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者,美之极 ——中国艺术美的理想境界

韵者,美之极 ——中国艺术美的理想境界

论文摘要

韵者,美之极。韵与美既相联系,也相区别,韵是美的最高境态。西方美学中的“美”不足以评价中国理想艺术的至境,中国的艺术是以“韵”作为最高目标的。中国的艺术美意识经历了一个由崇美到尚韵的历史嬗变过程。与艺术美观念发展流变相适应,韵自身也经历了由“声乐之韵”到“人物风韵”以至“艺术之韵”的历史演变。它的审美内涵在历史的阐释中得到不断地巩固和丰富。在宋代特定的时代条件下,韵作为审美理想得到确立,不仅成为艺术美的极致,而且被广泛地推用到各门艺术并成为最高的审美评价标准。韵的审美内涵鲜明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审美特征;韵与中国艺术的精神品格有着内在的一致,即儒、道、禅的“仁”、“游”、“妙悟”共同构成它们内在的精神实质。通过中西对艺术美最高理想的不同追求的比较,可以更加明确韵是中国艺术美的最高理想,它所具有的亚宗教性是中国艺术的民族特征,这为民族的艺术美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启示——真正的艺术美学应当是美韵并存的。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艺术美意识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从崇美走向尚韵
  • 1. 中国美感史的发展阶段
  • 2. 由美而韵的表现
  • 第二节 历史的界点与根源
  • 1. 时代精神的转移与士人心态的转向
  • 2. 三教思想在心性之学上的融合以及对审美理想的建构
  • 3. 艺术自身因素发展臻于成熟
  • 第二章 韵的美学历程
  • 第一节 声乐之韵
  • 第二节 人物风韵
  • 第三节 艺术之韵
  • 第三章 韵的审美内涵、哲学品格与理论地位
  • 第一节 韵的审美内涵
  • 1. 隽永之韵:含蓄隽永的旨趣
  • 2. 清雅之韵:脱俗尚雅的趣味
  • 3. 圆融之韵:浑然圆成的境界
  • 4. 回旋之韵:流连往复的意趣
  • 第二节 韵的哲学品格
  • 1. 仁:韵与“孔颜乐处”
  • 2. 游:韵与“神与物游”
  • 3. 妙悟:韵与“渊澄之境”
  • 第三节 韵的理论地位
  • 1. 韵与清、雅、远、逸
  • 2. 韵与气、神、意、味
  • 3. 韵与意境
  • 第四章 中西艺术美的理想范型
  • 第一节 西方艺术美的理想
  • 第二节 “诗之韵”与“画之美”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韵者,美之极 ——中国艺术美的理想境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