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陈敬容是九叶诗派中一个重要的女诗人,对她诗歌的研究,是中国新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诗歌内容丰富,本文从两个角度切入,正文的第一部分从纵向角度对她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进行史料的梳理,特别注重分析她早中期诗歌创作发展变化的轨迹。正文的第二部分则从横向的角度分析她的诗歌的艺术特色,通过分析她的诗歌中凝定的意象群阐述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分析她的诗歌中生命意识的感召力和诗歌的思辨性以及意象的暗示性和意象的自由组合在她的诗歌中形成的张力。她在中西诗艺结合上取得的成就和它推动新式现代化进程中做出的贡献也是本论文不可饶过的论述。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阴柔与阳刚的并奏:陈敬容诗歌论[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盈盈的“力”:陈敬容《盈盈集》的生命意涵[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9(03)
 - [3].“让所有的虚饰层层剥落”——品读陈敬容[J]. 郭沫若学刊 2018(03)
 - [4].陈敬容:一生的出走[J]. 炎黄春秋 2016(08)
 - [5].陈敬容的“忏悔”之音——早期佚文与离兰事件[J]. 新文学史料 2016(02)
 - [6].时代、诗歌与力量——评陈敬容《力的前奏》[J]. 星星 2020(23)
 - [7].陈敬容:“让所有的虚饰层层剥落”[J]. 散文诗世界 2019(06)
 - [8].珠和觅珠人[J]. 诗选刊 2017(05)
 - [9].陈敬容诗选[J]. 中国诗歌 2014(09)
 - [10].陈敬容:老去的是时间[J]. 诗歌月刊 2008(09)
 - [11].陈敬容的诗(9首)[J]. 诗歌月刊 2008(09)
 - [12].以自我发现了一个诗的王国——陈敬容新诗导读[J]. 中国诗歌 2014(09)
 - [13].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诗人、翻译家陈敬容先生逝世20周年祭[J]. 作家 2009(09)
 - [14].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畅游——陈敬容《山与海》赏析[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07)
 - [15].人生何必为一把葱——《陈敬容诗文集》序[J]. 书城 2008(11)
 - [16].陈敬容的清华诗缘——早期佚诗与离乡出走事件[J]. 新文学史料 2008(03)
 - [17].论《恶之花》中的视觉艺术因素在翻译中的再现——以陈敬容的翻译为例[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8].发现一个完整的陈敬容——读《陈敬容诗文集》[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9(01)
 - [19].偷读——现当代文化名人传记之陈敬容传[J].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8(12)
 - [20].爱的缺乏与陈敬容的诗创作个性[J]. 长城 2009(02)
 - [21].谁的手指敲落冷梦[J]. 长江文艺 2013(07)
 - [22].流派研究对个体特征的遮蔽——从《陈敬容诗文集》说起[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9(02)
 - [23].陈敬容与九叶诗人创作的比对研究——以诗歌意象的独特性为例[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2)
 - [24].在朝向他者与返回自我之间——九叶派女诗人陈敬容翻译观探索[J]. 文学与文化 2019(01)
 - [25].海上柔靡与都市想象——回望先锋诗歌系列之十[J]. 山花 2015(05)
 - [26].假如你走来[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15)
 - [27].“高飞”与“远航”的生命追求——《山与海》赏析[J]. 芒种 2012(18)
 - [28].中法诗歌隐喻比较——陈敬容和波德莱尔的诗学隐喻观[J]. 广西教育 2013(23)
 - [29].流动的音乐与凝定的雕塑——陈敬容、郑敏20世纪40年代诗歌的审美差异[J]. 名作欣赏 2010(20)
 - [30].伯乐颂(二首)[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