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人参成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人参成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题目: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人参成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光学

作者: 芦永军

导师: 陈星旦

关键词: 近红外,人参,定量,光谱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导师陈星旦院士指导下长期从事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研究和仪器的研制开发工作。分立型近红外光谱仪(如滤光片型、二极管列阵型、LD 列阵型等)目前仍然是商用近红外光谱仪的主流产品,本文就该型仪器研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给予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论文中着重体现了该分立波长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研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办法,其中在样品优选算法、波长优选方法、定标模型优化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予以实验验证,结果是比较满意的。提出了定标和预测样品集优选算法解决了超大样品集定标模型的简化问题,该算法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仪器调试的效率,可以通过大定标样品集的优选来提高定标效率。首先提出了将组合数学中的组合生成算法引入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中来实现了计算机定标波长优选和定标模型自动优化思想,由于采用了以具有代表性的预测样品集所给出的预测标准差最小为判据,得到的定标模型可以保持长期的稳定性而且给出了较高的预测精度,是定标过程方法的较大改进和完善。为了拓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论文中另一重点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用于人参成份定量检测和定性分析中,对人参这个在我国产量很大的中药品种进行了详尽的光谱解析和定标分析以挖掘人参各成份的化学信息与近红外光谱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于研制人参成份近红外分析仪工作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史与展望

1.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近红外光谱学原理基础

2.1 引言

2.2 近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物理机制

2.2.1 简谐振动模型

2.2.2 非简谐振动模型

2.2.3 光与物质作用的物理特性

2.3 近红外吸收谱带的化学表征

2.3.1 分子振动模式

2.3.2 光谱吸收带解析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近红外光谱成份定量分析技术

3.1 引言

3.2 定标和预测样品集的前期优选

3.2.1 定标样品集的特征和成份含量浓度分布

3.2.2 相似样品剔除算法用于超大样品集的优选

3.3 样品制备及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3.4 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技术

3.4.1 导数光谱

3.4.2 多元散射校正

3.5 多变量定标算法分析及计算机实现

3.5.1 多元线性回归

3.5.1.1 算法和应用分析

3.5.1.2 组合生成算法与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用于定标波长的优选

3.5.2 主成份回归分析

3.5.3 偏最小二乘回归

3.6 奇异样品检测技术

3.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人参成份定量及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人参的理化分析

4.2.1 人参总皂甙测试方法

4.2.2 人参水分测试方法

4.2.3 人参总糖测试方法

4.3 人参的近红外光谱解析

4.4 人参主要成份的定标建模与定量分析

4.4.1 定标实验设计

4.4.2 人参定标样品成份浓度特性分析

4.4.3 主成份回归法建模分析

4.4.4 散射校正相关光谱回归法建模分析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发布时间: 2006-03-14

参考文献

  • [1].稻米蒸煮和营养品质的QTL定位[D]. 谢黎虹.江西农业大学2017

标签:;  ;  ;  ;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人参成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