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肝炎药物双环醇(Bicyclol)、联苯双酯(DDB)的肝癌化学预防作用以及中药XX对肿瘤多药耐药性的逆转

抗肝炎药物双环醇(Bicyclol)、联苯双酯(DDB)的肝癌化学预防作用以及中药XX对肿瘤多药耐药性的逆转

论文题目: 抗肝炎药物双环醇(Bicyclol)、联苯双酯(DDB)的肝癌化学预防作用以及中药XX对肿瘤多药耐药性的逆转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理学

作者: 孙华

导师: 刘耕陶

关键词: 双环醇,联苯双酯,化学预防,肝癌,大鼠肝上皮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甲胎蛋白,侵袭转移,多药耐药,糖蛋白,耐药逆转剂,血清药理学

文献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Bicyclol、DDB的肝癌化学预防作用和第二部分中药XX粗提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 第一部分Bicyclol、DDB的肝癌化学预防作用 Bicyclol(6-甲氧羰基-6′-羟甲基-2,3,2′,3′-二亚甲基二氧基-4,4′-二甲氧基联苯,双环醇,商品名:百赛诺)是一个新的疗效好毒性低的抗肝炎药物,临床降低转氨酶作用显著,并能使部分乙肝病毒指标转阴。DDB(4,4′-二甲氧基-5,6,5′,6′-二次甲二氧基-2,2′-二甲氧羰基联苯,联苯双酯)于1983年开始在中国用于肝炎治疗,疗效确切。已知90%左右的肝癌病人伴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肝癌与肝炎二者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目前慢性乙肝和丙肝的治疗均需要长期用药,如果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同时具有阻断肝癌发生的潜力,这类药物将会有很大的价值。基于以上思路,本部分实验对bicyclol、DDB的肝癌化学预防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一、Bicyclol、DDB的肝癌化学预防作用 利用3MC/TPA诱导的大鼠肝上皮细胞WB-F344体外转化模型和DEN/PB诱发的小鼠肝癌体内模型观察bicyclol、DDB的肿瘤化学预防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应用3MC/TPA可成功转化WB-F344细胞,出现易于观察、计数的转化灶。软琼脂实验表明转化的细胞能在软琼脂上生长并形成克隆。Bicyclol 1、10、50μM和DDB 1、2、4μM能明显抑制3MC/TPA联合诱导的WB-F344细胞转化灶的形成,抑制率分别为20.5%、45.6%、52.9%和10.0%、37.2%、47.4%。同时明显降低转化细胞的恶性程度。在DEN/PB诱发的小鼠肝癌模型实验,Bicyclol 100mg/kg、200mg/kg和DDB 100mg/kg、200mg/kg预防给药持续20周,能明显抑制DEN/PB诱发的小鼠肝脏肿瘤的发生,其中bicyclol 200mg/kg作用最为明显,H.E.染色法显示,Bicyclol 200mg/kg预防给药组肝细胞性肝癌和肝细胞瘤的发生率均为0%,而模型组肝细胞性肝癌和肝细胞瘤的发生率分别为33.3%和55.6%。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FP、PCNA表达的水平,结果表明bicyclol、DDB能明显降低AFP、PCNA的表达,与ELISA法检测肝脏AFP相对含量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CNA表达结果相一致。Western blot法还检测肝脏P53、P21WAF1蛋白表达,

论文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Bicyclol、DDB的肝癌化学预防作用

一、Bicyclol、DDB的肝癌化学预防作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1.Bicyclol的体内、体外肝癌化学预防作用

1.1 Bicyclol对3MC/TPA联合诱导的WB-F344细胞体外恶性转化的影响

1.2 Bicyclol对DEN/PB诱发小鼠肝癌的影响

1.3 Bicyclol对孕鼠、胎鼠肝脏甲胎蛋白含量的影响

2.DDB的体内、体外肝癌化学预防作用

2.1 DDB对3MC/TPA联合诱导的WB-F344细胞体外恶性转化的影响

2.2 DDB对DEN/PB诱发小鼠肝癌的影响

2.3 DDB对孕鼠、胎鼠肝脏甲胎蛋白含量的影响

讨论

参考文献

二、Bicyclol、DDB肝癌化学预防作用机制的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1.Bicyclol肝癌化学预防作用机制的研究

1.1 Bicyclol的抗始发突变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1.1 Bicyclol对CTX引起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

1.1.2 Bicyclol对TPA损伤WB-F344细胞基因组DNA的保护作用

1.2 Bicyclol抗促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2.1 Bicylcol对巴豆油诱发小鼠耳肿胀的作用

1.2.2 Bicyclol对TPA诱导静息期WB-F344细胞增殖的影响

1.2.3 Bicyclol对TPA诱导WB-F344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抑制的影响

1.2.4 Bicyclol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

1.2.5 Bicyclol对TPA刺激WB-F344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的影响

1.2.6 荧光酶标仪分析bicyclol对TPA刺激WB-F344细胞活性氧产生的影响

1.2.7 流式细胞仪分析bicyclol对TPA诱导活性氧产生的影响

1.2.8 Bicyclol对TPA诱导WB-F344细胞cPKC-α蛋白表达的影响

1.2.9 Bicyclol对TPA诱导WB-F344细胞ERK1/2激酶活化的影响

1.2.10 Bicyclol对TPA诱导WB-F344细胞IκB蛋白降解的影响

1.2.11 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bicyclol对TPA诱导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1.2.12 Bicyclol对转化WB-F344细胞AFP分泌的影响

1.2.13 RT-PCR法检测bicyclol对TPA诱导c-jun/AP-1 mRNA表达的影响

1.3 Bicyclol抗侵袭转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3.1 Bicyclol对MHCC97-H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1.3.2 Bicyclol对MHCC97-H细胞与Fibronectin、Laminin粘附的抑制作

1.3.3 Bicyclol对MHCC97-H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1.3.4 流式细胞仪检测bicyclol对MHCC97-H细胞nm23-H1蛋白表达的影响

1.3.5 流式细胞仪检测bicyclol对MHCC97-H细胞Pgp蛋白表达的影响

1.3.6 流式细胞仪检测bicyclol对MHCC97-H细胞c-myc表达的影响

1.3.7 RT-PCR法分析bicyclol对MHCC97-H细胞VEGF mRNA表达的影响

1.3.8 RT-PCR法分析bicyclol对MHCC97-H细胞nm23-H1mRNA表达的影响

1.3.9 RT-PCR法分析bicyclol对MHCC97-H细胞uPAR mRNA表达的影响

1.3.10 ELISA法检测bicyclol对MHCC97-H细胞分泌AFP蛋白的影响

1.3.11 流式细胞仪分析bicyclol对MHCC97-H细胞AFP表达的影响

2.DDB肝癌化学预防作用机制研究

2.1 DDB抗始发突变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1.1 DDB对CTX引起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

2.1.2 DDB对TPA损伤WB-F344细胞基因组DNA的保护作用

2.2 DDB抗促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2.1 DDB对巴豆油诱发小鼠耳肿胀的作用

2.2.2 DDB对TPA诱导静息期WB-F344细胞增殖的影响

2.2.3 DDB对TPA诱导WB-F344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GJIC)抑制的影响

2.2.4 DDB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

2.2.5 荧光酶标仪分析DDB对TPA刺激WB-F344细胞活性氧产生的影响

2.2.6 流式细胞仪分析DDB对TPA诱导细胞活性氧产生的影响

2.2.7 DDB对TPA刺激WB-F344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的影响

2.2.8 DDB对TPA诱导WB-F344细胞cPKC-α表达的影响

2.2.9 DDB对TPA诱导WB-F344细胞ERK1/2激酶活化的影响

2.2.10 DDB对TPA诱导WB-F344细胞IκB降解的影响

2.2.11 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DDB对TPA诱导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2.2.12 DDB对转化WB-F344细胞AFP分泌的影响

2.2.13 RT-PCR分析DDB对TPA诱导c-jun/AP-1 mRNA表达的影响

2.3 DDB抗侵袭转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3.1 DDB对MHCC97-H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2.3.2 DDB对MHCC97-H细胞与Fibronectin、Laminin粘附的抑制作用

2.3.3 DDB对MHCC97-H细胞对重组基底膜侵袭能力的影响

2.3.4 流式细胞仪检测DDB对MHCC97-H细胞nm23-H1蛋白表达的影响

2.3.5 流式细胞仪检测DDB对MHCC97-H细胞c-myc表达的影响

2.3.6 RT-PCR法分析DDB对MHCC97-H细胞VEGF mRNA表达的影响

2.3.7 RT-PCR法分析DDB对MHCC97细胞nm23-H1 mRNA表达的影响

2.3.8 RT-PCR法分析DDB对MHCC97细胞uPAR mRNA表达的影响

2.3.9 ELISA法检测DDB对MHCC97-H细胞分泌AFP蛋白的影响

2.3.10 流式细胞仪分析DDB对MHCC97-H细胞AFP表达的影响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药XX粗提物对肿瘤多药耐药的逆转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1.中药XX粗提物对双侧荷瘤裸鼠对VCR抑瘤活性的影响

2.中药XX粗提物与VCR合用对S180肉瘤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影响

3.中药XX粗提物与Taxol合用对S180肉瘤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影响

4.中药XX粗提物与DOX合用对S180肉瘤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影响

5.中药XX粗提物对DOX引起白细胞下降的保护作用

6.含XX药物血清对KBv200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

7.含XX药物血清对Bel7402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

8.含XX药物血清对KBv200、Bel7402细胞内DOX蓄积的影响

9.含XX药物血清对KBv200、Bel7402细胞Pgp蛋白表达的影响

10.Western blot法分析含XX药物血清对cPKC-α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11.流式细胞仪检测含XX药物血清对GST-π蛋白表达的影响

12.流式细胞仪检测含XX药物血清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13.RT-PCR方法分析含XX药物血清对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

14.含XX药物血清HPLC图谱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

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6-10-13

参考文献

  • [1].免疫检查点蛋白VIST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微环境和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D]. 张明.南方医科大学2018
  • [2].用于肝癌个体化治疗的三维药敏试验方法研究[D]. 王杰钦.南方医科大学2018
  • [3].肝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促进肝癌转移的机制[D]. 徐海旭.天津医科大学2018
  • [4].血小板在肝癌微环境的积聚促进肝癌进展的机制研究[D]. 凌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
  • [5].miR-340靶向Nrf2-ARE信号逆转肝癌细胞顺铂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D]. 石亮.武汉大学2015
  • [6].miRNA-345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 余淼.郑州大学2017
  • [7].多组学整合在肝癌恶性进展研究中的应用与相关分子机制探讨[D]. 侯国军.第二军医大学2017
  • [8].对肝癌基因表达谱和肿瘤相关剪接类型的分析[D]. 惠利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
  • [9].Survivin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靶向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癌细胞的影响[D]. 王举.吉林大学2004
  • [10].IL-2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D]. 孙跃明.南京医科大学2004

相关论文

  • [1].叶下珠复方抗HBV、人肝癌裸鼠移植瘤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探讨[D]. 鲁玉辉.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2].抗肝炎新药双环醇的肝脏药理学作用机理研究[D]. 赵冬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
  • [3].双环醇对实验性肝损伤、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D]. 李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
  • [4].人肝癌Bel7402细胞系天然耐药及5-FU获得性耐药的机理以及几种天然化合物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的研究[D]. 黄敏.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
  • [5].肝癌5-氟尿嘧啶获得耐药性的机理研究以及三种化合物对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性的逆转[D]. 金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
  • [6].白藜芦醇的肿瘤化学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曹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7].双环醇抗肝纤维化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 胡庆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 [8].姜黄素衍生物91022的癌化学预防作用、作用机理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 袁守军.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
  • [9].双环醇抗肝细胞损伤的免疫学机制[D]. 李敏.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10].清肝化瘀方药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的阻断作用及对Notch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D]. 杨志云.河北医科大学2007

标签:;  ;  ;  ;  ;  ;  ;  ;  ;  ;  ;  ;  

抗肝炎药物双环醇(Bicyclol)、联苯双酯(DDB)的肝癌化学预防作用以及中药XX对肿瘤多药耐药性的逆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