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酰化二羟基蒽醌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弱相互作用研究

磷酰化二羟基蒽醌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弱相互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

羟基(9,10-)蒽醌具有抗癌、抗肿瘤、抑制生物体中由于过氧化反应导致的多种疾病的作用;而许多药物分子在磷酰化后具备了更多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药理特性。因此磷酰化羟基蒽醌的合成和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其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药物开发与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经改造并较简化的Atheron-Todd合成法,分别以亚磷酸二乙酯和亚磷酸二异丙酯为磷酰化试剂,成功对1,2-二羟基蒽醌、2,6-二羟基蒽醌、1,8-二羟基蒽醌和1,4-二羟基蒽醌进行了磷酰化改造;合成了九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羟基蒽醌类的磷酰酯类衍生物。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得化合物结构均经核磁共振、红外和电喷雾质谱确证。对四个二羟基蒽醌中不同取代位置的羟基的反应活性进行对比,发现β-羟基的反应活性高于α-羟基的反应活性,量子化学计算其电荷分布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本文通过荧光分析法研究了磷酰化羟基蒽醌与牛血清白蛋白(BSA:Bovine serum albumin)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并用荧光猝灭原理计算了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作用力类型。结果证明,磷酰化羟基蒽醌与牛血清白蛋白发生了弱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均为105,有1个结合位点,作用力类型属于氢键或范德华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命磷化学研究
  • 1.2 醌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 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概况
  • 1.3.1 引言
  • 1.3.2 荧光分析法在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应用
  • 1.4 设计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磷酰化二羟基蒽醌的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化合物的制备
  • 2.2.2.1 磷酰化试剂的制备
  • 2.2.2.1.1 亚磷酸二乙酯(DEPH)的合成
  • 2.2.2.1.2 亚磷酸二异丙酯(DIPPH)的合成
  • 2.2.2.2 磷酰化二羟基蒽醌的合成
  • 2.2.2.2.1 化合物a的合成
  • 2.2.2.2.2 化合物b的合成
  • 2.2.2.2.3 化合物c的合成
  • 2.2.2.2.4 化合物d的合成
  • 2.2.2.2.5 化合物e的合成
  • 2.2.2.2.6 化合物f的合成
  • 2.2.2.2.7 化合物g的合成
  • 2.2.2.2.8 化合物h的合成
  • 2.2.2.2.9 化合物i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二羟基蒽醌的磷酰化反应过程讨论
  • 2.3.2 二羟基蒽醌的结构及电荷分布对反应的影响
  • 2.3.3 质谱裂解规律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荧光分析法研究磷酰化二羟基蒽醌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弱相互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溶液的配置
  • 3.3 结果讨论
  • 3.3.1 化合物b与BSA弱相互作用的荧光分析
  • 3.3.1.1 结合常数的计算
  • 3.3.1.2 结合位点数的计算
  • 3.3.1.3 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3.3.2 化合物d与BSA弱相互作用的荧光分析
  • 3.3.2.1 结合常数的计算
  • 3.3.2.2 结合位点数的计算
  • 3.3.3 化合物f与BSA的弱相互作用荧光分析
  • 3.3.3.1 结合常数的计算
  • 3.3.3.2 结合位点数的计算
  • 3.3.3.3 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3.3.4 化合物h与BSA的弱相互作用荧光分析
  • 3.3.4.1 结合常数的计算
  • 3.3.4.2 结合位点数的计算
  • 3.3.4.3 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图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声协同吡罗昔康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损伤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聚氯乙烯-吡啶离子液体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萃取率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06)
    • [3].对血清白蛋白和房颤相关性及因果关系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0(04)
    • [4].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预后价值[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8(02)
    • [5].超声波激活氧氟沙星声动力损伤牛血清白蛋白的研究[J]. 药学研究 2017(07)
    • [6].抗坏血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和电化学研究[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7].荧光光谱法研究苯佐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英文)[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6(04)
    • [8].水稻“种”出血清白蛋白[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7(06)
    • [9].5年内有望用上水稻“种”出的血清白蛋白[J]. 创新时代 2017(06)
    • [10].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J]. 化学分析计量 2013(05)
    • [11].德国输华新西兰源牛血清白蛋白的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分析[J]. 中国动物检疫 2020(01)
    • [12].硒对铬-牛血清白蛋白互作光谱特征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01)
    • [13].光谱法研究呋喃妥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 化学试剂 2020(06)
    • [14].灯盏花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J].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3)
    • [15].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J]. 淮海医药 2018(02)
    • [16].去甲去氢斑蝥素缩氨基硫脲的合成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J]. 化学试剂 2016(12)
    • [17].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可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J]. 中国农村卫生 2016(01)
    • [18].光谱法研究安乃近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共存金属离子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04)
    • [19].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早产儿感染的相关性[J]. 儿科药学杂志 2016(07)
    • [20].扑尔敏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J]. 广州化工 2016(15)
    • [21].载牛血清白蛋白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评价[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7)
    • [22].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相关性[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06)
    • [23].免疫比浊法对血清白蛋白测定的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28)
    • [24].水杨酸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共存铜离子的影响[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3(10)
    • [25].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测定药物中的头孢孟多酯[J]. 煤炭与化工 2014(09)
    • [26].脓毒症患儿血清白蛋白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3(01)
    • [27].免疫透射比浊法与溴甲酚绿法检测血清白蛋白的结果对比分析[J]. 吉林医学 2013(15)
    • [28].牛血清白蛋白与头孢菌素相互作用的荧光法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29].脓毒症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1(05)
    • [30].几种光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胭脂红作用[J]. 光谱实验室 2011(05)

    标签:;  ;  ;  ;  

    磷酰化二羟基蒽醌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弱相互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