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例小儿惊厥的相关病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153例小儿惊厥的相关病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耿吉英(山东省武城县人民医院山东德州253300)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小儿惊厥的相关病因及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及抢救护理措施。方法对153例小儿惊厥的临床临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3例小儿惊厥病例中以婴幼儿为高发年龄组,其次为新生儿组。新生儿组显示以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及颅内出血占新生儿组66.7%,低钙血症及低血糖各占13.3%;婴儿组热惊厥和癫痫各占19.6%,低钙血症占17.6%;幼儿组热惊厥和癫痫各占31.1%和24.4%;学龄前儿童热惊厥和癫痫各占25.0%和55.0%;学龄儿童以癫痫较常见,占本组的57.1%。结论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不同年龄组发生惊厥的原因比例不同,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惊厥的发生,降低对患儿的损伤程度。

【关键词】小儿惊厥相关病因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093-02

惊厥是全身或者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的收缩,常伴意识障碍。这种暂时性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大多由于过量的中枢神经性冲动而引起。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成人的10-15倍,是儿科常见急症。对于小儿惊厥的处置和护理得当,可使患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避免脑组织受到损害及影响智力的发育,否则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因此,收集了我院153例小儿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中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小儿惊厥临床资料153例,占同期住院病儿的2.5%,其中男97例,女56例。年龄:出生-28天的30例,占19.6%;28天-1岁的51例,占33.3%;1-3岁的45例,占29.4%;3-7岁的20例,占13.1%;7岁以上的7例,占4.6%。

1.2方法将153例小儿惊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小儿惊厥与发病年龄的关系。

小儿惊厥病因与发病年龄的关系

1.3护理对策

1.3.1一般护理

惊厥患儿病情变化快,多较危重,应备好氧气、吸痰器、气管插管及急救药物,一旦发生惊厥,将患儿去枕头偏向一侧,解开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保持环境安静,治疗及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1.3.2控制惊厥

惊厥持续时间长,易引起缺氧性脑损伤,故应尽早控制惊厥发作,护理人员应熟悉其常用药物的剂量及用法。惊厥发作时应首选地西泮:0.3~0.5mg/kg缓慢静脉注射,5分钟内生效,但作用短暂,必要时15分钟后重复。也可保留灌肠,同样有效,但肌注效果不佳,最好不用;新生儿惊厥时首选苯巴比妥:15~30mg/kg静脉注射,无效时可再用10mg/kg,但每日维持量为5mg/kg,其它年龄组小儿可用苯巴比妥10mg/k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20分钟重复一次;10%水合氯醛:每次0.5mg/kg,最大量不超过10ml,加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作用较快,必要时30~60分钟后可重复,也可口服。无抗惊厥药时,可针刺人中、合谷。

1.3.3对症治疗

高热者采取药物及物理降温,维持水电平衡。头痛、呕吐、囟门张较高者,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

1.3.4病因治疗

围生期窒息是引起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主要病因,新生儿面部分娩出后应立即用手挤压口鼻,减少吸入羊水的机会,剖宫产时亦同样重要。在建立有效通气的情况下,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防治脑损伤,而其它惊厥者,也应尽快找出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3.5密切观察病情

详细记录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二便情况,注意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并防止意外损伤。

1.3.6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关心体贴患儿,对家长予以安慰,并解释病情,消除其恐慌心理。并向患儿家长讲解惊厥的有关知识,指导家长掌握止惊的紧急措施。使患儿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2结果

对153例小儿惊厥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1)小儿惊厥3岁以内的126例,占82.4%;(2)新生儿组HIE及颅内出血的20例,占新生儿组的66.6%,其次为低血钙、低血糖、核黄疸10例,占33.3%;(3)婴幼儿组以热惊厥及癫痫占多数。共45例,占婴幼儿期46.9%;其次为颅内出血及颅内感染24例,占25.0%;各种药物及毒物中毒12例,占12.5%;(4)学龄前儿童以热惊厥及癫痫占多数,为16例,占学龄前儿童的80.0%;(5)学龄儿童以癫痫较常见,为4例,占学龄儿童组57.1%。以上病历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全部好转,痊愈,无死亡病历。

3讨论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神经髓鞘形成不完善,对皮层下的抑制作用较差,一个较弱的刺激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加上神经兴奋介质起抑制作用的物质缺乏,如γ-氨酪酸,因此小儿惊厥的发生率较高。

HIE和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新生儿期发生惊厥的主要原因,占新生儿组的66.6%,而新生儿窒息又是引起HIE及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其高危因素包括脐带因素、头位难产、妊娠高血压病、剖宫产中体位、麻醉因素,因此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干预措施,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及麻醉体位,是减少新生儿窒息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只有全程提高产科质量,才能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1]。

低钙惊厥也不容忽视,大部分发生在1岁以内,新生儿组占13.3%,婴儿组占17.6%,且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因此,加强孕期及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提倡母乳喂养,及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可防止或减少低钙惊厥的发生。

婴幼儿组以热性惊厥及癫痫占多数,其中10例有阳性家族使(7例父母有热性惊厥史,3例有癫痫病史),证实有遗传因素。热性惊厥多在发热初期,大部分在病程三天以内发生惊厥,病因以呼吸道及肠道感染为主,并好发于6个月~3岁,本资料显示与此年龄段相符。热性惊厥首次发病年龄越小,反复发作次数越多[2],多次热性惊厥发作时可使行为动作能力及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并可能成为日后发生难治性癫痫的病理生理基础。因此,讲究卫生,增强体质,预防传染病,减少发热是预防高热惊厥的重要措施。另外,还有资料显示,微量元素与热惊厥关系密切,铁或锌的缺乏可能参与或促使热性惊厥的发生,甚至可能是引起热性惊厥的直接原因之一[3]。因此,合理喂养,防止微量元素缺乏或过量,保证神经系统及体格的正常发育,对有效减少热性惊厥的发生有积极意义。其次为颅内出血(包括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及颅内感染,其中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以母乳喂养者多见,故新生儿出生后常规肌注维生素K1,可大大降低此病引起的颅内出血发生率。

癫痫在3岁以上小儿多见,是小儿无热惊厥的常见原因。本资料显示学龄前儿童占55.0%,学龄儿童占57.1%,而婴幼儿期占19.6%和24.4%,并且证实有遗传因素,癫痫的治疗原则是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坚持按规律服药。

化脓性脑膜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90%的化脓性脑膜炎为5岁以下小儿,1岁以下为患病高峰。本病预后不良,死残率高,神经系统后遗症较多,应引起高度重视,尽早明确诊断。除对症治疗,并发症治疗及支持疗法外,主要采取病原学治疗,根据不同的致病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对恢复期患儿,应进行功能训练,指导家长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护理,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总之,临床中小儿惊厥发生率较高,占同期住院患儿的2.5%,其中以3岁以内发病率最高,占82.4%,与苏华报道相似[4]。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随年龄不同病因有所不同,也会随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小儿惊厥的病因与年龄的关系,掌握小儿惊厥的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加强病因治疗及护理,对防止脑损伤,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邢玉辉,冯冠娥.新生儿窒息86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8,3(14):22-23.

[2]吴小慧,麦坚凝.热性惊厥影响患儿行为的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7(24):550.

[3]赵凯,唐卫珍,陈迎春.儿童热性惊厥与常见微量元素关系探讨。中国急救医学,2007,27(2):123.

[4]苏华.352例小儿惊厥的病因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5,4(10)774.

标签:;  ;  ;  

153例小儿惊厥的相关病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