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认知发展研究 ——基于朴素物理理论的视角

4-6岁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认知发展研究 ——基于朴素物理理论的视角

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朴素理论的研究日益兴起,逐渐成为儿童心理领域全球性关注的理论流派。儿童的朴素理论是指儿童在此领域中获得的非正式的、前科学的知识体系的理论。朴素理论关注的是特殊领域,因此与传统的认知研究相比,这种在领域特殊性理论指导下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更加强调领域的特殊性和知识经验的作用,更加重视在实际社会情境中的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访谈探查4-6岁幼儿对影子这一物理现象的认知,为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提供相应的依据。本研究共选取60名4-6岁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法,通过借助一个图片选择任务,分析总结了幼儿对影子现象的理解。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水平。水平0:对影子没有或者很少有意识。水平1:认为影子是物体的一部分或者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水平2:意识到光源的作用。水平3:对影子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幼儿在四个水平上的分布情况为:有6%的幼儿处在水平0,63.3%的幼儿处在水平1, 16.7%的幼儿处在水平2, 13.3%的幼儿处在水平3上。2.4-6岁幼儿对影子的理解,经历了最初的具体形象感知,到了解表面因果联系,最后到理解较深层的因果联系这样一个发展过程。4岁幼儿对影子的认知处在混沌的状态,并且明显带有的“泛灵论”倾向,对影子的解释十分松散,回答比较零碎单一。5岁幼儿对影子的兴趣明显增强,好奇好问,并且已初步理解影子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6岁幼儿有积极的求知欲望,已经能初步理解影子形成的比较内在的,隐蔽的因果关系。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笔者提出了几条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幼儿园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应基于幼儿原有的经验设计教育活动目标,在活动中要重视幼儿自主探究能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综述
  • 1. 朴素理论概念的界定
  • 2. 关于朴素物理理论的研究
  • 3. 关于儿童对光和影子认知的研究
  • 4. 对光影概念认识研究的两个发展趋势
  • (三)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四)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二、幼儿对影子现象的朴素认知
  • (一) 影子概念界定
  • (二) 关于影子与光源关系的问答及分析
  • (三) 关于影子产生原因及概念的问答与分析
  • 1. 关于影子的概念
  • 2. 关于影子产生的原因
  • (四) 关于物体的影子是否一直存在的问答及分析
  • 1. 关于晚上是否还有影子的问答
  • 2. 关于影子能否消失的问答
  • (五) 关于影子形状以及颜色强度变化的问答及分析
  • 1. 关于影子形状的问答
  • 2. 关于影子颜色的问答
  • 3. 关于影子颜色强度变化的问答
  • (六) 关于影子是否有实体的问答及分析
  • (七) 关于图片选择的问答与分析
  • 1. 图片材料
  • 2. 选择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三、不同年龄幼儿对影子现象的朴素认知发展水平及特点
  • (一) 4岁组幼儿对影子现象的朴素认知发展水平及特点
  • 1. 4 岁组幼儿对影子现象的朴素认知发展水平
  • 2. 4 岁组幼儿对影子现象的朴素认知发展特点
  • (二) 5岁组幼儿对影子现象的朴素认知发展水平及特点
  • 1. 5 岁组幼儿对影子现象的朴素认知发展水平
  • 2. 5 岁组幼儿对影子现象的朴素认知发展特点
  • (三) 6岁组幼儿对影子现象的朴素认知发展水平及特点
  • 1. 6 岁组幼儿对影子现象的朴素认知发展水平
  • 2. 6 岁组幼儿对影子现象的朴素认知发展特点
  • (四) 小结
  • 四、教育建议与反思
  • (一) 教育建议
  • 1. 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 2. 科学教育活动应基于幼儿原有的经验
  • 3. 重视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 (二) 研究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会变身的“影子人”[J]. 小学生必读(低年级版) 2020(04)
    • [2].影子教育的价值偏离与回归[J]. 教学与管理 2019(36)
    • [3].合理与困境:我国影子教育角色矛盾与治理建议[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4].太阳影子定位的模型构建及求解[J].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5].“资本理论”视角下影子教育对我国主流教育的影响[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3)
    • [6].哪个阶层参与影子教育的收益最大——博弈论的视角[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7].影子涂鸦[J]. 宁夏画报 2020(04)
    • [8].日本“影子教育”的治理与启示[J]. 当代教育科学 2020(04)
    • [9].经济学视角下的“影子教育”[J]. 知识经济 2020(04)
    • [10].中国式“影子教育”及其规范发展[J]. 浙江社会科学 2020(07)
    • [11].《影子剧院》[J].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20(01)
    •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影子教育的发展演变与反思[J]. 教育学术月刊 2020(09)
    • [13].影子教育治理长效化:困境与对策[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10)
    • [14].“赢在起跑线”还是“笑到最后”?——影子教育、学习品质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影响[J]. 当代教育论坛 2020(05)
    • [15].中小学生家庭参与影子教育博弈的行为分析——基于动机的视角[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0(04)
    • [16].建立有效管理机制提升影子培训实效——以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19)
    • [17].树的影子[J]. 思维与智慧 2019(03)
    • [18].影子教育热趋势下的冷思考[J]. 教育现代化 2019(85)
    • [19].油画《影子》[J]. 艺术评论 2017(10)
    • [20].亘古系列·时间的影子[J]. 美与时代(中) 2017(11)
    • [21].春天的影子[J]. 吉林人大 2018(04)
    • [22].没有影子的男孩[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8(04)
    • [23].初秋的影子[J]. 世界文化 2018(09)
    • [24].基于电影《午后的迷惘》影子美学探究[J]. 大众文艺 2018(17)
    • [25].和影子对话[J]. 中国拍卖 2016(10)
    • [26].影子是光学研究的新领域[J]. 前沿科学 2017(01)
    • [27].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太阳影子快速定位方法[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7(02)
    • [28].“影子教育”火热的原因及未来趋向探析[J]. 现代教育科学 2017(03)
    • [29].韩国影子教育治理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 2017(05)
    • [30].基于太阳影子的视频物体定位技术研究[J]. 电子科技 2017(06)

    标签:;  ;  ;  ;  

    4-6岁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认知发展研究 ——基于朴素物理理论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