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之浅见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之浅见

蒋亚波

摘要:阅读不仅是理解和吸收语言文化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而且是语言文化信息的最便捷的输入源,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是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事物、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阅读能力;逻辑猜测;上下文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六级”要求是: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20万词以上;“七级”要求是: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30万词以上。同时,《课标》在情感态度方面要求高中学生能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的活动,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沟通和表达,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在学习中有较强的合作精神,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显然,要达到《课标》的要求,只靠教科书式远远不会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的。没有一定的语言输入量,就无法保证一定的输出量。但现实是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沉重,没有较好的阅读能力是无法完成《课标》所要求的课外阅读量的,那么,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掌握较好的阅读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想在本文中就自己的教学体会,浅谈一下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查阅法

查阅法是一种查寻式阅读,它是从阅读材料中有目的,有选择地迅速查找某一具体事实或特定信息的技能,其要求是快速,准确。即没有必要通读全文,只要能快速找到想索取的有关内容就算完成了阅读任务。

在考试中,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时,这一方法就可以应用,即学生先把文章后面的问题读一遍,看清每个题干是什么意思,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文章,这样,就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必要每个词,每个句子都要弄清楚,而仅能回答问题即可。总之,这一方法要求学生在不连贯的、跳跃式的阅读中能够迅速掌握所需信息。

二、确定中心思想法

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一篇文章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各个段落中心思想的深入阐述烘托出来的。英语中,用来表达这个中心思想的句子叫主题句(thetopicsentence)。通常文章的中心思想包含在文章的首句,有时也在文章的末句。其他句子都是用来说明和阐述主题句。因此,在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时,要求学生重视阅读文章的首句和末句。但也有一些文章,中心思想常常贯穿在全文中,因此要求学生纵观全文,对段落的内容要融会贯通,对文章有个透彻的理解。

NewYorkcanbeadangerouscityespeciallyatnight.Manypeopledonotgooutintothestreetsaloneafterdark.Theproblemisoftenworseforwomen.OneNew-Yorkerfoundanunusualanswertothisproblem.Shiisasinger,LouiseO’Brien.Shehastodrivetoclublateatnight.Thenshehastodrivehomeaftertheshow.

Louiseneededafriendforprotection.Nowshehasaballoonthatlookslikeaman.HesitsinthepassengerseatofLouise’scarwhenshedrivesatnight.PeoplethinkthewomandriverhasamanwithherandLouisefeelssafe.

Whydon’tmanypeoplegooutintothestreetsatnight?Because___________________.(B)

A.theyareafraidofproblems

B.theydon’tfeelsafe

C.theyareafraidofmeetingpeople

D.theyhadnothingtodo

上述这段短文的中心是说明“NewYorkcanbeadangerouscityespeciallyatnight.”而对妇女来说,情况尤其如此。女歌唱演员Louise提出了一个极妙的办法来保护自身的安全。

三、猜测词义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一遇到新词就不知所措,总是去查字典以求得正确解释,结果影响了阅读速度,从而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也使阅读量大打折扣。

阅读中的生词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基本上不影响对文章理解的生词;另一类是对文章理解直接相关的生词。对于第一类生词,即使我们不知它的确切含义,仍可较为准确地理解原文,因此完全可以跳过去不予理会。阅读时,应切记的一点是:不要试图弄清文章中每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否则既影响速度,又影响理解。

至于与文章理解直接相关的生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猜测词义。

利用上下文来猜测词义

例如:

TheBiggestintheworld

Peterdozedoffwhilehisteacherwastalking.

Teacher:Peter!Tellus,whatisthebiggestintheworld?

Peter:Well,well…eyelids.

Teacher:What?Eyelids?

Peter:Yes,sir.BecauseassoonasIshutmyeyes,theeyelidscovereverythingoftheworld.

该短文中,“eyelids”一词根据上文中的“shuteyes”挡住眼睛的东西,猜出是“眼皮”之意。

2.通过原文中提供的例子来理解词义

例如:suffixes:suchas–ing,-ed,-s,-ful,and–less,maycausespellingchangeswhenaddedtowords.

句中给出了“suffixes”的几个例子,-ing,-ed,-s,-ful,这些都是常见的单词后缀。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便可知道“suffixes”的意思是“后缀”。

3.运用对比法猜测词义

对比法常用的词或词组有:but,while,however,yet,nevertheless,insteadof,rather,otherwise…通过使用这些词,我们可以对生词进行对比猜词义。如:

(1)Thepaintonthecottagehadpeeledinafewplaces,otherwisetheylookedwellkept.句中的“peel”可从“otherwise”后面对比猜出是“脱落”之意。

(2)Jackwasthinwhilehiswifewasreallyobese.句中的“obese”通过“while”与“thin”对比,则意思为“胖”。

4.通过定义或同位语来理解词义

如:(1)Meteorologists,peoplewhostudyweatherandweatherpatternsstillhavedifficultypredictingtheweather.该句中“peoplewhostudyweatherandweatherpattern”作为“meteorologists”的同位语,其实是对“meteorologists”的解释和说明。由此可判断,“meteorologists”的意思是“气象学家”。

(2)Acrophobia,orfearofheight,canmakelifedifficultfortightropewalkerwhosufferfromit.

这个句子中“fearofheight”是对“acrophobia”的解释是“恐高症”之意。

5.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

有时,我们在阅读中会遇到一些似曾相识的词。这些词大多是由熟悉的单词派生或合成的。遇到这类词不必去查字典,我们可利用构词法知识推测其词义,掌握了这一技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生词的数量。

英语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构成新词,即转换、派生、合成。

转换:一个单词或词组由某一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词类,叫转换。转换后的词义与转换前有密切的关系。例如:

(1)Thesickandwoundedweretobetakengoodcareofbythenurses.

(2)Theseclothesareintendedfortheold.

以上两个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是由形容词加定冠词转化而来的名词,表示一类的概念,指具有某种特点的一类人,不是指个别人。(1)句中的“thesickandwounded”意为“伤病员”。(2)句中的“theold”意为“老年人”。

派生:在一个单词前或后加上一个词缀,变成一个新词,这种方法叫派生。词缀有前缀,后缀两种,通过加前后缀派生的新词,在意思上与原来的词相关。但前缀改变词义,例如:happy(高兴的)-unhappy(不高兴的)、like(相像的)-unlike(不像,不同的)regular(规则的)-irregular(不规则的)。后缀改变词类,例如:kind(adj.和蔼的)-kindness(n.和蔼)、help(n.)-helpful(adj.),由名词转化为形容词或由形容词转化为名词。由此可见懂得前后缀的基本作用和意义,便于我们阅读的进行。

合成: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成为一个新词,这种构词法叫做合成。合成的词义也很容易从每个词原来的词义中猜测出来。

例如:Youcanbuysuchthingsastoiletsoaptoothbrushesandtoothpaste.句中的“toothbrushandtoothpaste”是合成词,分别由tooth(牙齿)+brush(刷子);tooth(牙齿)+paste(糊膏)构成;由此可猜出“toothbrush”为“牙刷”,“toothpaste”为“牙膏”之意。

四、联系上、下文,结合常识进行推测

在实际阅读活动中,为了获取文章所传达的信息,有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还要能够透过文章的字面意义把握作者的真实思想,推断出没有直接明说的抽象信息、隐含意义或深层结论。

PeoplehavetroubledecidingwhatIam.Indiansmistakemeforoneoftheirown;inChinatowntheygivemaamenuwritteninChinese;andonceevenaJapaneseboyaskedmeifIwasKorean.Myancestors(祖先)arefull-bloodedJapanese,butIhavetogetusedtopeoplethinkingI’msomethingelse.

(1)Wecanknowfromthepassagethatthewriteris_______bybirth.(D)

A.anIndianB.aChineseC.aKoreanD.aJapanese

(2)Thewriterisprobablylivingin______.(C)

A.IndiaB.ChinaC.theU.S.A.D.Japan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靠课堂教学,而且也要靠课外辅导。尽管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得了不少的英语语言知识,但对于该种语言息息相关的背景知识,即载体于该种语言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政治结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都知之不多。笔者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同时特别注意谚语,成语和某些词汇的汇整,尤其是在英汉语中存在很多意义相差很大的词汇和习语,这些词汇和习语的意义往往借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形成,反映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习俗。

比如,“龙”在中国象征高贵、神圣、伟大,而在英语中,“dragon”却是邪恶、狡诈的象征。猫头鹰在中国象征不祥之兆,在英语中则是指智慧之鸟。汉语中“犟得像头牛”,在英语中却是“asstubbornasamule”(犟得像头骡子)。而这些资料往往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时学生英语的一个主要途径,对大多数人来说,它本身也是一个目的。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那么阅读能力也会有显著的提高,特别是中学生的英语成绩的提高更依赖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三中

邮政编码:315400

标签:;  ;  ;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之浅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