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洲蛾生命表初报

杨小洲蛾生命表初报

一、杨小舟蛾生命表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时敏,唐璞,王知知,黄健华,陈学新[1](2020)在《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寄生蜂是一类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繁多、习性复杂,在害虫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产卵时,寄生蜂携带的毒液、多DNA病毒等寄生因子就会随之进入寄主体内,发挥调控寄主生长、发育、免疫、代谢、行为的作用,从而保障了寄生蜂后代的发育。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寄生蜂的系统分类、资源普查、生物学、生态学、寄主调控、人工繁殖、释放应用、田间保护和助增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概述和整理。

郭丽[2](2019)在《杨小舟蛾产卵对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诱导抗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寄主植物可以通过诱导抗性对有害生物进行防御,这是实现害虫生态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杨树是我国重要的人工林栽培树种,杨小舟蛾作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对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而杨树的品系较为丰富,利用无性系间的差异及其诱导抗性是实现害虫生态调控的基础。目前对杨小舟蛾的防治研究主要集中在虫害发生后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利用树木自身抗性进行虫害预防的研究较少。在诱导抗性研究方面,对取食诱导的抗性研究较多,产卵诱导的抗性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展开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sieversi(Staudinger))产卵对2种黑杨派(Populus section Aigeiros)无性系的诱导抗性研究,为林木诱导抗性的利用及杨小舟蛾的生态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对杨小舟蛾具有寄主选择差异的欧美杨108号(108杨)(P.×euramericana‘Guariento’)和欧美杨111号(111杨)(P.×euramericana‘Bellotto’)为实验材料,其中108杨更具敏感性。实验共设置产卵植株、邻近植株和对照植株,统计3种处理植株上的产卵量并分别采集产卵后24 h、48 h和72 h的挥发物进行气质联用(GC-MS)分析;将5种主要挥发物成分对雄蛾、雌蛾、交配雌蛾的触角电位测试中最大的反应剂量滴在植株叶片上再统计产卵量。同时,观察幼虫取食3种处理植株叶片的存活状况,并测定3种处理叶片的可溶性糖、全N、游离氨基酸、单宁和总酚的含量变化。另外,采用Illumina Hi 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3种处理植株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杨小舟蛾分别在108杨和111杨上产卵后,各自与产卵植株邻近的植株再接虫的产卵量均显着降低,并且108杨的产卵和对照植株上的产卵量均分别显着高于111杨。同时,108杨和111杨上一旦出现卵块后,直到卵期结束卵粒数量均基本不变。(2)利用GC-MS对杨小舟蛾产卵后的产卵植株、邻近植株和对照植株进行寄主挥发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棕榈酸甲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β-蒎烯、3-蒈稀、苯乙烯这5种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均发生变化。其中,β-蒎烯都只在108杨和111杨的产卵和邻近植株中检测到,3-蒈稀在产卵和邻近植株中的相对含量在产卵后24 h、48 h和72 h均显着高于对照植株。雄蛾、雌蛾和交配雌蛾均对50 ng/μL的棕榈酸甲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5 ng/μL的3-蒈稀和β-蒎烯、10 ng/μL的苯乙烯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大。3-蒈稀、β-蒎烯和苯乙烯能使杨小舟蛾在108杨上的产卵量显着降低,同时3-蒈稀和β-蒎烯也能使其在111杨上的产卵量显着降低。(3)杨小舟蛾取食108杨和111杨3种处理(产卵植株、邻近植株、对照植株)叶片的幼虫存活率均差异不显着。108杨产卵和邻近植株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植株;111杨产卵和邻近植株的二糖和全N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植株,且产卵植株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低于对照植株。同时,108杨邻近植株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显着高于产卵和对照植株;111杨产卵和邻近植株的总糖/全N值均显着高于对照植株。108杨产卵植株的单宁和总酚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植株,而邻近植株的二者含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着。111杨产卵植株的单宁和总酚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植株;同时邻近植株的单宁含量显着高于对照植株,而总酚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4)转录组测序共产生304,526,107条序列(平均长度300 bp,约40.77 Gb),每个处理平均有63.60%的序列可以与毛果杨参考基因组匹配。108杨产卵和邻近叶片分别筛选出571个(上调表达408个,下调表达163个)和48个(上调表达16个,下调表达32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111杨产卵和邻近叶片分别筛选出1234个(上调表达433个,下调表达801个)1784个(上调表达173个,下调表达1611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功能注释及代谢途径分析结果表明,4个对比组(108-O vs 108-C、108-N vs 108-C、111-O vs 111-C、111-N vs 111-C)分别有2830个、276个、6310个和9338个差异显着基因被功能注释,各自涉及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3种GO分类的42个、30个、44个和46个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细胞部分”、“催化”、“代谢过程”等功能。108杨产卵叶片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病原菌互作、亚油酸和氰基氨基酸代谢通路上,108杨邻近叶片没有显着的富集通路;111杨产卵叶片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氮代谢和亚油酸代谢通路上,111杨邻近叶片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和次生代谢物质合成通路上。108杨和111杨的产卵和邻近叶片中与PR蛋白、先天免疫调节、生物胁迫反应等功能相关的防御基因分别上调表达,但具体基因存在差别,而与光合活性相关基因全部显着下调表达。杨小舟蛾产卵后,108杨和111杨的产卵和邻近植株均表现出了诱导抗性,3-蒈稀和β-蒎烯作为植株间传递的化学信号显着降低了邻近植株上的产卵量。同时,产卵和邻近植株的营养物质含量都发生改变并且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不同程度增加,提高了其化学防御能力。在分子水平上,产卵和邻近植株的差异基因表达主要涉及“细胞部分”、“催化”、“代谢过程”等功能基因及与抗性相关的防御基因、降低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积累、增加次生代谢物质合成等抗性反应。杨小舟蛾产卵分别诱导了2种黑杨无性系的产卵和邻近植株在生理生化及分子水平上启动了防御反应。

赵剑宇[3](2019)在《凹唇壁蜂滞育研究初探和种群受害现状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是中国本土壁蜂,通常在早春进行授粉活动,与蜜蜂授粉相比有着耐低温、访花频率快、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中国对于壁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迅速,利用凹唇壁蜂授粉符合当下经济、高效、环保的农业发展方向,应当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本文从温度和光周期对凹唇壁蜂出茧节律的影响,和凹唇壁蜂滞育期到滞育解除后体内理化物质变化两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国内凹唇壁蜂受害现状进行采样调查。以滞育期凹唇壁蜂为研究对象,设置四个温度:15oC、20oC、25oC、30oC,四个不同的光照周期:24DD、L10:D14、L14:D10、24LL。每隔1 h记录凹唇壁蜂破茧情况。结果表明高温无光条件抑制凹唇壁蜂破茧,24DD、L10:D14、L14:D10条件下破茧集中在光期,而在24LL条件下在8 h-10 h有固定的节律高峰,随着温度降低破茧率升高。凹唇壁蜂破茧受环境因子(光周期和温度)和内在节律共同调控。于12月开始对滞育期凹唇壁蜂体内水分、蛋白质、脂肪、海藻糖、糖原、五种物质含量及海藻糖酶(THL)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1月到3月,凹唇壁蜂体内水分含量和海藻糖酶活性逐步升高,脂肪、蛋白质、糖原、海藻糖含量逐步下降。与雄蜂相比,雌蜂体内糖原、蛋白质含量差异更为显着。水分含量的增加能够提高凹唇壁蜂体内物质运输、代谢合成的效率,凹唇壁蜂在滞育解除后通过分解糖原、海藻糖为自身活动提供能量。对我国山东、河北、辽宁、江苏、新疆、山西、陕西等7个省份苹果园内凹唇壁蜂蜂管进行采集,对影响凹唇壁蜂种群增长的因素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所有地区都存在寄生蜂和蜂螨危害壁蜂致其死亡的现象,受寄生蜂和蜂螨危害率最高的地区都在山东省境内,分别是青岛地区:寄生蜂寄生率19.40%、淄博地区螨致死率:23.05%,两地凹唇壁蜂存活率分别为48.83%和57.43%,除日照市以外,山东省内其它5个地区采样凹唇壁蜂存活率低于省外其它省份的平均水平。

颜学武[4](2014)在《花绒寄甲人工饲料及林间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是全球最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我国头号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和重大植物疫病。在我国,传播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是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 Hope。有效地控制松墨天牛的发生,切断松材线虫的侵染途径是目前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由于松墨天牛危害的隐蔽性,化学防治一般难于奏效,利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松墨天牛已经成为关键措施。其中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是目前为止利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松墨天牛和阻断其传播松材线虫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都开展了对花绒寄甲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育技术及林间应用技术的研究。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1)花绒寄甲人工繁育技术还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其幼虫人工饲料尚不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2)林间防治效果还不稳定,在我国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为1.69%92.42%,差异非常大。因此,本文通过对花绒寄甲幼虫和成虫的人工饲料的研究和优化,解决了利用人工饲料大规模饲养花绒寄甲的问题。同时,通过对人工饲料效能评价和花绒寄甲成虫复壮技术的研究,掌握了早期检测花绒寄甲退化的关键指标及复壮方法。此外,通过大量林间试验探索了影响花绒寄甲林间防治效果稳定性的相关因素。针对不同利用途径的林地,建立了2套可操作性较强、防治效果稳定的林间应用技术,以期为花绒寄甲大规模繁育和应用于松墨天牛的防治提供示范。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在用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幼虫饲养出花绒寄甲2日龄幼虫后,利用人工饲料可以成功饲养出花绒寄甲成虫,其幼虫结茧率和羽化率可达到83.2%和78.6%;2日龄幼虫在人工饲料上发育至结茧和羽化历期分别为13.4±3.6d和44.4±7.6d。利用人工饲料饲养花绒寄甲的成功率与利用松墨天牛饲养相当,但效率为其的58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出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最佳配方为:大麦虫幼虫干粉10g、黄粉虫幼虫干粉10g、蒸馏水60mL、脯氨酸0.5g、羟脯氨酸0.5g、丝氨酸0.5g、胱氨酸1g、葡萄糖5g;亚油酸7g、纳他霉素0.5g。2、本文研制的花绒寄甲成虫饲料取代了前人研究饲料中难以获得的松墨天牛幼虫干粉、蟋蟀干粉等成分,并在取食量、寿命、产卵能力及子代卵孵化率等判断饲料优劣的直观指标上均表现良好。优化后的最佳配方为:大麦虫Zophobas atratus幼虫干粉25g、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干粉75g、蚕蛹粉15g、干酵母15g、葡萄糖5g、冻干蛋黄粉5g、松树皮粉20g、葵花籽油30g。3、对花绒寄甲幼虫和成虫人工饲料饲养效果评价表明:利用人工饲料饲养的花绒寄甲幼虫,其第1代、第5代、第10代、第15代在体重和体长、结茧时间、成虫羽化率、羽化时间、性比及成虫体重等基本指标上与松墨天牛幼虫饲养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人工饲料饲养的第1代、第5代、第10代、第15代花绒寄甲成虫在饲料取食量、体重和体长、交配行为及孕卵量、搜寻寄主能力、寄生能力、活动能力等指标上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着差异。直到第20代时才会表现出羽化率、孕卵量、寄生能力和活动能力的下降。但从第15代开始,花绒寄甲幼虫和成虫体内SOD活力均开始出现显着下降,可作为检测花绒寄甲早期退化的生理指标。4、花绒寄甲复壮的试验结果表明:(1)回接自然寄主松墨天牛幼虫和替代寄主大麦虫蛹能使花绒寄甲退化种群的成虫羽化率和SOD活力回复到正常值。回接3代后,其成虫的羽化率均达到70%以上。(2)采用变温锻炼法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花绒寄甲成虫羽化率和SOD活力的提升,但作用有限,难以快速恢复其种群活力。(3)野生种群交配复壮法成功与否与野生个体的性别有关,利用野生雌成虫进行复壮效果较为理想。5、松墨天牛蛀道特征:沿树干呈上下分布的松墨天牛蛀道占92.7%,天牛蛀道平均长4.8cm,宽2.4cm。在引诱木中超过90%的产卵刻槽和蛀入孔分布在中、下段,而在梢段分布的不到10%。引诱木上的天牛产卵刻槽和蛀入孔数约为随机选择木的3倍和3.5倍,表明通过设置引诱木的方法能有效地实现林间种群的聚集,进而防治松墨天牛。6、引诱木打孔能够提高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的效率和成功率。其搜寻、捕食或寄生的效率与成功率与打孔的位置、直径、深度、数量及释放数量有关。其中打孔位置最为关键,以选择在天牛排粪孔上方2cm处为宜;打孔的直径和打孔数量最佳值分别为0.4cm和2孔/米。7、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与卵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都比较理想,但显效时间有较大差异。释放花绒寄甲卵可以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而释放成虫防治显效时间长。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影响较大,能造成30%左右的花绒寄甲成虫在短期内死亡,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非常小。室内试验证明,释放携带中华甲虫蒲螨的花绒寄甲60d后天牛死亡率可达到67.6%,其防治效果较单独释放中华甲虫蒲螨好。释放携带白僵菌的花绒寄甲效果较携带中华甲虫蒲螨组差,按3头/段释放携带白僵菌的花绒寄甲天牛死亡率仅为15.2%。温度对释放花绒寄甲卵的寄生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最适合释放花绒寄甲卵的温度在20℃25℃,在此温度下释放花绒寄甲天牛死亡率可达59.4%。8、林间试验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寄生效果受花绒寄甲自身活力、释放方式及林间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释放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利用途径的林地采用不同防治技术。对可采伐的商品林,可利用天牛引诱木将大量天牛吸引到引诱木上集中产卵、危害,然后在打孔的基础上释放携带有中华甲虫蒲螨或白僵菌的花绒寄甲,尽量降低林间松墨天牛虫口密度,即可取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对不可采伐的生态公益林,宜采用松墨天牛性引诱防治和释放携带有中华甲虫蒲螨、白僵菌花绒寄甲的方法进行防治。

范立鹏,张真,刘艳侠,于占晶,孔祥波,王鸿斌,张苏芳[5](2014)在《杨小舟蛾羽化节律及羽化率影响因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的测定,研究了杨小舟蛾蛹的羽化日节律特征和第1 4代羽化进程差异,统计了各代次羽化率和历期,分析了其羽化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杨小舟蛾蛹羽化表现为"驼峰型"节律特征,羽化高峰出现在4:00和17:00;其1 4代蛹在相同羽化条件下羽化进程存在差异,羽化完成总虫数80%所需时间逐渐缩短,相同世代雌雄羽化高峰间隔也逐渐缩短;杨小舟蛾蛹1 4代在相同羽化条件下的平均羽化率间存在显着差异,分别为(31.41±1.16)%、(43.67±1.84)%、(38.20±1.39)%和(27.81±2.42)%;各代羽化历期存在显着差异,分别为(10.71±0.45)、(8.56±0.17)、(6.88±0.68)、(6.43±0.66)d。羽化影响因子分析表明: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间羽化率存在显着差异,较好的组合为光期温度(30±1)℃、暗期温度(24±1)℃,光期湿度(50±10)%、暗期湿度(70±10)%,光周期处理间差异不显着。

范立鹏[6](2014)在《杨小舟蛾生殖行为及寄主选择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sieversi (Staudinger)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舟蛾科(Notodontidae),广泛分布于我国中东部十几个省份,爆发时经常会将树叶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是我国杨树人工林最重要的食叶害虫之一。为了更好地掌握该虫的生物学习性、研制对该虫具有引诱活性的引诱剂,筛选对该虫具有抗性的树种,本文通过室内外生物学观察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等进行化学分析,研究了该虫的生殖行为、性信息素成分及释放规律、对不同杨树寄主的选择性差异及寄主叶片挥发物成分,结果如下:(1)杨小舟蛾的羽化存在前低后高的“双峰型”羽化日节律,雌雄蛹间羽化高峰出现的时间存在差异,雌蛹日羽化最高峰出现在17:00,次高峰出现在4:00;雄蛹日羽化最高峰比雌蛹提前出现1h,次高峰比雌蛹推迟出现1h;在相同温湿度和光周期条件下,第14代蛹的羽化历期逐渐缩短,影响该虫羽化率的环境主导因子为温度,湿度对羽化也存在影响,光周期的改变不影响羽化率。(2)该虫羽化当日便可出现求偶交配行为,表明该虫在羽化时接近或已经性成熟;该虫存在2种求偶定位方式,除了鳞翅目昆虫普遍存在的通过爬行、飞舞、释放信息素进行求偶的方式外,还存在另一种不释放性信息素的快速求偶方式,此种方式仅发生在活性较强的1日龄处理中;杨小舟蛾雌性个体在求偶过程中起先导作用,雌蛾求偶存在与光周期相关的节律性,每日存在2个高峰,分别是4:00和21:00,光期不存在求偶现象。雄性求偶行为的发生则需要以雌性存在并先于雄性做出求偶的刺激性行为(如飞行动作或者化学气味);未交配的15日龄成虫求偶率、交配率无显着变化,但随着日龄增大求偶及交配持续时间缩短。(3)雄蛾通过交配姿势的保持实现对雌蛾的交配后保护,不同日龄的雄蛾在交配开始后45min内均可完成射精,射精后并不会立即中止交配,而是继续保持交配姿势,保护时间与日龄呈负相关,各日龄射精量无显着差异。雌蛾数量增加或相同性比条件下增加虫口密度会使保护时间缩短,增加雄蛾数量会使保护时间延长;提高性信息素浓度可使交配率下降,交配时间缩短,但增加浓度过高也会使交配时间延长。(4)采用溶剂浸提法、动态顶空吸附法和固相微萃取法初步分析了杨小舟蛾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确定粗提物具有很好的EAG活性和林间诱蛾效果。采用GC-EAD和质谱的方法初步确定重要的活性成分是M:乙酸酯。雌蛾性信息素释放量随日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释放还表现出明显的时辰节律,19:00-20:00释放量最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凌晨4:00再次短暂出现释放高峰后继续下降,其每日不同时间段雌虫性腺体粗提物的雄虫EAG活性与求偶日节律相吻合。(5)1d雄蛾对于相同日龄雌蛾性腺浸提液存在反应阈值,这个阈值不仅是浓度水平,还包括在时间水平上的范围。10FE可达到雄蛾触角反应最大值,低于0.1FE对触角不能产生刺激;1日龄雄蛾对性信息素在不同时间触角电位反应值有显着差异,表现为进入暗期以后从19:00至21:00雄蛾对信息素的反应和敏感性最强,其后逐渐减弱。雄虫触角对3日龄后雌虫腺体粗提物EAG反应显着下降。(6)杨小舟蛾雌蛾对于试验所选取的5种黑杨派无性系的趋向性不同,对碧玉杨、108杨具有显着的趋向性,对于另外3个样本的趋性较弱;交配后未产卵的雌蛾对寄主的选择性更强;雄蛾未表现出寄主选择的差异性。在趋性较强的寄主上的卵块数量相对较少,但每个卵块包含的卵粒数更多,强趋性寄主上的卵粒总数也更多;在趋性较弱的寄主上产卵时呈现的往往是零散的斑状小卵块,卵粒总数较少。(7)5种杨树叶片挥发物中总共检出19种成分,主要是直链的烷烃、醇类、醛类、酯类,其中以邻羟基苯甲醛、顺-3-己烯醇、顺-3-己烯酯、1-己烯-3-醇等组分的含量相对较高;正十六烷、石竹烯在杨小舟蛾趋性较强的108和碧玉杨的叶片挥发物中含量显着高于其他3种无性系叶片挥发物;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在108和碧玉杨的叶片挥发物中未被检测到。

吴华[7](2012)在《管氏肿腿蜂个体发育、产卵行为及寄主选择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管氏肿腿蜂是天牛类等蛀干害虫的外寄生天敌昆虫,已被广泛用于森林、园林、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等钻蛀性害虫的防治。在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管氏肿腿蜂的个体发育、产卵行为及其寄主选择机理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提出室内离体培养管氏肿腿蜂蜂卵的方法,降低了大量收集不同时段管氏肿腿蜂蜂卵的难度,为个体发育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简便实用的培育技术。2.筛选出席夫试剂染色-吡啶透明的染色方法,用于管氏肿腿蜂胚胎期染色制片观察,根据胚胎形态变化特征将管氏肿腿蜂的胚胎发育分为:早期发育阶段、胚胎伸长及器官发育期、胚胎背合期以及胚胎成熟期四个阶段。3.系统测量了管氏肿腿蜂幼虫口针的长、宽值,利用Dyar规律、频次分布、Crosby生长法则、回归分析,可将幼虫期划分出4龄,根据实际蜕皮情况进行验证,发现利用口针形态进行分龄的方法较常规观察蜕皮的方法简便准确,肯定了幼虫口针形态在龄数划分方面的应用价值。4.管氏肿腿蜂产卵前的准备行为主要包括搜索、螫刺、取食、休息、清理等阶段,雌蜂在不同行为阶段分配的体力、时间不同。正常昼夜节律培养较完全避光条件培养的产卵准备期缩短约0.65天,产卵准备期的长短还与上蜂时间密切相关。5.管氏肿腿蜂偏好在松墨天牛幼虫背面产卵,且主要分布在第3~7腹节上;对黄粉甲蛹而言,蛹体节面积与卵数分布有近似正比的关系,且寄主体表总卵数逐日增多,产卵第3天达到最大卵量;管氏肿腿蜂的卵在黄粉甲幼虫体表的分布以腹节为主,腹节的卵数占全部卵数的87.23%,逐日产卵量在第2、3天达到最大值,之后大部分卵逐渐被母蜂取食,极少能完成发育。6.管氏肿腿蜂对发光叩头虫亚科幼虫、黄粉甲幼虫、微红梢斑螟幼虫、松墨天牛蛹、家蚕蛹5种寄主有不同程度的产卵行为,对杨小舟蛾幼虫及蛹、枫毒蛾幼虫及蛹、桃蛀螟低龄幼虫、杉梢小卷蛾低龄幼虫、家蚕幼虫、杨尺蠖幼虫、夜蛾科蛹、黄刺蛾幼虫、褐边绿刺蛾幼虫、扁刺蛾幼虫均无法寄生。其中,发光叩头虫亚科幼虫身体扁平,利于卵在体表的大量分布,且直接接蜂的寄生成功率高,是较理想的替代寄主。7.松墨天牛3~5龄幼虫较其低龄幼虫更适合作为繁蜂寄主;黄粉甲0h、4h蛹繁育管氏肿腿蜂时除了平均单管出蜂量达不到松墨天牛幼虫作为寄主时的水平外,子代蜂千头重、平均体长、雌雄性比间差异并不显着;而不同虫体大小的黄粉甲幼虫作为寄主繁育的管氏肿腿蜂在各个方面指标均偏低,不适合作为人工扩繁的寄主。8.通过对常用寄主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发现除水分含量外,蛋白质、总糖、脂肪含量在各寄主间差异明显,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寄主营养成分、体重与繁蜂效果评价指标间关系密切。管氏肿腿蜂的寄生成功率与寄主的脂肪和总糖含量呈线性关系;每头寄主体表的总产卵量及出蜂量与寄主的总糖含量呈线性关系;寄生率、子代蜂的千头重、平均体长、雌雄性比与营养成分间没有线形相关。9.随着寄生时间的推移,寄主松墨天牛幼虫的体重、体内蛋白质、海藻糖、糖原含量均存在不同幅度的持续下降,还原糖含量在各时段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未接蜂寄主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明显。

李彦民,刘茂松,王平,杨旭[8](2010)在《土壤湿度对杨小舟蛾蛹羽化及存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杨小舟蛾是一种为害杨树叶部的主要害虫,为有效控制杨小舟蛾存活密度,降低虫口基数,进行了野外林地及室内土壤湿度对杨小舟蛾蛹羽化及存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对杨小舟蛾蛹羽化和存活有显着影响。土壤湿度越大,杨小舟蛾蛹羽化和存活率越低,相反,土壤湿度越小,杨小舟蛾蛹羽化和存活率越高。

魏初奖[9](2010)在《松突圆蚧在中国的适生性与风险性研究》文中认为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是我国外来的一种检疫性害虫,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传入我国大陆后,不断扩散蔓延,对我国的松属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影响了松林资源与国土生态安全,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应用基础和控制技术研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本文在作者参与松突圆蚧的形态学、危害特点以及在福建省的生物学特性、传播扩散规律、种群空间分布、种群变动规律和防治技术等研究的基础上,简要概述了国内外松突圆蚧研究和有害生物潜在适生分布区预测与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松突圆蚧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分布区与危险性分析研究概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松突圆蚧在我国的适生分布区和潜在的风险性进行了研究。1.通过对松突圆蚧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整个生活史发育起点温度为10.47±1.03℃;有效积温为810.87日度。用有效积温法估测了松突圆蚧在福建省各县市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这与发生该虫为害地区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作为有关地区松突圆蚧监测预警和防治决策的依据。2.松突圆蚧自然种群年变动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一年中上半年的虫口数量高于下半年,3月中旬到6月下旬的虫口数量高,7月下旬到10月上旬的虫口数量低,10月下旬到12月下旬的虫口数量较高。低龄若虫的虫口变动,是引起种群波动的重要原因。种群及其各虫态的死亡率动态与虫口数量变动趋势呈相反趋势,7-10月低龄若虫死亡率高是引起该阶段种群数量低的主要原因。种群虫口总数和各虫态虫口数量均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温和月极端最高温呈显着负相关;种群死亡率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温、极端最低温和极端最高温呈显着正相关,与月平均最高温呈极显着正相关;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平均降雨量对种群变动影响均不显着。气温是引起种群变动的主导因子,高温不利于种群的数量增长。3.松突圆蚧与生态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表明:不同树种和郁闭度林分的虫口数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黑松上虫口数量最高,马尾松次之,湿地松最低,郁闭度高的林分虫口密度大;在实验室条件下松突圆蚧的死亡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升高,且若虫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成虫的死亡率;上半年阳坡虫口高峰出现时间比阴坡早,下半年阴坡虫口高峰出现时间比阳坡早;迎风坡的松突圆蚧虫口密度高于背风坡;但不同坡位、不同马尾松群丛、不同树龄中松突圆蚧虫口数量差异不显着。不同径阶马尾松松突圆蚧种群数量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马尾松中龄林中存在胸径越大的个体受松突圆蚧为害(枯梢)越重的趋势,马尾松个体对营养和空间的竞争能力并不体现为对松突圆蚧的抵抗能力。4.利用Berryman (1968)的方法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和应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法(Exclusion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 EIPC)进行关键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死亡是影响松突圆蚧自然种群的关键因子,一龄若虫为关键死亡阶段;其次控制作用指数较大的是未知死亡因子;再次是捕食死亡因子,而天敌寄生与病原寄生的控制作用指数大小基本相同,且对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很小,不足以对松突圆蚧自然种群的控制;其种群趋势指数I=4.12>1,说明该种群呈发展趋势。5.根据该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寄主植物分布状况等,综合分析确定影响松突圆蚧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据此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潜在的适生分布范围,获得了直观、明晰的松突圆蚧潜在的适生区分布图及危险等级区划图,首次明确了台湾、广东、澳门、香港、广西和福建的大部分及湖南、江西、云南南部地区为潜在的高风险区;海南、云南的中部以北地区、湖南与江西的北部、福建东北与西北部、浙江、江苏、安徽、湖北、重庆、贵州、河南、山东和河北中南部、四川东南部、陕西与山西中部以南等地区为松突圆蚧潜在的中等危险区;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中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陕西北部、河北西部及辽宁的南部为松突圆蚧的低风险区。据统计,其潜在分布区域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5%,占我国松树分布面积的90%以上,其中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区域的国土面积占潜在适生分布区国土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8.9%、58.7%和22.4%。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我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的内容,为开展松突圆蚧风险分析奠定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我国制定松突圆蚧的检疫控制策略和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全国各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6.为确定松突圆蚧在我国的潜在危害程度,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外分布情况、潜在的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各评判指标应用较科学的方法进行了计算评定,对松突圆蚧在我国的风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R=2.162,表明松突圆蚧在我国属于高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松突圆蚧虽然只在我国局部发生,但该虫寄主广泛、适生性强。因此,提出应将松突圆蚧继续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和全国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严格引种检疫审批和进境植物检疫,加强国内检疫御灾,实施综合防控和加强监测预警等风险管理措施,首次提出要根据各地的潜在分布区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适当的、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为我国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有效防止人为远距离传播扩散,遏制其扩散蔓延,确保我国森林资源与国土生态安全,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丰富了我国松突圆蚧的研究内容,也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内容。

李慧杰[10](2010)在《郑州地区主要林业害虫灯光诱测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2008~2009年连续2年的灯光诱测,共诱集到11目42科168种昆虫,其中林业害虫7目36科161种,占总虫量的99.31%;益虫6目6科7种,占总虫量的0.69%;诱集到的昆虫益害比为1︰144.19。林业害虫中鳞翅目14科120种,占总虫量的85.39%;鞘翅目12科25种,占总虫量的12.31%;半翅目2科5种,占0.7%;同翅目1科2种,占0.002%;直翅目5科7种,占0.39%;蜚蠊目1科1种,占0.92%;双翅目1科1种,占0.28%。灯诱结果表明,郑州主要林业害虫为鳞翅目害虫,其次为鞘翅目害虫。虫情测报灯诱测害虫种类多、数量大,可作为一种有效地监测、诱杀工具,应用于林业害虫的测报与防治工作。从诱测结果看,混交林区害虫种类115种,纯林害虫种类92种,混交林比纯林害虫种类数多了近三分之一,且混交林优势物种数量比纯林多二分之一。混交林害虫优势种有木橑尺蠖、桃蛀螟、楡掌舟蛾、桃六点天蛾、盗毒蛾、中国绿刺蛾、优美苔蛾、污灯蛾等20余种。纯林害虫优势种有春尺蠖、松梢斑螟、杨小舟蛾、黄星雪灯蛾、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异丽金龟等10余种。2块纯林标准地诱集害虫数量是129653头,优势种数量是127839头;平均1块纯林标准地诱集害虫数量是64827头,优势种63920头。1块混交林标准地诱集害虫数量是14355头,优势种7562头。表明纯林诱虫数量是混交林的4.5倍,优势物种个体数量是混交林的8.4倍。从纯林和混交林害虫物种的多样性分析测定,中牟县的种群多样性指数为0.2838,惠济区为0.9906,新密的为0.9986。中牟县、惠济区、新密市三地区优势种的优势度分别为0.8442、0.3533、0.2503。灯诱结果表明混交林害虫种类多,优势种也多,但发生量小,不易成灾。因此,建议积极营造混交林,增强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分抗害虫危害的能力,这是防控林业害虫的治本之策。灯诱林业害虫的总体发生趋势上说明春季和夏季是防控林业害虫的关键时期,尤其是6~8三个月是许多害虫发生危害的高峰期,平均每天能够诱集40种500头左右害虫。依据灯诱结果,对诱集数量多的主要林业害虫绘制了灯下成虫变化曲线图,以及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鳞翅目及其主要科、鞘翅目以及春尺蠖、木橑尺蠖、杨小舟蛾、铜绿异丽金龟等16种郑州主要林业害虫的发生规律,基本掌握了这些害虫成虫的发生高峰期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提高测报准确率和预测预报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杨小舟蛾生命表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小舟蛾生命表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寄生蜂的分类和资源发掘
    1.1 寄生蜂的分类研究
    1.2 寄生蜂的资源发掘
2 寄生蜂的生物学
    2.1 幼蜂发育
    2.2 寄主选择
    2.3 寄主适合度
    2.4 寄生效率
    2.5 行为学特性
        2.5.1 母代雌蜂的照料行为
        2.5.2母蜂的学习经历
        2.5.3 雄性蜂的争斗行为
        2.5.4 寄生蜂的视觉和嗅觉
    2.6 飞行和扩散
3 寄生蜂的生态学
    3.1 生物因素
        3.1.1 种间竞争
        3.1.2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与挥发物
        3.1.3 微生物
        3.1.4中性昆虫
        3.1.5转Bt基因抗虫作物
    3.2 非生物因素
        3.2.1 温湿度
        3.2.2 光照和颜色
        3.2.3 化学农药
        3.2.4 其他因素
4 寄生蜂对寄主生理、发育、生殖、行为的调控
    4.1 寄生因子及功能
        4.1.1 毒液
        4.1.2 多DNA病毒
        4.1.3 畸形细胞
        4.1.4 其他因子
    4.2 寄生蜂对寄主免疫、代谢、发育、生殖、行为的影响
        4.2.1 对寄主免疫的影响
        4.2.2 对寄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4.2.3 对寄主内分泌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4.2.4 对寄主生殖的影响
        4.2.5 对寄主抗逆性的影响
        4.2.6 对寄主行为的影响
5 寄生蜂的人工繁殖
    5.1 替代寄主
    5.2 补充营养
    5.3 低温贮藏
    5.4 滞育调控
    5.5 其他因素
6 生物防治技术与策略
    6.1 寄生蜂的人工释放
        6.1.1 单种天敌释放
        6.1.2 多种天敌联合释放
    6.2 寄生蜂的保护和助增
        6.2.1 作物间作
        6.2.2 种植蜜源植物
        6.2.3 植物支持系统和生态调控
7 总结和展望

(2)杨小舟蛾产卵对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诱导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杨小舟蛾发生现状
        1.1.2 植物诱导抗虫性研究进展
        1.1.3 杨树抗虫性研究进展
    1.2 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第二章 杨小舟蛾产卵对其在不同处理植株上产卵行为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各处理同笼内植株产卵数量比较
        2.3.2 各处理不同时间段产卵数量比较
        2.3.3 各处理植株产卵数量比较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杨小舟蛾产卵对产卵和邻近植株挥发物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各处理植株的挥发物成分及相对含量
        3.3.2 雄蛾、雌蛾和交配雌蛾对5种挥发物成分的触角电位反应
        3.3.3 挥发物成分处理植株的产卵数量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杨小舟蛾产卵对产卵和邻近植株营养物质及抗性物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各处理的幼虫存活率
        4.3.2 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4.3.3 全N、游离氨基酸总量及总糖/全N分析
        4.3.4 单宁含量分析
        4.3.5 总酚含量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产卵和邻近植株在杨小舟蛾产卵后的转录组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转录组测序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5.3.2 基因表达量分析
        5.3.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3.4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5.3.5 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富集分析
        5.3.6 重要防御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讨论
    6.3 主要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3)凹唇壁蜂滞育研究初探和种群受害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凹唇壁蜂概述
        1.1.1 凹唇壁蜂的生物学习性
        1.1.2 凹唇壁蜂的授粉应用
        1.1.3 凹唇壁蜂的研究现状
    1.2 凹唇壁蜂滞育概述
        1.2.1 影响凹唇壁蜂滞育的环境因子
    1.3 节律概述
        1.3.1 节律研究背景及意义
        1.3.2 节律的影响因子
    1.4 研究目的
2 不同温度和光照周期对凹唇壁蜂破茧节律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1.4 试验数据统计
    2.2 试验结果
        2.2.1 凹唇壁蜂破茧节律
        2.2.2 不同温度下凹唇壁蜂破茧率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凹唇壁蜂滞育期和非滞育期体内理化物质差异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试剂与材料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4 水分含量的测定
        3.1.5 脂肪含量的测定
        3.1.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1.7 糖原含量的测定
        3.1.8 海藻糖含量的测定
        3.1.9 海藻糖酶活性的测定
    3.2 试验结果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凹唇壁蜂种群受害现状调查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凹唇壁蜂寄生螨
        4.1.2 寄生蜂
    4.2 调查方法
    4.3 调查结果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花绒寄甲人工饲料及林间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松材线虫病研究进展
        1.1.1 松材线虫病及其危害
        1.1.2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
    1.2 松墨天牛研究进展
        1.2.1 松墨天牛的分类地位
        1.2.2 松墨天牛的生物学
        1.2.3 松墨天牛的林间分布规律
        1.2.4 松墨天牛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3 花绒寄甲研究进展
        1.3.1 分类地位及分布
        1.3.2 形态特征
        1.3.3 寄主
        1.3.4 生活史
        1.3.5 生活习性
        1.3.6 林中分布情况
        1.3.7 人工繁育技术
        1.3.8 花绒寄甲林间释放技术和效果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2.1.3 主要仪器及器皿
        2.1.4 幼虫饲料制作方法
        2.1.5 试验方法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寄主饲养对花绒寄甲 2 日龄幼虫获得情况比较
        2.2.2 人工饲料饲养结果
        2.2.3 每份人工饲料最大饲养量
        2.2.4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优化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3.1.3 主要仪器及器皿
        3.1.4 成虫饲料制作方法
        3.1.5 试验方法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3.2.2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成虫繁殖能力的影响
        3.2.3 花绒寄甲成虫对不同人工饲料取食量的差异
        3.2.4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优化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花绒寄甲人工饲料饲养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幼虫人工饲料配制
        4.1.3 成虫人工饲料配制
        4.1.4 花绒寄甲幼虫饲养
        4.1.5 花绒寄甲成虫饲养
        4.1.6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效能评价
        4.1.7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效能评价
        4.1.8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幼虫生长速率的影响
        4.2.2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幼虫发育的影响
        4.2.3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幼虫 SOD、CAT、POD 活力的影响
        4.2.4 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饲料取食量和生长速率的差异
        4.2.5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交配行为及孕卵量的影响
        4.2.6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搜寻寄主能力的影响
        4.2.7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寄生能力的影响
        4.2.8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活动能力的影响
        4.2.9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成虫 SOD、CAT、POD 活力影响
    4.3 讨论
        4.3.1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评价
        4.3.2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评价
第五章 花绒寄甲人工复壮技术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退化个体的筛选标准
        5.2.2 回接自然寄主或替代寄主对花绒寄甲种群生命力的影响
        5.2.3 变温锻炼对花绒寄甲种群生命力的影响
        5.2.4 与野生种群交配对花绒寄甲种群生命力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松墨天牛蛀道特征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调查地概况
        6.1.2 松墨天牛引诱木设置方法
        6.1.3 蛀道特征研究方法
        6.1.4 数据统计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产卵刻槽在树干上的分布
        6.2.2 蛀入孔在树干上的分布
        6.2.3 松墨天牛蛀道分布特征
    6.3 讨论
第七章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的增效途径研究
    7.1 材料和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花绒寄甲成虫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1.3 花绒寄甲卵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1.4 打孔后花绒寄甲成虫搜寻松墨天牛行为与防治效果
        7.1.5 打孔数量对花绒寄甲防治引诱木中松墨天牛效果的影响
        7.1.6 中华甲虫蒲螨和球孢白僵菌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7.1.7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中华甲虫蒲螨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1.8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1.9 人工气候室温、湿度条件设置及模拟温度变化试验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引诱木段上花绒寄甲成虫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2.2 引诱木段上花绒寄甲卵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2.3 打孔后花绒寄甲成虫搜寻松墨天牛行为与防治效果
        7.2.4 打孔数量对花绒寄甲防治引诱木中松墨天牛效果的影响
        7.2.5 中华甲虫蒲螨和球孢白僵菌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7.2.6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中华甲虫蒲螨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2.7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2.8 模拟温度变化对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效果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花绒寄甲林间应用技术研究
    8.1 材料和方法
        8.1.1 试验地概况
        8.1.2 试验地林间环境监测及统计分析方法
        8.1.3 江垭林场防治试验
        8.1.4 梓木岗林场防治试验
    8.2 结果与分析
        8.2.1 试验地林间气候环境
        8.2.2 江垭林场防治试验结果
        8.2.3 梓木岗林场防治试验结果
    8.3 讨论
第九章 全文总结
    9.1 主要结果
        9.1.1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
        9.1.2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
        9.1.3 花绒寄甲人工饲料效能评价
        9.1.4 花绒寄甲成虫室内人工复壮技术
        9.1.5 松墨天牛蛀道特征
        9.1.6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的增效途径
        9.1.7 花绒寄甲林间应用技术
    9.2 主要创新点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专利
参考文献
图版

(5)杨小舟蛾羽化节律及羽化率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虫源
    1. 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杨小舟蛾日羽化节律
    2. 2 杨小舟蛾第1~4 代羽化进程分析
    2. 3 杨小舟蛾各代羽化率及羽化历期统计
    2. 4 杨小舟蛾羽化影响因子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6)杨小舟蛾生殖行为及寄主选择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
        1.1.2 杨小舟蛾危害现状及防控措施
        1.1.3 杨小舟蛾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昆虫的生殖行为
        1.2.1 昆虫的羽化
        1.2.2 昆虫的求偶与交配
        1.2.3 昆虫产卵
    1.3 昆虫寄主选择机制
        1.3.1 雌虫对寄主植物的搜索定位
        1.3.2 雌虫对寄主适应性的判断与选择
        1.3.3 植物散发的信息化合物
    1.4 昆虫性信息素
        1.4.1 昆虫性信息素概述
        1.4.2 昆虫性信息素的释放与影响因素
        1.4.3 昆虫性信息素的传播
        1.4.4 昆虫对性信息素的反应及影响因素
        1.4.5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方法
        1.4.6 舟蛾科生殖行为及性信息素研究概况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杨小舟蛾生殖行为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虫源的采集
        2.1.2 杨小舟蛾羽化实验方法
        2.1.3 杨小舟蛾求偶、交配行为观察
        2.1.4 雌蛾与雄蛾求偶行为之间的关系
        2.1.5 求偶交配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1.6 雄蛾体内真核精子束数量统计
        2.1.7 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杨小舟蛾羽化实验
        2.2.2 杨小舟蛾求偶、交配行为观察
        2.2.3 雌蛾与雄蛾求偶行为之间的关系
        2.2.4 求偶交配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2.5 真核精子束数量统计
        2.2.6 配后时间统计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提取与成分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提取方法
        3.1.3 杨小舟蛾 3 种提取方法剂量反应触角电位测试(EAG)
        3.1.4 气相色谱-触角电位实验(GC-EAD)
        3.1.5 杨小舟蛾性信息素 GC-MS 定性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杨小舟蛾 3 种提取方法剂量反应触角电位测试(EAG)
        3.2.2 杨小舟蛾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 GC-EAD 测试
        3.2.3 杨小舟蛾性信息素质谱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杨小舟蛾性信息素的释放规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日龄对性信息素释放的影响
        4.1.3 性信息素释放的日节律
        4.1.4 雄蛾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 EAG 反应节律
        4.1.5 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日龄对性信息素释放的影响
        4.2.2 性信息素释放的日节律
        4.2.3 雄蛾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 EAG 反应节律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杨小舟蛾对 5 种杨树及其挥发物的选择行为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植物材料
        5.1.2 供试昆虫
        5.1.3 杨小舟蛾对 5 个黑杨无性系的停靠选择测试
        5.1.4 杨小舟蛾对不同杨树无性系叶片挥发物粗提液的趋性测试
        5.1.5 杨小舟蛾雌蛾产卵寄主选择测试
        5.1.6 统计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杨小舟蛾停靠寄主选择
        5.2.2 杨小舟蛾对 5 种黑杨叶片挥发物提取液趋性选择测试
        5.2.3 杨小舟蛾对 5 种黑杨及其挥发物提取液趋性差异比较
        5.2.4 杨小舟蛾产卵寄主选择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5 种杨树叶片挥发性物质的提取与鉴定
    6.1 材料和方法
        6.1.1 供试杨树和来源
        6.1.2 仪器设备及条件
        6.1.3 样品处理方法
        6.1.4 挥发物成分定性分析
        6.1.5 挥发物成分定量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和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7)管氏肿腿蜂个体发育、产卵行为及寄主选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肿腿蜂属研究概况
        1.1 分类及分布研究
        1.2 生物学特性研究
        1.3 寄主种类及应用研究
    2 管氏肿腿蜂研究概况
        2.1 形态学特征
        2.2 生物学特征
        2.3 寄主选择性研究
        2.4 繁蜂效果的影响因子研究
        2.4.1 寄主虫龄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2.4.2 寄主不同处理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2.4.3 接蜂蜂虫比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2.4.4 接蜂温度对繁蜂效果的影响
        2.5 寄生行为及产卵部位研究
        2.6 林间应用技术研究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
        3.1 项目来源
        3.2 试验内容的选择和目的意义
        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管氏肿腿蜂的个体发育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蜂种
        1.2 供试寄主
        1.3 胚胎发育观察
        1.3.1 试剂及其配制
        1.3.2 仪器及器皿
        1.3.3 计时取卵方法筛选
        1.3.4 胚胎染色制片方法筛选
        1.4 胚后发育观察
        1.4.1 形态观察试验
        1.4.2 幼虫龄数划分
        1.4.2.1 形态结构选择及测量
        1.4.2.2 幼虫龄数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管氏肿腿蜂胚胎发育
        2.1.1 计时培养卵的最佳方法
        2.1.2 胚胎染色制片的最佳方法
        2.1.3 胚胎发育特征
        2.2 管氏肿腿蜂胚后发育
        2.2.1 形态描述
        2.2.2 幼虫龄数划分
        2.2.2.1 所选指标频次分布
        2.2.2.2 Crosby 指数分析
        2.2.2.3 回归分析
        2.2.2.4 口针形态
    3 讨论
第三章 成蜂产卵行为及卵在寄主体表的分布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蜂种
        1.2 供试寄主
        1.3 行为定义
        1.4 试验方法
        1.4.1 交配行为观察
        1.4.2 产卵前行为观察
        1.4.3 卵在寄主体表的分布情况
        1.4.4 逐日产卵量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交配行为
        2.2 产卵及产卵准备行为观察
        2.3 管氏肿腿蜂在寄主体表产卵分布情况
        2.3.1 松墨天牛幼虫体表的产卵分布情况
        2.3.2 黄粉甲蛹体表的产卵分布情况
        2.3.3 黄粉甲幼虫体表的产卵分布情况
        2.4 寄主体表逐日产卵数统计分析
        2.4.1 黄粉甲蛹逐日产卵数统计
        2.4.2 黄粉甲幼虫逐日卵数统计
    3 讨论
第四章 寄主选择性及繁蜂效果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替代寄主种间筛选
        1.1.1 供试蜂种
        1.1.2 供试寄主
        1.1.3 繁蜂工具及准备
        1.1.4 接蜂试验
        1.1.4.1 直接接蜂
        1.1.4.2 麻醉接蜂
        1.1.4.3 营造背景气味接蜂
        1.1.4.4 饥饿处理后接蜂
        1.1.4.5 防腐剂处理后接蜂
        1.1.4.6 混合接蜂
        1.2 常用寄主繁蜂效果评价
        1.2.1 蜂种来源及寄主种类
        1.2.2 繁蜂效果统计
        1.2.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替代寄主种间筛选
        2.1.1 直接接蜂的结果
        2.1.2 麻醉接蜂的结果
        2.1.3 营造背景气味接蜂的结果
        2.1.4 饥饿处理的结果
        2.1.5 防腐剂处理的结果
        2.1.6 混合接蜂的结果
        2.1.6.1 同种寄主不同龄期混合接蜂的结果
        2.1.6.2 不同种寄主混合接蜂的结果
        2.2 常用寄主繁蜂效果评价
        2.2.1 常用寄主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比较
        2.2.2 不同寄主体表产卵总量比较
        2.2.3 不同寄主体表单雌产卵量比较
        2.2.4 不同寄主育出子代蜂效果评价
    3 讨论
第五章 寄主选择机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寄主营养评价
        1.1.1 供试蜂种
        1.1.2 供试寄主
        1.1.3 主要仪器
        1.1.4 主要试剂
        1.1.5 试验方法
        1.1.5.1 水分含量测定
        1.1.5.2 蛋白质含量测定
        1.1.5.3 总糖含量测定
        1.1.5.4 总脂含量测定
        1.2 营养因子与繁蜂评价指标关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寄主营养评价
        2.1.1 水分含量
        2.1.2 蛋白质含量
        2.1.3 总糖含量
        2.1.4 脂肪含量
        2.1.5 三种寄主营养成分分析
        2.2 营养因子与繁蜂评价指标关系
        2.2.1 寄主营养组分与寄生率的关系
        2.2.2 寄主营养组分与寄生成功率的关系
        2.2.3 寄主营养组分与产卵总量的关系
        2.2.4 寄主营养成分对平均单管出蜂量的影响
        2.2.5 寄主营养成分对子代蜂平均千头重的影响
        2.2.6 寄主营养成分对子代蜂平均体长的影响
        2.2.7 寄主的营养成分对子代蜂雌雄性比的影响
        2.3 寄主体重与繁蜂效果关系
        2.3.1 与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的关系
        2.3.2 对单管产卵量的影响
        2.3.3 对单管产蜂量的影响
        2.3.4 与单管产蜂效率的关系
    3 讨论
第六章 被管氏肿腿蜂寄生后寄主体内营养物质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寄生蜂
        1.1.2 供试寄主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试验方法
        1.4.1 接蜂与培养
        1.4.2 检查与取样
        1.4.3 体重测定
        1.4.4 蛋白质含量测定
        1.4.5 海藻糖含量测定
        1.4.6 糖原含量测定
        1.4.7 还原糖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重的变化
        2.2 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2.3 海藻糖含量的变化
        2.4 糖原含量的变化
        2.5 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3 讨论
第7章 全文总结
    1 创新点
    2 结论
        2.1 个体发育
        2.2 产卵行为及卵在寄主体表的分布情况
        2.3 寄主选择性及繁蜂效果评价
        2.4 寄主选择机理研究
        2.5 松墨天牛幼虫被寄生后体内营养物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摘要
Abstract

(8)土壤湿度对杨小舟蛾蛹羽化及存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方法
        1.2.1 自然条件下的试验观察。
        1.2.2 人工控制湿度条件下的试验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自然条件下的试验分析
    2.2 人工控制湿度条件下的试验分析

(9)松突圆蚧在中国的适生性与风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2.2 技术路线
第一章 松突圆蚧及外来物种风险性研究进展
    第一节 松突圆蚧研究进展
        1. 形态学研究
        2. 松突圆蚧的生物学特性
        2.1 生活史
        2.2 生活习性
        3. 松突圆蚧在我国的分布、危害现状及扩散途径
        3.1 松突圆蚧的寄主及其抗性研究
        3.2 分布现状
        3.3 扩散途径
        3.4 松突圆蚧与马尾松生长之间关系研究
        4. 松突圆蚧生态学特性及其在监测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4.1 寄主年龄、植被类型、林分郁闭度对松突圆蚧危害的影响
        4.2 地形地势、坡向、海拔对松突圆蚧危害的影响
        4.3 松突圆蚧虫口密度与危害程度的关系
        4.4 种群的空间分布
        4.5 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研究
        5. 松突圆蚧的防治技术研究
        5.1 营林技术措施防治松突圆蚧
        5.2 化学防治松突圆蚧的研究
        5.3 生物防治松突圆蚧的研究
        5.4 松突圆蚧预测预报技术与防治指标的研究
    第二节 外来物种适生性与风险性研究概述
        1. 适生性研究概况
        2. 外来物种风险性研究概况
第二章 松突圆蚧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1.2 松突圆蚧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计算
        1.3 应用有效积温法估测年发生代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2.2 发生世代数预测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松突圆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松突圆蚧种群动态及气象因子的影响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突圆蚧种群数量动态
        2.2 松突圆蚧种群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2.3 松突圆蚧种群死亡率动态
        2.4 松突圆蚧种群死亡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3. 讨论
    第二节 生态因子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树种、坡位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1.2 降雨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1.3 坡向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1.4 风向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1.5 马尾松群丛与松突圆蚧虫种群的关系
        1.6 林龄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1.7 林分郁闭度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1.8 松树胸径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树种、坡位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2.2 降雨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2.3 坡向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2.4 风向与松突圆蚧虫种群的关系
        2.5 马尾松群丛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2.6 林龄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2.7 林分郁闭度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2.8 松树胸径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松突圆蚧自然种群生命表的构建与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准地概况
        1.2 调查方法
        1.3 室内观察与统计
        1.4 生命表的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突圆蚧自然种群生命表的构建
        2.2 松突圆蚧各虫期的存活曲线
        2.3 松突圆蚧种群趋势指数
        2.4 关键因子与关键阶段的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松突圆蚧潜在的适生分布区研究
    1. 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1.1 松突圆蚧分布数据
        1.2 气象数据
        1.3 全国基础地理数据
        1.4 全国松突圆蚧寄主植物—松属植物分布数据
    2. 研究方法
        2.1 松突圆蚧适生值的确定
        2.2 建立年平均气温、极端低温、极端高温与经度、纬度、海拔的函数关系
        2.3 气象数据处理
        2.4 数据转换
    3. 结果
        3.1 温度与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函数关系
        3.2 松突圆蚧潜在适生分布区
        3.3 松突圆蚧在我国潜在的风险程度区划
    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松突圆蚧在我国的风险分析
    1. 定性风险分析
        1.1 分布和管理
        1.2 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1.3 目前我国天敌分布情况及制约能力
        1.4 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1.5 检疫和铲除的难度
    2. 定量分析
        2.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
        2.2 松突圆蚧风险性评判指标赋分
        2.3 松突圆蚧在我国的风险性综合评价值计算
    3. 风险管理
        3.1 风险管理的备选方案
        3.2 备选方案的效率和影响评估
    4.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1. 结论与讨论
    2. 本文主要创新点
    3. 本研究主要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10)郑州地区主要林业害虫灯光诱测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1.1 林业的地位
        1.1.2 林业的作用
    1.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1.2.2 我国林业害虫等有害生物的发生与危害
        1.2.3 河南林业害虫等有害生物的主要种类及发生特点
        1.2.4 郑州林业害虫等有害生物的发生现状
    1.3 林业害虫测报是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1.4 灯光诱测林业害虫现状
        1.4.1 黑光灯在林木害虫测报中的应用
        1.4.2 频振式杀虫灯在林业害虫测报中的应用
        1.4.3 自动虫情测报灯在林业害虫测报中的应用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标准地选择与自动虫情测报灯设置
        3.2.2 调查方法与内容
        3.2.3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灯诱林业昆虫总的种类与数量
    4.2 灯诱林业昆虫常见科以及种类
        4.2.1 灯诱林业昆虫常见科检索表
        4.2.2 灯下主要林业害虫的种类及数量
        4.2.3 灯下林业益虫种类与数量统计
    4.3 山区混交林与平原纯林害虫比较分析
    4.4 灯诱林业害虫总体数量变化
    4.5 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数量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6 鳞翅目主要科成虫数量变化动态
    4.7 主要种成虫的发生动态
        4.7.1 主要尺蛾成虫发生动态
        4.7.2 金龟子类成虫发生动态
        4.7.3 杨小舟蛾、小地老虎、松梢斑螟、优美苔蛾成虫的发生动态
        4.7.4 盗毒蛾、柳毒蛾、黄星雪灯蛾、桃六点天蛾成虫的发生动态
        4.7.5 灯下茶翅蝽成虫的发生动态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四、杨小舟蛾生命表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 时敏,唐璞,王知知,黄健华,陈学新. 应用昆虫学报, 2020(03)
  • [2]杨小舟蛾产卵对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诱导抗性研究[D]. 郭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3]凹唇壁蜂滞育研究初探和种群受害现状调查[D]. 赵剑宇. 烟台大学, 2019(09)
  • [4]花绒寄甲人工饲料及林间应用技术研究[D]. 颜学武.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5]杨小舟蛾羽化节律及羽化率影响因子分析[J]. 范立鹏,张真,刘艳侠,于占晶,孔祥波,王鸿斌,张苏芳. 林业科学研究, 2014(01)
  • [6]杨小舟蛾生殖行为及寄主选择机制研究[D]. 范立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0)
  • [7]管氏肿腿蜂个体发育、产卵行为及寄主选择性研究[D]. 吴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8]土壤湿度对杨小舟蛾蛹羽化及存活的影响研究[J]. 李彦民,刘茂松,王平,杨旭.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0)
  • [9]松突圆蚧在中国的适生性与风险性研究[D]. 魏初奖.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8)
  • [10]郑州地区主要林业害虫灯光诱测动态研究[D]. 李慧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杨小洲蛾生命表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