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由生活》探讨哈金的离散写作

从《自由生活》探讨哈金的离散写作

论文摘要

"Diaspora"(离散)是近年来越来越受文学批评者关注的现象。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潮下,"Diaspora"的词意也由最初的专指犹太人被驱逐离散到世界各地扩展到可以指各民族的人们因为各种原因的迁移、移民,更多的表现为是一种语言和文化上冲突和融合。"diaspora"一词也可译为流散、飞散、散居等,本论文采取离散是比较相对中性的译法。美国华裔文学是离散文学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从美国华裔文学的译名、界定范畴和其发展历程做一个总体性的介绍。哈金作为一名美国华裔作家,在美国的主流文化当中颇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然而“哈金现象”在国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哈金是具有这样文学身份的一位作家,其写作本身也带有离散的特征。因此,本论文选取这样一位颇有争议性的作家,对其新作的长篇小说《自由生活》进行探讨,分析其离散写作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本论文将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首先对离散现象作了一番考察,整理出离散一词从最初大写的表示专有名词Diaspora演变成小写的普通名词diaspora的历史流变。其次,对美国华裔文学的历史进行了范围上的扫描,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新移民的作家。此外对移民作家哈金及其本论文的研究文本小说《自由生活》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二章将探讨移民作家哈金离散写作的文化意蕴。主要探讨移民作家复杂的文化认同。将从三部分着手进行论述:身份确立的茫然感;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混杂文化与文化认同转向。本论文的第三章将着重分析哈金小说《自由生活》的主题意蕴、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人物的混杂化语言来探讨哈金离散写作的审美表征。论文的最后一章将从边缘与中心的对峙和民族性与异质性的整合两方面论述了华人移民作家离散写作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价值。在全球化的时代,身份的确立、文化的认同等问题将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当然也影响着文学的发展。移民文学作为一种离散的文学,有着突出的文化表征。因此,在离散的框架之中解读华人移民写作的文化意蕴、审美表征以及它在全球化时代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采取理论统摄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细读和分析。通过华人作家写作与其所具有的离散特征之间的密切联系,期望可以触摸到全球化时代的移民文学以及华人文学的文化脉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离散现象
  • (一) “离散”一词的来源
  • (二) “离散一词的扩展
  • 二、美国华裔文学
  • (一)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的命名
  • (二) 美国华裔界定的范畴
  • (三) 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历程
  • 三、哈金及其作品简介
  • (一) 作者生平
  • (二) 作家作品
  • 四、小说《自由生活》简介
  • 第二章 哈金离散写作的文化意蕴
  • 一、身份认同的不确定感
  • (一) 萍萍的身份认同
  • (二) 涛涛的身份认同
  • 二、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一) 文化的冲突
  • (二) 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
  • 三、混杂文化与身份认同转向
  • (一) 混杂文化
  • (二) 身份认同转向:走向差异的对话
  • 第三章 哈金离散写作的审美表征
  • 一、主题探析:追求个体独立、精神放逐
  • (一) 行为上的离散
  • (二) 从行为到精神的流散
  • 二、人物塑造:小人物的悲哀
  • (一) 武男
  • (二) 萍萍
  • (三) 涛涛
  • (四) 孟丹宁、陈衡、刘明
  • 三、语言特色:混杂化的语言
  • (一) 语言选择
  • (二) 人物语言特点
  • 第四章 哈金离散写作的文化价值
  • 一、边缘与中心的对峙与互动
  • 二、民族性与异质性的整合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文化身份认同视域中的美国华裔文学[J]. 现代交际 2020(20)
    • [2].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以林语堂《吾国吾民》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1)
    • [3].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呈现及其消解[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10)
    • [4].论美国华裔文学文化身份的差异性[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10)
    • [5].“想象的共同体”: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建构[J]. 知与行 2016(12)
    • [6].文化·语境·读者——美国华裔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当代外国文学 2009(04)
    • [7].“美国华裔文学”的概念界定[J]. 文艺争鸣 2011(05)
    • [8].美国华裔文学形象分析——评《透视美国华裔文学》[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6)
    • [9].从《支那崽》看美国华裔文学中男性身份的构建[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12)
    • [10].美国华裔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表象与实质[J]. 湖北社会科学 2014(12)
    • [11].文化过滤与当代美国华裔文学[J]. 小说评论 2015(02)
    • [12].中国文化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映射[J]. 文教资料 2019(10)
    • [13].早期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综述[J]. 语文学刊 2010(12)
    • [14].“世界不再令人着迷”——论美国华裔文学的退潮[J]. 北方文学 2018(15)
    • [15].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身份认同[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7(11)
    • [16].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幻想叙述[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6(02)
    • [17].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儒家思想研究[J]. 北方文学 2016(16)
    • [18].文化政治化: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身份思考[J]. 山海经 2015(17)
    • [19].跨文化视角下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33)
    • [20].美国华裔文学研究概观[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35)
    • [21].美国华裔文学的叙事策略探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09)
    • [22].文化认同视域中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J]. 芒种 2014(09)
    • [23].美国华裔文学的变迁研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21)
    • [24].“美国华裔文学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J]. 译林 2009(05)
    • [25].美国华裔文学评述及哈金的特殊位置[J]. 发展 2020(09)
    • [26].多元文化语境下美国华裔文学流变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11)
    • [27].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与问题[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0(01)
    • [28].美国华裔文学国际研讨会会讯[J]. 译林 2009(02)
    • [29].美国华裔文学国际研讨会会讯[J]. 译林 2009(03)
    • [30].文化碰撞与交融——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J]. 作家 2011(14)

    标签:;  ;  ;  ;  ;  

    从《自由生活》探讨哈金的离散写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