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如何因材施教

甘肃省积石山县安集学校731799

摘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小学生存在着差异,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如果采用满堂灌的方法,就会顾此失彼,往往照顾不到全体学生,导致部分学生得不到发展。因此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让每个学生主动和生动活泼地发展,从而实现小学教学大纲所指出的:“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因材施教

一、不能冷落每个人

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生理的种种原因,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就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有基本的统一要求,也要因人而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各自的发展。可见,因材施教是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培养出不同层次人才的保证。

1.提问要有层次性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问题不仅要问在点子上,提得明白准确,便于学生思考,还要因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都能回答问题。

一是要设计全体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

二是设计不同层次学生回答的问题。新授课中的复习和练习问题多数适宜中下等生回答。当然,对于有一定难度,但是通过教师启发就能回答的问题,也让他们回答,并适时对他们进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是设计中上等学生回答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设计出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后才能判断、推理的问题让中上等学生进行回答,这样可以发展这些学生的思维。

2.练习照顾全面

一是同一练习不同要求。比如课本上的习题都是全体学生掌握的,这对中上等学生应该说是没什么问题,但对于学困生而言有的他们不一定会掌握,要对中下等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

二是练习数量有多又少。课堂练习中,可设计一些较难的题目,以满足中上等学生的求知欲;对于中下等学生,只要完成基本题就可以了。

3.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对于优等生,可引导他们做一些思维难度大的题目;对于中等生,可指导他们去做稍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取得进步;对于学困生,对他们的指导要注意做得全面并有耐心,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指导。

二、认真分析学情,注重教学方式

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行为表现,听取学生的发言,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心中有数,做到因材施教。

1.简单的课要多采用自行模式

这些课大多以定义、概念为主,学生对此都可以通过自学来完成。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对于重点知识应用讨论式

此类课由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因为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提炼而成的东西,所以印象一定深刻。

3.难点知识采用讲授式

对于难点知识一般来说无法攻克,应采用传统的精讲多练式,使学生学会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以简捷的方式获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4.识图应采用发现式

图形都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为了让学生在认识图形时能把模糊影响转变为清晰认识,就让学生自己逐步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

5.复习多采用归纳记忆法

任何知识都需要积累总结,所以对复习课,教师可以旁敲侧击,引导学生整理、记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归类能力,使学生逐步由“学会”变成“会学”。

三、创设和谐课堂,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结构,对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巧妙疏导,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让他们体领会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认识的最佳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达娃仓决小学数学因材施教之我见[J].学周刊b版,2012,(20),133。

[2]石道斌小学数学该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J].教育,2016,(5),14。

[3]钱玥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因材施教[J].新教育,2015,(6),46-47。

[4]曹晓萍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J].新一代月刊,2012,(11),36。

标签:;  ;  ;  

小学数学如何因材施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