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生物多样性及优良菌株的选育研究

乳酸菌生物多样性及优良菌株的选育研究

论文摘要

菌种的性能直接关系到酸奶质量的好坏,筛选出产酸力、黏度、风味、感官、后酸化等性能指标优良的菌株,对生产高质量的酸奶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本课题组分纯的乳酸菌菌株28株,其中球菌16株,杆菌12株进行活化,使其恢复活力,进行单菌株发酵性能测定,根据产酸速度、黏度、后酸化程度、发酵酸奶的感官质量选出9株优选菌株,其中球菌5株:1703La,SP1.1, SH9 4.3, CH9-9 4.0,03;杆菌4株: 01,CH9-3 4.0,SH3 4.3,3 4.5。由以上优选菌株组成的组合按照球杆菌比例45:1接种进行发酵实验,并与对应加入TM111的8个组合对照,其中球菌与TM111的比例为30:1,根据黏度、后酸化程度、发酵酸奶的感官质量实验结果选出优选组合为:SP1.1+3 4.5;SP1.1+SH3 4.3+TM111;1703La+3 4.5+TM111。通过对菌种组合稳定性实验和后酸化实验发现,在菌种传代过程中组合发酵的发酵性能稳定,后酸化程度比对照样严重。通过对菌株SP1.1、3 4.5进行不耐酸菌株自然筛选和诱变筛选,共筛选出8株抗后酸化菌株。通过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后酸化验证实验,发现对于球菌SP1.1,自然筛选驯化的菌株后酸化度比原始菌株降低了8%。对于杆菌3 4.5,自然筛选驯化的菌株LS和化学诱变筛选的L31后酸化度比原始菌株分别降低了5.1%和5.9%;化学诱变筛选出的菌株L16,L39后酸化改善效果不明显;化学诱变筛选出的菌株L34和紫外诱变筛选出的菌株LZ,后酸化度比原始菌株分别降低了10.6%和11.9%,效果最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酸奶
  • 1.1.1 酸奶的形成
  • 1.1.2 酸奶的保健作用
  • 1.2 乳酸菌
  • 1.2.1 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 1.2.2 乳酸菌代谢
  • 1.2.3 发酵乳制品常用乳酸菌菌种
  • 1.2.4 乳酸菌发酵过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产酸菌株筛选研究
  • 1.3.2 黏性菌株筛选研究
  • 1.3.3 风味菌株研究
  • 1.3.4 乳酸菌筛选方向分析
  • 1.3.5 乳酸菌的研究课题
  • 1.3.6 酸奶后酸化控制研究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乳酸菌株发酵性能测定
  • 2.2.2 黏度、风味、产酸速度、后酸化菌筛选
  • 2.2.3 菌株的优化组合
  • 2.2.4 不耐酸菌株的筛选
  • 2.2.5 活菌数测定
  • 第3章 乳酸菌发酵性能测定及优良菌株的筛选
  • 3.1 产酸菌株初筛
  • 3.1.1 溴甲酚紫实验
  • 3.1.2 产酸菌株筛选
  • 3.2 乳酸菌发酵酸度及pH 随时间变化曲线
  • 3.3 黏度、风味、产酸速度、后酸化度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优势菌株互配实验
  • 4.1 乳酸菌菌种组合初步筛选
  • 4.2 互配菌种球杆菌比例对发酵的影响
  • 4.3 调整TM111 比例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 4.4 优选菌种组合发酵优化筛选
  • 4.4.1 脱脂乳混合发酵发酵黏度、后酸化
  • 4.4.2 鲜奶混合发酵黏度、风味、后酸化测试
  • 4.5 菌种组合发酵后酸化实验
  • 4.5.1 单菌株最大产酸量实验
  • 4.5.2 单菌株后酸化实验
  • 4.6 菌种组合稳定性实验
  • 4.6.1 单菌株传代稳定性实验
  • 4.6.2 不同代次单菌混合发酵实验
  • 4.7 优选菌种组合重复实验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抗后酸化菌株筛选
  • 5.1 不耐酸菌株自然筛选
  • 5.2 不耐酸菌株紫外诱变筛选
  • 5.3 不耐酸菌株化学诱变筛选
  • 5.4 筛选菌株后酸化验证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猪源生物膜乳酸菌的筛选与生物学特性分析[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06)
    • [2].耐镉乳酸菌对蛋鸡组织和鸡蛋中镉残留及部分矿物元素沉积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20(01)
    • [3].乳酸菌富硒优化及其活性评价[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8)
    • [4].乳酸菌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 湖北农机化 2020(03)
    • [5].鸡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13)
    • [6].山姆首推乳酸菌奶黄月饼,休闲健康成中秋新“食”尚[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25)
    • [7].降解展青霉素的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8)
    • [8].长白山原始森林土壤源耐低温乳酸菌的筛选[J]. 中国畜牧兽医 2020(10)
    • [9].自然与乳酸菌强化发酵过程中红酸汤品质变化[J]. 中国酿造 2020(10)
    • [10].乳酸菌知识漫谈[J]. 生物学教学 2008(10)
    • [11].乳酸菌培养基的优化设计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07)
    • [12].即食型乳酸菌菌粉改善肠道健康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09)
    • [13].乳酸菌豆坯发酵生产低盐腐乳品质及生物胺含量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7(04)
    • [14].益生乳酸菌在乳制品中的应用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17(15)
    • [15].护卫肠道健康,成为国民信任的乳酸菌企业——访四川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用部产品经理闾中平[J]. 食品安全导刊 2017(22)
    • [16].低温乳酸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7(04)
    • [17].冷冻和冻干处理对酸面团中乳酸菌活力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25)
    • [18].乳酸菌乳品的微生物指标检测[J]. 食品安全导刊 2017(24)
    • [19].低温乳酸菌在果蔬发酵饮品中的应用前景——以贵州火龙果酵素为例[J]. 现代食品 2017(19)
    • [20].乳酸菌功能作用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技术 2015(14)
    • [21].探索“乳酸菌+虫子”生态养殖新模式[J]. 农村科学实验 2020(03)
    • [22].乳酸菌在泡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饮食科学 2018(18)
    • [23].海水对固定化乳酸菌生长的影响[J]. 河北渔业 2020(07)
    • [24].发酵蔬菜中乳酸菌资源筛选的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 2019(01)
    • [25].乳酸菌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J]. 今日畜牧兽医 2019(04)
    • [26].乳酸菌在健康食品中的应用进展[J]. 上海医药 2018(15)
    • [27].传统酸肉中可降低胆固醇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3)
    • [28].益生乳酸菌在乳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3)
    • [29].猪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 微生物学报 2017(12)
    • [30].乳酸菌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08)

    标签:;  ;  ;  

    乳酸菌生物多样性及优良菌株的选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