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违约概率和回收率负相关假设的信用风险模型研究

基于违约概率和回收率负相关假设的信用风险模型研究

论文摘要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合同中订约方信用品质的不可预测改变而引起的损失,包括信用降级、不能支付债务和清算。随着企业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金融管制的放松,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推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用风险在资产定价及风险管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之,产生了大量的信用风险模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巴塞尔协议中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加入WTO,本身竞争能力就较弱、身背沉重包袱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跨国竞争。同时,尽管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相对经济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还相对较为落后。所以,研究信用风险模型对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为发展债券市场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较为全面地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第1章和第2章对现有的信用风险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于简化形式模型比结构化模型更能表达出违约的突然性并且更加符合实证研究结果,所以本文研究的信用风险定价模型属于简化形式模型。针对传统的信用风险定价模型及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将违约回收率看成是一个外生的常数或是一个独立的随机变量,而忽略回收率和违约概率之间的负相关性这一问题,本文应用相关实证研究得到了违约概率和回收率的指数和对数回归模型,并对应用非常广泛的结构化风险率模型、仿射结构模型、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和Credit Metrics模型进行了改进和拓展,在新模型中应用指数和对数函数引入了这两个变量之间的负相关性。并且,本文在各章通过算例和实证研究检查了所提出的新模型。具体内容如下:第3章构建了可违约零息债券定价的结构化风险率模型。该模型的主要贡献是并且应用指数函数来表示回收率和违约概率之间的负相关性。在对风险率的定义中,该模型认为一个外生的损失过程会随机地冲击公司。通过假设该损失过程是一个Poisson过程,得到了由公司价值和利率过程决定的风险率表达式。与Madan和Unal(2000)定义违约发生立即清算的方法不同,该模型认为即使在某个时期损失大于公司资产,但违约是否发生还要看在债务到期日企业权益价值是否大于该损失,这一点更加符合实际的合同条款。在求解定价模型的过程中,本章应用了测度变换,将风险中性定价测度下的资产定价方程转换为远期概率测度下定价方程,并且通过构建一个特征函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结构化模型
  • 1.2.2 简化形式模型
  • 1.2.3 投资组合信用风险管理模型
  • 1.2.4 国内相关研究
  • 1.3 评述
  • 1.3.1 信用风险定价模型的比较
  • 1.3.2 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比较
  • 1.3.3 对违约回收率的处理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基础理论模型及PD 和RR 的负相关性
  • 2.1 结构化风险率模型
  • 2.1.1 模型框架
  • 2.1.2 违约风险率
  • 2.1.3 风险债务价格和信用差额
  • 2.2 仿射结构模型
  • 2.2.1 风险率过程
  • 2.2.2 仿射过程
  • 2.2.3 可违约债券的定价
  • 2.3 PD 和RR 的负相关性
  • 2.3.1 理论发展
  • 2.3.2 回归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违约零息债券的结构化风险率模型
  • 3.1 模型框架
  • 3.2 违约风险率的建模
  • 3.2.1 定义违约事件
  • 3.2.2 违约风险率
  • 3.2.3 状态变量
  • 3.2.4 违约回收率
  • 3.3 可违约债券的价格
  • 3.4 参数敏感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违约息票债券的仿射结构模型
  • 4.1 模型框架
  • 4.1.1 风险率
  • 4.1.2 仿射过程
  • 4.1.3 违约回收率
  • 4.2 可违约息票债券的闭解模型
  • 4.2.1 状态变量
  • 4.2.2 定价模型
  • 4.3 参数敏感度分析
  • 4.3.1 信用差额比较
  • 4.3.2 参数敏感度
  • 4.4 实证研究
  • 4.4.1 数据描述
  • 4.4.2 参数估计
  • 4.4.3 实证结果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带有信用风险的可转换债券的Monte Carlo 定价模型
  • 5.1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条款
  • 5.2 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发展
  • 5.3 求解方法比较
  • 5.4 模型框架
  • 5.4.1 可违约债券定价模型
  • 5.4.2 带有信用风险的股票价格模型
  • 5.4.3 带有信用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
  • 5.5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Monte Carlo 模拟算法
  • 5.5.1 最小二乘Monte Carlo 模拟算法
  • 5.5.2 算例
  • 5.6 状态变量及模拟过程
  • 5.7 实证研究
  • 5.7.1 参数估计
  • 5.7.2 模拟结果
  • 5.7.3 实证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债券投资组合信用风险的Monte Carlo 模型
  • 6.1 投资组合的信用风险
  • 6.1.1 风险率
  • 6.1.2 回收率
  • 6.1.3 信用转移
  • 6.2 债券价值及投资组合的损失风险测度
  • 6.2.1 债券价值
  • 6.2.2 投资组合的损失风险测度
  • 6.3 Student-t copula 函数
  • 6.4 Monte Carlo 模拟
  • 6.4.1 投资组合的信用风险
  • 6.4.2 投资组合的损失分布及风险测度
  • 6.4.3 投资组合的债券相关性
  • 6.4.4 模拟过程
  • 6.5 模型在债券投资组合中的应用
  • 6.5.1 数据描述
  • 6.5.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模型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30)
    • [2].中国银行全面信用风险模型管理系统建设[J]. 中国金融电脑 2012(07)
    • [3].基于跳扩散的信用风险模型[J]. 中国商贸 2012(20)
    • [4].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模型探析[J]. 金融经济 2009(24)
    • [5].探讨我国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应用[J]. 价值工程 2017(03)
    • [6].一个带有稀疏相关性结构的约化信用风险模型[J]. 应用概率统计 2012(06)
    • [7].融资租赁中承租人信用风险模型构建[J]. 法制博览 2016(17)
    • [8].我国商业银行在聚合信用风险模型下的质押贷款风险度量探讨[J].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09(01)
    • [9].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方法论探讨[J]. 金融研究 2008(08)
    • [10].聚合信用风险模型的改进和研究[J]. 价值工程 2013(05)
    • [11].违约强度由Lévy从属过程驱动的约化信用风险模型及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J]. 应用概率统计 2012(03)
    • [12].常利率下信用风险模型的破产问题[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04)
    • [13].随机利率下离散信用风险模型和破产概率[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4].现代信用风险VaR模型的不足及改进[J]. 贵州社会科学 2015(12)
    • [15].信用风险模型比较研究[J]. 现代商业 2009(32)
    • [16].基于信用风险模型的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03)
    • [17].信用风险模型及其适用性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32)
    • [18].国外信用评级模型的应用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2(04)
    • [19].基于决策树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模型实证研究[J]. 财会通讯 2012(05)
    • [20].信用风险模型比较及实证研究——以房地产企业为例[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S2)
    • [21].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 价值工程 2015(17)
    • [22].我国上市金融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 现代商业 2013(29)
    • [23].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研究和比较[J]. 消费导刊 2008(17)
    • [24].面向区块链会计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 财务与金融 2020(03)
    • [25].大数据背景下融资企业信用特征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35)
    • [26].基于省域视角的信用风险模型适应性分析[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2(05)
    • [27].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对比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21)
    • [28].信用风险模型综述及对我国借鉴[J]. 金融经济 2009(02)
    • [29].银行透明度和信用风险模型技术[J]. 交大法学 2014(02)
    • [30].信用风险模型中的Gerber-Shiu贴现罚函数[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0(03)

    标签:;  ;  ;  ;  ;  

    基于违约概率和回收率负相关假设的信用风险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