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研究

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老庄的哲学是生命哲学,老庄的教育也是生命教育。以老庄哲学生命观为哲学根基的老庄教育思想,以“道”为核心,崇尚“道法自然”的教育宗旨,从而推崇“无为自化”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内容上则体现了对人完整生命的观照:坚持自然朴真的生命本质观,认为教育应复归人的自然生命;推崇无为而为的生命存在观,注重教育引导人的社会生命;倡导身心超越的生命境界观,重视教育启迪人的精神生命。以上思想有效地弥补了儒家避生死不谈的不足,在中国教育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关注人的生命,使人的生命获得更好的发展。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教育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发展。面对种种教育异化现象,老庄的生命教育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迪与借鉴。它启发现代教育要重建生命的神圣感,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生命;培养社会责任感,妥善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生命关系;提升生命的价值感,实现生命的自由与灵动,使人的生命不断走向永恒。本文主要运用了历史研究法和文献资料法,正文分四部分深入研究了老庄的生命教育思想,并对其现代教育价值进行了相应程度的挖掘。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提出依据,对文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老庄生命教育思想产生的现实依据与理论渊源。首先从时空背景上对老庄生命教育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进而探究了其产生的理论渊源,最后对老庄生命教育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老庄哲学生命观的主题与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三部分,老庄生命教育思想内蕴解读。该部分系统剖析了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的教育宗旨、教育原则与培养目标,并以老庄哲学生命观为基础,深入剖析和探讨了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对完整生命的观照。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第四部分,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的影响与启示。首先分析了老庄生命教育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与自身的局限性存在,对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在分析现代生命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老庄生命教育思想对当代生命教育的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一) 理论依据
  • (二) 现实缘起
  • 二、相关概念释义
  • (一) 生命
  • (二) 教育
  • (三) 生命观
  • (四) 生命教育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于老庄生命观的研究
  • (二) 关于老庄教育思想的研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的现实依据与理论渊源
  • 一、老庄生命教育思想产生的现实依据
  • (一)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点
  • (二) 楚淮流域的地域特点
  • 二、老庄生命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 (一) 上古神话中生命意志的思维影响
  • (二) 原始宗教中生命崇拜的信仰沿袭
  • (三) 古代典籍中生命关怀的文化传承
  • 三、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 (一) 关于生与死
  • (二) 老庄生命观的内涵
  • 第二章 老庄生命教育思想内蕴解读
  • 一、生命教育宗旨:道法自然
  • 二、生命教育培养目标:赤子真人
  • 三、生命教育原则:无为自化
  • (一) 知常无为
  • (二) 不言之教
  • (三) 顺性而行
  • (四) 辅物自化
  • 四、生命教育内容:观照生命
  • (一) 自然朴真的生命本质:教育应重视人的自然生命
  • (二) 无为而为的生命存在:教育应引导人的社会生命
  • (三) 身心超越的生命境界:教育应启迪人的精神生命
  • 第三章 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的影响与启示
  • 一、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
  • (一) 生命关怀,教育应重视人的生命价值
  • (二) 重生乐死,教育应追求生命的自然本真
  • (三) 平等意识,教育须关注人的生命平等
  • (四) 个性自由,教育应实现生命的个性与自由
  • 二、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 (一) 过于崇尚自然而否定人文的不合理性
  • (二) 追求绝对平等与自由境界的不现实性
  • 三、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 重建生命的神圣感
  • (二) 培养生命的责任感
  • (三) 提升生命的价值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徐特立政治教育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J].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
    • [2].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异同分析[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 [3].人的可塑性与教育的可能性——荀子教育思想的再解读[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7(02)
    • [4].弘扬和传承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J]. 特立学刊 2013(01)
    • [5].论蔡元培教育思想产生的文化语境[J]. 淮海文汇 2012(05)
    • [6].以“教、学、做合一”的行知教育思想提升高职院校微课资源质量[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02)
    • [7].论吕祖谦的实学教育思想及对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启示[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7)
    • [8].晏阳初与陶行知平民文化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9].教育思想史治学的探索[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0(03)
    • [10].实用主义与激进建构主义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 浙江教育科学 2020(02)
    • [11].重层结构——庄子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J]. 教育现代化 2019(81)
    • [12].孔子价值观的教育思想探微——基于《论语》的文本研究[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12)
    • [13].尼采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02)
    • [14].论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以《论女学》为例[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6(06)
    • [15].做一个有教育思想和专业判断力的教师[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7(06)
    • [16].朱熹的“自得”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 大众文艺 2017(14)
    • [17].赫尔巴特兴趣教育思想的解读[J]. 知识经济 2017(16)
    • [18].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07)
    • [19].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教师教育机智的启示[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01)
    • [20].杜威与阿德勒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J]. 教学与管理 2017(24)
    • [21].从“呆滞”向“充满想象”转型——怀特海教育思想的启示[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05)
    • [22].洛克的自然状态学说与教育思想[J]. 教育学报 2017(05)
    • [23].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24].“厚生”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 科技创业月刊 2016(10)
    • [25].“六大解放”教育思想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01)
    • [26].行知教育思想引领特色高中发展履痕[J]. 生活教育 2020(01)
    • [27].林纾古文教育思想及其影响探析——以《中学国文读本》为中心[J]. 北方文学 2020(08)
    • [28].关于福禄培尔父职教育思想的启示[J]. 新课程 2020(17)
    • [29].成为有教育思想的教师之路径[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6)
    • [30].角色游戏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的联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20(01)

    标签:;  ;  ;  

    老庄生命教育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