 4.1.3 扇三角洲相
  • 4.1.4 近岸水下扇
  • 4.1.5 湖泊
  • 4.2 地震相类型及特征
  • 4.3 沉积体系展布及演化
  • 4.3.1 地震相的平面分布
  • 4.3.2 沉积体系展布
  • 4.3.3 沉积演化
  • 4.4 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特征
  • 4.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4.2 储层孔隙特征及演化
  • 4.4.3 储层物性特征
  • 第五章 储层预测及地层-岩性圈闭描述
  • 5.1 储层预测方法选择
  • 5.2 波阻抗反演
  • 5.2.1 反演原理
  • 5.2.2 储层预测的关键流程
  • 5.3 地震属性提取及特征分析
  • 5.3.1 地震属性分析基本原理
  • 5.3.2 地震属性分析
  • 5.4 地层岩性圈闭描述
  • 第六章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及成藏模式
  • 6.1 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 6.1.1 油气藏类型
  • 6.1.2 油气藏流体性质
  • 6.2 油气分布特点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6.2.1 油气分布特点
  • 6.2.2 油气藏主控因素分析
  • 6.3 油气成藏模式
  • 第七章 勘探潜力分析
  • 7.1 区带地质评价及勘探潜力分析
  • 7.2 下一步勘探方向及部署建议
  • 7.2.1 拓展海月构造过渡区地层超覆及岩性油气藏勘探
  • 7.2.2 预探海南和月东太古界、古生界潜山,突破潜山油气勘探领域
  • 7.2.3 风险勘探海南东坡,寻找新的勘探领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渤海湾盆地缓坡带类型及其油气分布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2)
    • [2].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缓坡类型及油气特征[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01)
    • [3].陆丰凹陷东部缓坡带层序地层样式及控制因素[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7(03)
    • [4].辽河滩海海南-月东缓坡带地层岩性圈闭研究与预测[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2(06)
    • [5].东营缓坡带早始新世构造样式及特征研究[J]. 内江科技 2017(04)
    • [6].泌阳凹陷北部缓坡带核桃园组油气运聚成藏过程[J]. 地质科技通报 2020(03)
    • [7].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石油资源勘探潜力[J]. 当代石油石化 2010(09)
    • [8].滨浅湖缓坡带碳酸盐岩分布及开发方式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12)
    • [9].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大王庄缓坡带同生断层与油气聚集[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 [10].白音查干凹陷缓坡带储层预测效果分析[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11].箕状断陷缓坡带油气富集的主要地质因素[J]. 断块油气田 2011(06)
    • [12].箕状断陷湖盆缓坡带层序地层格架内成岩特征研究——以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沙河街组为例[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8(03)
    • [13].地震反射层夹角外推法定量确定地层超覆线位置——以陈家庄凸起东段北部缓坡带馆下段为例[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05)
    • [14].莱州湾凹陷南部缓坡带垦利16-A构造特征及其控藏作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05)
    • [15].DaWB地区Es2段南部缓坡带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研究[J]. 内江科技 2014(03)
    • [16].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缓坡带新近系河流相层序发育特征及沉积充填演化[J]. 古地理学报 2016(06)
    • [17].卫城北部地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5(10)
    • [18].高邮凹陷缓坡带戴南组隐蔽油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J]. 复杂油气藏 2013(02)
    • [19].辽东南洼东部缓坡带砂砾岩体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0(04)
    • [20].不同期次浊积扇体地震沉积学研究——以车西洼陷缓坡带车40-44块沙三上亚段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01)
    • [21].琼东南盆地崖北凹陷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地质学刊 2016(01)
    • [22].贵阳花溪区低丘缓坡带不同岩石类型上覆土壤养分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6)
    • [23].断陷盆地缓坡区控砂控藏机制与勘探发现——以歧口凹陷歧北缓坡带为例[J]. 石油学报 2017(07)
    • [24].南堡凹陷南部沙一段控砂模式[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02)
    • [25].断陷湖盆缓坡带高位三角洲体系与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分析——以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为例[J]. 沉积学报 2011(04)
    • [26].渤海南部缓坡带新近系油气运移模式——以垦利9油田群为例[J]. 海洋地质前沿 2020(11)
    • [27].滨浅湖缓坡带碳酸盐岩发育模式及油藏开发对策——以金家油田沙一段为例[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01)
    • [28].歧口凹陷缓坡带层序地层模式[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29].陆相箕状断陷缓坡带层序地层学研究与勘探实践——以埕岛东坡东营组为例[J]. 特种油气藏 2010(06)
    • [30].断陷盆地油气运移主要输导体系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10(06)

    标签:;  ;  ;  ;  ;  

    辽河滩海海南—月东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